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文章(精选24篇)
爱,是要挣的
爱,是要挣的。可以不需要彼此同等的漂亮、出色、成功,但必须具备对方所欠缺的品质,才能彼此取长补短。
她长得很大众,沉默,偏胖,而且已经不再年轻,是个普通的职员;他身高1.82米,潇洒帅气,是公司篮球队的主力,职位是部门经理。
外人看他俩,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个天差地远的男女,竟然是夫妻,而且恩爱非常。
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同事,总是又嫉妒又愤愤不平。“凭什么呀,那样的女人都能找到那么好的老公。”这的确是每个女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偶然的一次,加班到晚上9点,回来的路上,不远的篮球场上有几个男人打篮球。借着路灯的光,我看见球场旁边的石凳上只有一个女观众,拎着一袋饮料,看着一堆衣物,坐在那儿专注地看着,不时报以孤零零的掌声。隔着大树茂密的叶子、几杆稀疏的篱笆,在暖橙色的灯影里,那一幕冷冷清清的情景却蓦然地令人动容。
女观众正是前面提到的公司女同事。那帮男人的老婆,我知道都很漂亮的,但一个也没来。只有她来了,像少女一样娴静痴迷地当着老公的铁杆粉丝。老夫老妻了,她却依然初恋般清新地爱慕与欣赏着老公。
熟悉她的同事说,没见过那样贤惠孝顺的女人。每晚都是她给行动不便的婆婆用热水洗脚。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做得一手好菜。老公爱穿白衫衣,她能永远保持他的衣领洁白如新。
爱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我们总得图一样。美貌是最容易颓败的资源,并且不具备再生的能力。而她这样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却在落花般纷纷逝去的流年里,凭着一点一滴的付出,挣了很多的爱与亲情,存储在婚姻的银行里,愈来愈丰厚。
爱的本质是交换与弥补。可以不需要彼此同等的漂亮、出色、成功,但必须具备对方所欠缺的品质,才能彼此取长补短。聪明的女人看透了这点,利用她们的长处,专攻男人的软肋,从而为自己赚来很高的积分。在爱的银行里,她拥有男人最多的股权,自然成为幸福的赢家。
活着,真好
文/徐春
今天早上进办公室,刚坐下,见桌上一堆老鼠屎,气得我皱眉大叫:“好讨厌的老鼠……”低下头来见桌下地板上也有一大堆,如此看来,老鼠昨晚在我们办公室里聚会了。
“这些小家伙真不懂事,前些天我还专门大扫除了的。”和我同室办公的顶头上司郝主任倒是安然自若:“应该是老鼠太爱我们这个办公室了!”在打扫了老鼠屎后我突然开悟:“老鼠要是有文化就好了,咱们就写一个牌子放桌上。”主任很默契地配合说:“亲,请勿在桌上随意大小便!”办公室里一阵哈哈大笑,刚见老鼠屎的郁闷心情也烟消云散……
秋雨绵绵,不想出门,中午便叫了两个盒饭,见主任吃得津津有味,我却没有胃口:“我想到昨晚成群结队的老鼠在桌上跑来跑去的,都吃不下饭了。”他一边吃一边说:“这有啥子哇,这样反而能增加我们的免疫力。”我一听哈哈大笑,然后跟他一起开心地吃起午饭。
这个曾得过淋巴癌的帅哥,面对一切都是这么乐观开怀。不然怎么能打败癌细胞成为抗癌英雄呢?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被诊断为癌症时,人生事业刚有起色,孩子也才两岁多,那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得病之前,他是记者部副主任,骑着摩托风风火火穿行在达城的大街小巷。带着记者奔赴在采访的最前线,采访回来常常是吃碗方便面或盒饭充饥,然后伏案赶写稿子。他从不关心自己写了多少稿分,也不关心是否完成了写稿任务,但每月考核都名列前茅。
还记得有年记者节单位举行的“爱岗敬业,爱社如家”演讲比赛,他说:“无论爱岗敬业,还是爱家人和朋友,首先要爱好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恩生命,感恩工作带来的快乐。”感人至深的演讲,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事,也让我泪湿眼眶。
回想起他刚从医院化疗回来,头戴鸭舌帽,遮住因放化疗而掉光了头发的秃顶,一张年轻而又苍白的脸上还留着放疗时的黑色印记,但是他的眼神里却透露出坚毅和顽强。同事和好友来看他,都避讳说到“癌症”二字,反倒是他经常哈哈大笑着拿自己的癌症来开涮,“莫和我挨近了哈,小心癌细胞转移给你们!”那一年夏天,蚊子将他手臂叮了好几个包,他边擦风油精边自言自语道:“你吸我的血,胆子大哈,也不怕被传染上癌症。”旁人一点看不出他经受的那些痛苦和伤痛。
他热爱记者职业,曾经在“非典”时期深入疾病防护区采访,曾接到乡亲求助穿行大山,差点被突然垮塌的巨石砸中,曾冒着大雨在洪水抢险的第一线采访……在肿瘤医院配合医生治疗大半年后,他回到单位,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后续治疗。领导把他调到总编室主任的位置上,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总编室也算是报社的一个窗口,每天都会接到许多读者来电,提出诸多问题,更有各种倾诉者,他都一一耐心解答,像心理医生一样引导抚慰倾诉者,对来访的读者更是热情友好,总是用自己的快乐来感染身边的人。年终评选先进工作者,同事们投票选举了他。因名额有限,领导找到他希望能将先进个人让给一线的同事,他没有丝毫怨言,欣然相让,经历过生死之人早已淡泊名利,看透一切。他说,每天清晨醒来看见窗外的亮光,就庆幸自己还活着,活着,多好的一件事啊,如果再背负着过多的身外之物负重前行,岂不太傻太笨!
