愉快的校园生活,总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我和我的同桌被班里人称为“连体婴”,因为不管何时何地,我们总是会在一起。
原本,我和同桌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亲密。那是我刚入初中的第一天,得知自己被送到了住宿制学校后,我难过地躲在被窝里面哭了一个上午。一想起睡不了家里温暖的大床,吃不到妈妈香甜可口的饭菜,也见不到外表严厉内心温柔的爸爸,我的眼泪就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在我最伤心的时候,我的同桌出现在了宿舍里。她看着我挂着眼泪的双颊,无比嫌弃地说道:“长这么大还哭,真没用。”她撇了撇嘴,从口袋里抽出纸巾递给我,“诺,给你,被别人看见就不好了。”
或许是我的自尊心在抗议,我恶狠狠地推开了她递过来的纸巾,冷冷说道:“不用你管, 我只是眼睛干了,多点了几滴眼药水。不是你想的那样。”
同桌看了看我,眼中流露着不信,似乎脸上写着“我不相信你”五个大字:“马上要上课了,别迟到了。”
我擦干眼泪,回到教室时,难受的发现,这个人正是我的同桌。当时我多么不希望她成为我的同桌啊,也幸好她成为了我的同桌,我们才会因为音乐而越来越亲密。
如果说什么东西能跨越所有的界限,传递共同的情感,那非音乐莫属。音乐跨越着时间,让我们现代人感受到唐宋元明清的气息;音乐跨越种族,让我们体会到英美欧非的本土风情。如今,音乐带着我,跨越对同桌的偏见,认识到同桌细腻丰富的内心。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一人路过音乐教室。教室的门半掩着,节奏明快的钢琴声从门缝里面流淌出来。刚听几个音节,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这首曲子的名字——肖邦的《夜曲》。这是我最喜欢的钢琴曲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我都会弹奏着这首曲子等待着爸爸妈妈的归来。
我在门口驻留了许久,等曲子的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推门进去。我的目光落在坐在钢琴前的人身上,她正是我的同桌。或许,我对她有点小小的偏见,但是我在心中不得不承认,她的钢琴弹得确实很出色。
“你弹得很好。”我说道。
“谢谢,你也会弹钢琴吗?”
我点了点头。
“我练习的时候还有一些疑惑。”同桌站了起来,搬来椅子并排放到她的身边,她伸出手邀请我坐到她的边上。“这个部分,我总是弹得不流畅,你可以教教我吗?”
我点了点头,正好《夜曲》是我练习得比较多的曲谱,她疑惑的地方我也会。我的双手落在黑白交替的钢琴键上,向她演示着自己的经验。
“原来如此,太厉害了。”她的眼中散发着光芒,就如最美的夜空印在了她的眼底。
至此之后,我和同桌经常相约在音乐教室,交流着练习钢琴的点点滴滴。俗话说音乐能无声地传达着演奏者的心声。我和同桌虽然弹奏着同一首曲子,但是她的节奏永远明快清晰,仿佛准备充足的战士,随时上阵杀敌,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势。而我的节奏舒缓从容,如刚睡醒的猫咪,踏着慵懒的步子行走人间。
音乐上的交流,让我知道了同桌大大咧咧的性格,也让我体会到和知己在一起的快乐。这份快乐驱散了我内心的惶恐,让我不在害怕孤单。
或许,住在寄宿制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