有一天我对他说:“你是中文系的才子,文字功底那么深厚,别丢了你所学,现在不写新闻稿件了,你可以像秀品老总那样写文章出书吧!”“出书倒没啥必要,不过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倒是可以的。”他的文章文风纯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特有魅力。那一年,随心而写的他竟然不知不觉出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雀鸣啾啾》,一本小说《尘世》。《尘世》以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癌症记者和几个命运不济的盲人按摩师为题材,深入到盲人的情感世界,他们为生存艰辛卑微地活着,但他们同样有尊严,也生活在爱恨情仇和人情世故中。小说先后在《达州晚报》、《自贡晚报》和《巴山文学》上连载,读者对这部半纪实文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赏。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有爱,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相对而坐几年,在他的潜移默化中,饱受疾病困扰和琐事烦忧的我也学会了“放下”与“接受”。如同《尘世》序中写的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花一佛,一叶一秋,一人一世界。学会接受命中注定的一切,家庭、事业、友情、亲情、爱情,也包括坎坷与疾病。该来的欣然接受,该走的释然放下。那些喧闹和嘈杂离心越来越远,名利和成败都是虚妄的东西,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能把苦难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爱与被爱都是幸福,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去爱,而活着就要简单随心快乐地活!由老鼠屎引发出来的这篇显得有些唠唠叨叨的文字,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感悟,随笔记之。
七月的雨
文/听雨疏影
关于雨不知道已经写了多少次,但还是喜欢,喜欢下雨的天气,喜欢在雨中漫步,喜欢一边淋雨一边任思想天马行空。
七月的雨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淘气了就来一场,或大或小全凭他的心情,任谁都不能把握更不能猜透,就像是浩瀚的星空,神秘莫测,摸不到,抓不住。
窗外始终有阴云密布,整个城市都氤氲着一层灰色的雾气,不时有雨飘落,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心里想着的却是窗外的小雨,几分钟就要眺望一下窗外或者用心的倾听一下雨滴落的声音,很美,莫名的喜欢,喜欢到一种痴狂,如同一些人对烟酒的痴迷。
下班的时间到了,恨不得立刻就到楼下与细细的雨丝来一个亲密接触,外面的雨不是很大,与同事一起把撑起的小伞合上,缓缓的走在雨中,惬意,说不出的一种轻松,张开手臂仰望天空,让自己完全的投入雨的怀抱,酣畅淋漓。公交车站牌有早到的同事,看着我说干嘛啊,不打伞,我和同行的同事相视一笑说,多浪漫啊。呵呵。要乘坐的公交车久久也不来,雨却越来越大,不得已撑起了小伞,却不像其他人一样期待公交车的到来,这样慢慢的等多好,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雨带给身心的那份快乐。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不可避免。公交车上有着拥挤的人群,仿佛是沙丁鱼的罐头,坐在靠后紧挨着窗户的位置,不为别的,只是想看看窗外的雨,于是乎期盼快点到站,和同事在车上心不在焉的聊着一些单位的话题,心早就飞到了下车的那个公园里面,想象着公园的湖面有无数雨滴滴落,想着那些泛起的一圈圈涟淤,想着池塘里的荷花,想着河边的不知名的花,不觉得竟有了一些急迫的心情,人在这种时候就会忽略很多事情,甚至于到了该下车得车站竟然发呆的不知所云。同事笑着提醒我,嗨,该下车了,你不下车吗?于是乎幡然醒悟,拎着包急速冲下公交车,其中的尴尬只有自己知晓。呵呵。
雨,不算狂暴,也不算柔和,撑起我的蓝色小伞径直朝公园走去,偌大的公园此时却很少遇到人,难得游人如织的公园如此安静。慢慢的走在湖边,细碎的步伐,轻轻的迈动双脚,怕惊了雨的梦,怕扰了湖水与雨滴的依恋,置身在茫茫的雨中,孤独的站在湖边,好像自己就是千丝万缕雨丝中的一滴,天地之间,我是那么的渺小,却有着无限的满足和快乐。
地面经了雨水的冲刷变得很滑,偶尔经过的一个帅哥,小心翼翼的走着也险些摔倒,很想脱下鞋子光脚走在大理石的地面上,但最终忍住了这种冲动,太多放肆等同于放纵,可是在这雨中的湖边又为何不能放肆,放纵一次呢?前面是曲折的建在湖中的木桥,暖黄色的木板,在经年的岁月中变得有些许厚重,仿佛逝去的时光都一点不少的印刻在了木桥的边上,脱下鞋,终于还是光着脚丫走在了上面,质感的黄色木桥,每一根木板都很厚实,踩上去很舒服,我故意踩在那些有点存水的洼处,好像站在过去的某一个点上,所有的点都是过去的祭奠,它们彼此相连一直连到现在,连到这个雨天,就在脚下的点上,一个女子有着落寞的身影,孤独的站在木桥上,她撑着蓝色的小伞,穿着褶皱的牛仔,乳白色的T恤上有一颗大树,很粗壮,让后这个女子光着脚丫站在木桥上眺望远处的湖面,仿佛是一个失意的女子,脸上却有着儿童般天真的脸,她喜欢在雨中嬉戏,她喜欢在湖边眺望,好像远处的湖面有她的梦想,她在一点点的靠近,靠近,再靠近。
七月的雨有时候是狂暴的,瞬间可以让白昼变为黑夜,让公路成为河流;有时候七月的雨也是柔和的,她慢慢的飘落,在空中尽情的舞蹈,她轻轻的拥抱和亲吻万物,滋润花草树木,带给人一缕清凉,像是情人,每个人都向往的梦中的情人一样,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欢雨,喜欢这样漫步在雨中,轻轻的走在柳荫下,看着柳枝从伞面划过,有清晰的柳叶的纹路滑过,很美。想起白天一个朋友问我,从起点到零点会有什么感受,我回答恍然大悟,但很“心”苦。朋友说她正在经历,一时无语,真不希望朋友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因为我明白那是一场心灵的苦旅,相对于身体的苦要难受千百倍,其实起点及时零点,零点既是起点,零与所有只在一线之间,但要想跨越那一线却需要一番“心”苦。
都说爱文字的女子必是命运多舛,但,即便不喜爱文字就可以保证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吗?我想答案每个人都知晓,无需我多言。只是,我希望朋友可以安好!如果那条艰辛的路是必走的,是无从选择的,我希望朋友可以勇敢的上路,直面杂草与荆棘,风雨过后的彩虹才是最美。
七月马上就要过去,七月的雨也无法多做停留,但来年还会再来,无论是命运多舛,还是人在囧途,都不要忘记了做好自己,梦想或许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会越来越清晰,在某一个清晨醒来,或许你会发现原来曾经的梦想就在眼前。
网络社交虚与实
文/黄鹤
我刚会上网那会儿,就有网络社交了。当时,许多保守派对网络社交表达了鄙夷之情,觉得充满欺骗性,要格外小心。然而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博客、微博、微信,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层出不穷。就像一些产品的网店销量渐渐超越实体店,如今网络社交也比现实社交更受一些中青年青睐。
如同假货并非网购特有,实体店照样存在,社交的虚实也不是靠线上或线下来区分的。记得我曾遇到过两次前同事“暴富”,主动来提携我的好事。一次某位前同事领着我参观了他两处房产、一处工地,但我都没有获得这些资产属于他的确凿证据,所以一口拒绝了他的融资邀请。另一个前同事,在微信上说他一年挣了三套房子、一辆豪车,都是因为加入了某产品直销……我当即将他拉黑。
以才华、品德吸引人,时间可能耗得比较多,见效也慢。以财富吸引人,往往立竿见影,所以爱炫富的人网上网下都不少。盲目性、趋利性、缺乏理性、人云亦云,网络社交或许存在这样的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果你想要交朋友,哪怕只是有目的的、“浅表性”的朋友,最起码得展示一些真实的东西。不然无论在网上还是生活中,你的社交都会是彻底失败、一无所获的。
感慨万千
文/丶乚丶丿醉ㄋ碎ㄋ
今晚的晚餐喝了不少酒,还好心里清醒着。他们都觉得我喝多了,可朋友们,你们都错了,我可心里清楚得不得了。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你们说的每句我都会铭记于心。
我不懂你们为啥会说我,为啥会把我摆上这个台面。同事嘛,你们想说我勤力也不用再你们的老板面前说我那好这好,老板嘛你也不要当着我那么多同事间的说当我是你的兄弟。其实我就是我,我只做好我应该的本分,同事啊,我跟你们公事是一种缘,配合你们把工作做好是我的本分,因为这是一个团队,我是里面的一员。老板啊,我只是把你安排的,我该做的做还而已。虽然你们年纪都比我大,虽然你们都成家立室,但请不要把话题都放在我的“人生大事”--婚姻上面好吗。你们都不懂我的压力,其实我也想成家立室,我也想在奔三的年纪找个伴,我也想想你们有个家,我也想……拥有你们所用的一切。其实你们都不懂我。
心里的压抑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苦自有自己知道。从小我家不富裕,我家穷,我在我家人的表现很差。虽然我是有父母,他们不懂我想要什么,他们不会给我温暖,他们只会顾着他们的感受。他们只懂他们每天的吵骂谁对谁错。天质很笨的我,我的人生只由任他们摆布。如我苦苦打拼的读书年代,我高中三年的汗水他们说没有下文就没有我有机会参加高考。成长的历史,有记不清一个人夜晚偷偷流泪的夜晚,直到我发现我不再流泪不再欢笑不再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我改变了,我变成一个对一切都很无所谓的人,这包括我有没有亲情、爱情。
我是一个心灵上有某种因数残缺的人。我想我从小就没有父母真正的关心过,况且我从小就没有了亲生母亲。刚才在晚餐上说我的同事老板也是朋友吧,他们都不知到我过去的和现在的一切。我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人在掯着。以前我什么都没有,不懂什么事父爱母爱。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不懂选择观念,汗水能否=努力,爱情是否真=面包。我也想最求,而且还是用汗水默默的努力追求这房子、车子还有以后娘子。可我笨,可我蠢,或许永远永远得不到我追求的……
人生的过程为啥就这么残忍,不想面对的总迎来。餐桌上的我虽然嘻嘻哈哈,装着一副跟隔理同事谈天文论地理的样子。你们一个二个都谈论我说我问我,你们可知道我内心不是啥滋味感慨啊,我只能牵强的一杯一杯把酒杯的就不停的喝,或许这样我才能当做你们说的都不是一回事,或许真的是心醉了碎了……;
小感动
文/刘年兵
在“三甲”医院林立的省会长沙,我所供职的医院并不那么知名。在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展开对垒阻击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发生多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然而,在与我朝夕相处的同事身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依然像这大寒季节中的暖阳一样,带给我内心一次次感动,一片片温暖。
“各位同事,今天你们中有回隆回的吗?采购部肖洁雅因公事不能回去,她给她爸爸买的药无法寄回,如果有回隆回的请联系她,谢谢!“春节前夕,微信群里出现这样一条微信。采购部的办公室就在我办公室的隔壁。我知道,洁雅提前买好了药,准备春节回老家带给老父亲的,却未曾料想突然暴发疫情。虽然那时医院并没有要求,大家也都没有料到疫情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重,但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工作。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洁雅身体有恙的老父亲,正倚门等待着孝顺女儿回家的老父亲,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说不能回家了,脸上生出一些失望和落寞,继而又涌起一份自豪和骄傲。
“哇哇……”视频通话时,急诊科护士长刘超夫两岁半的小女儿一看到妈妈便哭了起来。
“怎么啦,崽崽,是不是想妈妈了?”超夫对着手机中的女儿问。
“嗯。”
“那快亲亲妈妈。”
“等妈妈回来再亲。”
除夕前夜,急诊科护士长刘超夫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着昏黄的路灯匆匆回到家中。然而,还没等到开始和家人一起做年三十的团年饭,除夕这天一早,一通电话又将她召回了医院。整个春节,她便再也没有回过家。大年初四,在吃晚饭的间隙里,刘超夫接通了家人的微信视频,却只听到女儿的哭声。
或许已经习惯了这种别离,或许急着去工作,超夫并没有难过落泪,而是跟女儿简单说了两句,便急匆匆挂断电话。
“有人问我们会害怕吗?我就觉得这是自己的工作,谈不上害不害怕,也谈不上什么贡献,都是应该做的,就是觉得有时候口罩太紧,箍得脸有点疼。”说这话的小姑娘叫李媚,疼痛科的小护士。业余的时候,她喜欢打羽毛球,在我们医院前不久举行的职工羽毛球比赛中,她还拿了冠军。此刻,她坐在发热门诊分诊室里,等待着每一个来测量体温的病人。脸上和平日一样,总是带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我这里有物资你们需要吗?”正在听诊的徐医生人还没反应过来,一位中年男士抱着一堆物资放在办公桌上,未留下只言片语转身就离开。
与几家大型企业捐赠的物资相比,这位先生捐赠的东西并不多,12件一次性手术衣,70个一次性医用帽子,加起来也不值多少钱。然而,同事们却被感动了。“大疫面前,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感动,触碰着心灵的最深处”,同事在微信群里感叹地说。
明知不问
文/苏心
有一段时间,我的同事娟子每天工作都不在状态,早上来时,总是眼圈发黑,一脸倦容,整理文件也丢三落四。我提醒过她几次,说如果家里有困难,可以和我说。娟子一直说没事,我就没追问。一天早上,上班半小时了,娟子还没来,我问其他人:娟子怎么还没到?大家都低头不语,只有一位女同事说:她老公外面有人了,两口子正闹离婚呢。正说着,娟子一溜小跑着进来了。她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车子出了点小毛病,忙着找人修,以为不会迟到,没想到还是晚了。我点点头不再多问,却听到刚才那位说娟子正闹离婚的女同事问:娟子,你老公和那狐狸精还没断吗?你可千万别认怂,就是离婚也要让他净身出户。娟子瞪大眼睛盯着那位女同事说不出话来,那位女同事还在继续说:那女的是哪个单位的,要不要同事们帮你一起去打她一顿,给你出出气?娟子终于发飙了:你管好自己家的事就行了!女同事一脸委屈地看着我,我示意她不要再说话。中午休息时,女同事和我嘀咕:我好心好意地待她,你看她,那是什么态度?我不客气地说:人家不想让咱们知道的事,就不要问,你这不是为她好,你是对人家不尊重。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家不愿意说,而你又帮不上人家,就最好不要问东问西了。明知故问,有时并不是关心,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我和老公曾有一段感情紧张的时期,那段日子,我的心情很差,偶尔看到一句有关感情的话,或者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泪水就会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有一天上班,对面宿舍楼里有人放歌,办公室开着窗户,歌声清晰地传了进来。好像是林忆莲的一首歌,唱得凄凄婉婉,缠绵悱恻,我的眼泪扑簌簌落下。坐我对面的同事看到后说:把窗户关上吧,你是风泪眼吧,一吹风又该流泪了。我起身关上窗户,心里暖暖的,很感激同事帮我避免了可能会令我难堪的场景。感谢当年的同事,他们知道我的生活可能发生了事情,但我不愿意说,他们便选择了不问。
人生旅程中,谁都难免有败走麦城的时候,难免有陷入低谷的时段。有些人需要你的关心和安慰,而有些人却只是需要别人假装不知道。他需要帮忙时,自然会和你说。如果人家不愿意说,周围人装作一无所知,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明知不问,也是一种维护和成全。
缺德比缺钱更可怕
文/呆丁
同事患感冒,请假去某公立医院就诊,回来后满脸怒气。我大惑不解,不知谁触怒了她,以至令她气得脸青脸紫的,为了平复她的怒火,我不怕惹火烧身的上前询问究竟。
原来,同事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信任才去就诊,但结果却令她对正规医院也彻底失望了。原以为,黑诊所的那些唯利是图的勾当公立医院是不耻为的,谁料,天下乌鸦一般黑,公立医院的医生也不是看病的,他们一样只看钱,他们打着救死扶伤的口号,只不过是放一点点香饵,引鱼儿上钩罢了。
说了半天,我这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原来,同事排队挂号之后便开始耐心等待,当轮到她就诊时,医生只是简单的问她患了什么病,患病的时间多久了,连把脉的过程也省略掉就开了一张药方让她去医院的药房抓药,同事一看药方上的药价不禁吓了一跳:四百多元。她连忙对医生说自己的口袋没有带那么多钱在身,医生问她带了多少钱,她便老老实实的回复说只有二百多元,医生便对她说那你自己看看减掉哪几味药吧。同事听后觉得郁闷:“到底你是医生还是我自己是医生?如果我自己知道各种药的用途我早就自己医好自己了,还用来让你医吗?”郁闷归郁闷,但她没说出来,只是冷冷的对医生说自己不懂药性,还是麻烦医生帮忙减少一些,因为实在是没有那么多钱,结果,医生将药减少到二百多元,刚好清空了她的口袋。
同事的遭遇,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来,那时在宝安的平湖工作,有一天早晨还没起床,外面客厅的电话(注:此电话是公司电话的分机,是为了防止下班后客户有紧急业务联系而设的分机)便象催命似的响个不停,很久都没人出来接听,接着响了多次,我慌忙起床接听,电话那边传来一个非常陌生的声音:“某某人是不是你们公司的业务员?他出车祸了,我已经打了120电话了,你们赶快派人来看看,我是从他掉在地上的名片上看到你们的电话的并知道他是你们的业务员的。”我听对方这样说,赶紧问明出事地点说声谢谢便挂了电话,然后将住在隔壁的几位同事叫起床,让他们赶去出事地点,我换过衣服赶到出事地点时,120急救车已将受伤的同事接去医院了,除了跟车去的两人外,其他同事都在原地等我。
当我们赶到医院时,跟车到的一位同事正在大门外等我们,我们一边走一边询问伤者的情况,那同事愤愤的说120将他们接到医院后,护工把伤者抬下放到医院通道的走廊上,让他们去挂号并交押金,他们说刚刚起床赶着出来身上没带有钱,请医生先帮忙清洗伤口及止血,回头一定将钱补交齐,医生说没交押金他们是不会做任何事的,这是医院的规定,一定要先交钱。他没办法只好出来等我们了。我一听,便说那我们赶紧去交钱吧,说完才发觉自己也因走的匆忙而忘了带钱包,便问其他同事有没带钱,他们找遍了全身,只有一位同事的口袋里有七十多元。押金交不成了,我赶紧打电话给公司的老板请他赶紧拿钱来救命,然后去求医生先帮忙止血,告诉他我们老板带钱来已在路上了。但医生还是咬定不交钱就不做手术,见到伤者因疼痛而扭曲变形的脸,那种痛楚简直非笔墨能形容得了的,我不由得心生怒火,对其他同事说与其让他在这儿等死不如搏一下,将他转到私立医院去或者他的腿还能保住,同事们一致赞成,于是他们将伤者抬出大门,一位同事到外面叫了两辆出租车来,当我们准备将伤者抬上出租车时,医院的保安上前干涉不让我们上车,说如果要走的话就先将二百元的120出车费交了再走。天,我们只有七十多元,哪来二百元给他们?在这里他们不止血救人,为了救命而转换医院也不让走,这是什么医院啊?医院不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吗?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唯利是图了?这时,以往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已在我的心中褪变成了吸血僵尸。正在我们左右为难时,出租车司机伸出了援手,他对我们说先帮伤者止血救治要紧,120的二百元出车费他借给我们交,到时再与车费一起算还给他就行了。这世界总算没彻底让我失望,虽然这世界已经因物质而扭曲变形,但好人始终还是有的。我赶紧谢过的士司机,然后打电话给老板告知他情况,让他去那间口碑较好的私立医院等我们。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均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城市虚胖得特别快,人们丰衣足食,住洋楼养番狗,灯红酒绿夜夜笙歌,表面上是什么都已不缺了。
现代人真的什么都不缺了吗?他们到底缺什么?
现代人什么也不缺,就缺德。缺德比缺钱更可怕!
先说一句“对不起”
文/肖宁嘉
和同事一起到财政局办事,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同事一边扭头和我说话一边开门下车,这时刚好有一个小伙子从车门边过,车门一开,正好撞到他,他捂住手臂,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同事下车之后,还没等对方开口说话,马上一叠声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开门时没有注意,真是不好意思,你有没有受伤?”那个小伙子看到同事这么真诚地道歉,脸色马上缓和下来,他甩了甩手臂,觉得没什么事,就摇了摇头说:“没什么事。”然后走了。司机小哥开玩笑地说:“还好,你先说对不起,要不可能就会吵起来了。”
我想起前不久在路边小吃店看到的一幕。有一辆车停过来,坐在副驾驶室的年轻人刚打开车门,就听到一声急刹车,一辆摩托车倒在旁边地上。原来是摩托车想从这辆车的右边走,没料到车门突然打开,刹车太急摔倒了。好在车速不快,开摩托车的中年男人并没有受伤。年轻人下车后,漠然地看了中年男人一眼,说:“长没长眼睛的?”中年男人本来什么也没说,听到这句话之后就爆发了:“你说谁没长眼睛,你开车门的时候看一下后视镜让一下我不就没事了,现在害我摔倒,我还没找你赔钱呢?”年轻人一听也来气了:“你还想找我赔钱,你自己左边那么宽的路不走,偏偏要往右边挤,你现在是没撞坏我的车门,要是撞坏了,你赔得起吗?”结果两人越说越来劲,后来大打出手,本来一件小事,结果变成了大事,这是何苦来哉。
如果年轻人下车时先说一句“对不起”,或者是一句关心的话,后面的事应该都不会发生了。
有人觉得,错不在我,没必要说对不起。可是很多时候,“对不起”其实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先说一句对不起并没有矮人一截,低人一等,相反,更容易赢得别人的谅解和尊重。人与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事故,可是,如果发生摩擦时,肯先说一句对不起,那么很多误会和冲突都不会发生。
我的人际圈
文/天涯山歌
我忽然想到人际圈,我的人际圈有那些呢?这是一个人人拥有的但不一定思考的问题。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有交际,交际让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我把交际的对象进行划分,我的交际圈中有六种群:亲属亲戚群,同事群,同学群,学生群,网友群,邻居群。
我的人脉主要在这些关系群里,这些亲朋就构成了我的人际关系,成为我的生活的表现方式。
亲属亲戚群:我的老家在山区,母亲的娘家也在山区,老婆的娘家也在山区,所有的亲属与亲戚群就以山区为基地,后来,有一部分亲人搬进城了,所以走亲戚基本上在县城。兄弟姐妹都进了城,到农村去的,也就是岳父母家了,每一年,两个节点必去,一个是村里演戏,一个是春节拜年。在城关,每逢春节,我与弟弟一起也给几位表兄拜年,这成为了一种习惯。亲属也好,亲戚也好,礼尚往来常走动,要不然,久之就会疏远。亲属亲戚群是我的最主要的社会力量,它能够发挥群体的效应,推动我的人生事业发展,所以我把它确定为人际交往的第一群。
同事群:对我而言,这一群人数最多,我已经在四个学区工作过,同事多达一千人,相当于一个县的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值得我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因为我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都有一群好同事,我与同事们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曾经互相帮助。他们都是我尊重的人,其中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学生。同事群是我生活圈最庞大的团队,因为我们经常见面,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同事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听到“老师”的称呼就觉得亲切,我也喜欢同事们称我为“老师”。更值得自慰的是,我的同事变成朋友的,好像亲人一样地照应着,关心着,这让我感受到同事之间的真诚的友谊。我的同事一半分布在城关,所以低头不见抬头见,经常听到熟悉的声音,我也乐得与同事闲聊,谈教育,谈人生。同事群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鲜的话题和彼此的诚意,它是推动我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
同学群:同学群都是年纪相仿的,也可以说是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以有许多共同认识,毕竟在学校里共同生活了几年,一定有许多的情谊留存在心里。同学群没有尊卑之分,只要是同学,哪怕他官位多高,也改变不了曾经在同一校园的校友,哪怕他有多富,也不得趾高气扬,瞧不上农民兄弟。
校友是永恒的。我的母校在东方小学、和平中学、云霄师范。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远方的同学,但这并不代表这一辈人平庸。师范的同学有一部分就成为后来的同事了,中学时代的同学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他们是我青少年时代的最重要的学习伙伴。同学群来往比较密切还是同行的老师,毕竟同事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
我们也开了几次同学会,有高中的,也有师范的。我的同学除了中学和师范的为主,还有电大的同学,省小语骨干班同学,这些同学相处的时间长,所以建立了浓厚的同学情谊。同学的地域比较宽广,偶尔的一声问候,都让我莫名感动。不管同学的身份如何,骨子里不能忘了曾经的同窗,不能忘了老师的教诲。
学生群:我的学生群主要是小学老师,也就是我担当他们的指导老师或者师傅。毕竟离开教学第一线时间长,所以与小学生走进社会后的联系比较少,倒是这些大学生成为我的学生,他们中有我的徒弟,我的学生,我的辅导过的老师。学生群从事的是教育工作,与我曾经战斗在一起,我尽了业务上的指导与传承,他们的事迹精神感天动地,让我特别敬重,所以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中,他们成长起来了,有的考进了城区学校,有的留在原地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网友群:新的信息时代要求我们要拥有网友群。目前,我除了没有微信,其他的也能与时俱进。我的网友主要在中国课堂教学网的福建网友,还有新浪网的网友,来自省内外的教育界专家、名师、作家、平凡老师,这些网友助长了我的专业成长。我身为教育人,所以网友也基本是教育同仁。我离不开教育,每一天的生活在读教育、听教育、说教育、想教育、写教育,所以我的职业和我的生活方式是统一的。我从网友群里学到许多本领,增长了阅读视界,也服务于教育的视界。网络不是虚拟的,这些网友都是真实存在的,让我们能及时沟通思想。
邻居群:我的邻居群也比较简单,就是我和孩子生长的地方,在山区老家的邻居,在商店的邻居,在安居的邻居,在公安的邻居。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关,我感觉心诚则灵,邻居之间仍然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且常回家看看,即使离开了,也依然怀念着。现在的邻居,本来是比较陌生的,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失落的风筝。十年了,我由于很忙碌,也不愿去认识邻居,所以对所在地的邻居知之甚少,去年,我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应该深入到最底层的群众中去,在教育队伍,我早做到这一点,可是面对这些邻居却视而不见,彼此不相识,这怎能接地气呢?虽然,在我们的地界,鱼龙混杂,住着各行各业的人,但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有着一种仁慈与道德观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住在一块也是一种缘分,我应该珍惜这种资源和缘分。
谁让你成为你自己?
从疲惫中苏醒过来,还是得该干嘛干嘛,没有完成的工作,或者是随着时间又涌过来的事情,都是要处理的,而且,也只有将一干事情打理清楚了,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轻松,而且有成就感。
今天我休班,八点出门去省文教大厦。前段时间写的企业标准终于过了终审,我要赶早去把材料报上。不是第一次在这里报材料了,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今天的第一项工作。
我出了文教大厦的门往南走,打算乘BRT3号线到北园的一个企业,那里的企业资料又到了整理的时候。
站在公交车站,要等的车很久不来。我站在那里的阴影里,火热的天就失去了威力,清风吹来,丝丝凉意抚上额头,脸颊两侧有发丝飘动。我穿了一件黑色飘垂的裙子站在这里,微微低头,忽略这眼前的世界。我今天的时间并不紧张,所以,尽管在等候,依然很悠闲,可以瞎想。
刚才在路口看到一件灰色暗花纱质曳地长裙,在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身上,款款飘动,夸张的大裙摆轻薄如云,在她的脚踝边徐徐飘动。在这等车不来的空白时光里,我心思浮动,想象着如果那样的裙子自己穿上,再把头发挽个光洁的发髻,款款行路,是不是也可以再度轻盈一把,让自己的身影看起来更年轻一些?如果,我真的穿了这样的裙子,同事们又会有怎样的看法?
我身上穿的这件全黑的裙子,其实不是我喜欢的。和同事逛商店的时候,我试穿它,同事说好看,别的逛商店的人也说好看。我是见便宜晕了头,就买下来了。我买衣服向来干脆,看上了,就拿下,前提是不贵。
这衣服穿到单位,虽然也没惹起什么惊艳,但是大家都觉得适合我,开阔的领子,显得我皮肤很白。而且,我行动的时候,长发飘飘,裙裾缭绕,领口的开阔地带似有暗香飘袅,很有神秘感。
我还是不喜欢,我觉得沉重压抑。但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顺眼,我在没什么心思打理衣装的时候,或者去个稍微庄重的场合,还是会穿它。比如今天去文教大厦,还去厂家工作,穿得保守些比较好,我认为。它不好看,但是安全。
我想,此时此地,我的形象,不是我自己的意愿,我是被同事们打造而出。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你就不只是你自己。我被大家雕琢着,同化着,成长着,或者堕落着。如果,我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慢慢地就会变成环境的玩偶,被把玩着,或善待,或戏弄。当然,在我还有我的时候,我是我和环境的混合体,呈现在今天的公交站台上。
我不确定我的形象。但我确定刚才那女子的形象,很美!她是谁的作品呢?我不确定我的形象,所以,我更刻意的在乎着环境的反馈,加上自己的心思,调整着方向。
车来了。BRT真不错,车快不说,还有凉气开放。
我在工作之外还兼职,其实,也和环境有关。我一直认为自己聪明,可是,在单位一直就是个一般人员,这和我对自己的定位有差距,我用兼职来找一份心安的感觉。当然,兼职,还因为我的经济,我的同学亲人的经济,等等等等。混杂的因由,成就了我今天的状况。
思乡“毒”
文/游玲玉
思乡,我害怕这两个字,可它又深深地浸入我的骨髓,挥之不去。
以前上学的时候,家乡对于我来说只有冬夏,无春秋。现在再次远离家乡,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家乡只能成为内心深处最执着的怀念。
来到兴义三个月了,新的工作,新的同事,新的生活,全新的一切仿佛让我忘记自己已经离家千里之外。然而每天下班之后,家里只有我孤身一人的时候,思家的情绪还是开始蔓延开来。
大学毕业我就回家乡工作,那个时候,身边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有亲人的陪伴,有同学的关心,有朋友的问候,我就像是被宠溺的小孩,安稳快乐。
曾经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样子。但后来渐渐发现,熟悉安稳的生活让我变得有些懈怠,忘记了去全力奋斗,忘记了去结识新的朋友,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于是我离开家,来到了新的城市,进了新的单位。
兴义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天人合一、山水贵客”的文化理念和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一脉相承,好山好水好人家,就是对这里最典型的描述。我爱上了这里的山,这是万峰林的美誉,这样的山,少了一份刻板,多了几许灵气;我爱上了这里的水,碧水微澜,湖光山色,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柔情;我爱上了这里的人,他们勤劳、热情、淳朴,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其乐融融,颇有“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意境。
除了城市环境让我欣喜之外,单位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更是让我倍感温暖。我忘不了,那天深夜我突发疾病,发了一条朋友圈,单位里的一个老大姐看到了,她没有我的电话,就通过微信问我是什么病,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帮助。不见我回复,打听到我的手机号码后,天一亮就赶紧打电话给我。后来我打开微信,才看到她发的消息,从凌晨四点一直到七点,每一条消息都是情真意切的问候和担心,冰冷的手机,在那一刻突然充满了暖意,就如同我的心,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我忘不了,在我生病的时候,单位工会和部门领导在百忙之中来看我,他们对我说:“你一个人在外地不容易,单位就像一个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满满的关心让我几乎忘记了疼痛,也驱走了这冬日的严寒。我忘不了,我的车被别人撞坏之后,同事们都来安慰我,了解情况,给我最中肯的建议,提供切实的帮助。单位的同事们让我感受到来自异乡浓浓的温情,即使只身在外,我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一个大家庭在我身后,支持我,关心我,帮助我。
家,梦开始的地方,思乡的情愫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心里。但若不是离开了家,我们又怎么能接触更多外面世界的美好?又怎么能去体会更多的人间温情?又怎么能知道,只要敞开胸怀去接纳,在哪都有美,在哪都是家?
于我,这思乡的“毒”,正在慢慢变淡。
过去的岁月
文/山涧流水
那一天,伴着我撕心裂肺的哭喊,45岁的父亲永远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在父亲的灵柩旁,我跪在全村人的面前,用哭得沙哑的嗓子,对乡邻们说着拜托以后关照家人的话语,善良的乡亲们无不为之落泪。家没有了脊梁,没有了父亲,家徒四壁的房间,除了孤苦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充满的就是空荡荡悲寂的气氛。
夜晚灯下,舅舅们全部聚拢来,共同商讨着家里的生活问题。弟弟脑后束着一条长尾巴,妹妹也才上初中,亲友们建议给妹妹停学,让弟弟继续读书。母亲说:不管生活怎样地难,孩子们的书也要念下去。我从母亲的眼里读出了坚强两个字,从此,那一份愁苦被母亲深深包在了心的深处。
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当黎明尚沉睡在早晨的梦乡里,母亲就扛着锄头下了地,夜晚,当弯弯山路被黑暗吞噬了身影,母亲才走在回家的夜幕下。乡间路上母亲挑着重担日复一日的步伐,如一首岁月的歌,留在了过去的记忆里,也沉在我心灵深处的海里。她和男人一样在田间劳作,再苦,用牙咬着,再累,也不吭声。唯有暗夜里那轻轻的呻吟,写满了母亲所有的苦和痛。
那时我刚分配工作,工资少得可怜,除了日常零用,我把钱全部拿回了家,虽是花季年龄却没有买过新衣服。母亲拿到钱,总是默默地流眼泪,问我钱是哪来的。我笑着说放心吧发的。如果母亲知道那是我每天吃咸菜节省下的钱,她一定会心痛。然而能给家里一点点的帮助,对于我这个长女,都是莫大的欣慰!
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望着母亲消瘦的身体和菜色的脸,看着母亲马不停蹄地操劳,我偷偷拿了两个鸡蛋在锅中烧好,端给了母亲。哪知母亲大发脾气,看着原本能换成钱的鸡蛋变成了碗中食品,她心痛地红了眼睛,生气地数落着我不该浪费金钱,并拒绝吃它。我央求母亲:吃了它吧,女儿心痛你,你不能倒下,你身体好好的才是我们的福呀。望着我的眼神,母亲心软了,只得勉强吃下了碗中的鸡蛋。弟弟告诉我,前几天母亲生病发烧,母亲把鼠药毒死的老鼠烧着吃了,我心中一阵抽搐,母亲肯定是十分地难受,才吃了不能食用的毒老鼠,可怜的母亲,就是这样在艰难的岁月里,让自已永远站着不倒下。
弟妹的学费要按时上交,仅靠家里的农田收入已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向村人学着做起了鞭炮。说是做,其实是自己完成一部分工序,另外请村人完成一部分工序。有时拿来别人的半成品再加工,做好后自已拿去卖,可以赚一点差价。夜深了,山村沉睡在梦乡里一片静寂,母亲手中小铁锤叩钉鞭引的声音,常常划破了夜的黑幕,轻轻地飘到空中,一声两声,像在夜的琴弦上拨动的音符。那窗前的一点灯火,闪烁在夜的黑暗中,总是陪伴着母亲到夜半更深。
鞭炮做好后,卖要自已寻找买家,母亲于是用蓝子提着鞭炮到很远的地方去卖,有时走五六里路到街镇,有时乘车到几十里外的其它乡镇去卖,甚至到了我所在城市的郊外。也许是母亲天性里的善良感动着别人,母亲拿出去的鞭炮每次都会碰到买家,很少失望而返的。有的人家认准了东西但赊账,把鞭炮留下了,等有了钱再让母亲去拿,这虽不是好办法,但总比卖不出要好。
记得每年年底,母亲要自已加工近仟元的鞭炮,可每个客户要的只是十几元的货。零售,那要多少个客户才能销售完一年做的鞭炮,便可想而知。而获利只有几佰元,勉强交纳弟妹的学费和日常开支。仅读了小学四年级的母亲,足迹踏遍了远远近近无数个地方,我无法用言语形容母亲的伟大,我只知道我的母亲,为孩子能有书念能有饭吃,日夜操劳呕心沥血。
于是那年的年关,母亲手拿一帆布袋的鞭炮站在了我单位宿舍前。刚出校门不久从没有做过生意的我,心里真的发怵,可为了家,为了读书的弟妹,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准备豁出去。我壮一壮自己的胆,一家一家叩开了单位同事的门,有认识的面孔,也有不认识的面孔。我露出一张笑脸,礼貌地称呼着他们,然后王婆卖瓜似地介绍起自己的鞭炮。
也许天生就爱笑,看起来给人一种讨人喜欢的样子,大家竟纷纷要了我的鞭炮。我高兴坏了,为母亲解了忧,也为自已“首战告捷”而自喜。事后还有别的同事绘声绘色地描述给我听:某某说哟,那个新来的小妹真能,见人就笑,甜甜的,一张口你就不好意思不要她的鞭炮了。感谢我这张天生会笑的脸,关键时刻帮了我的大忙。自那以后,年年同事们就成了我的主顾。
做鞭炮需要报纸,我于是帮着母亲在一些熟悉的单位收买废报纸。记得冬日的一个星期天,单位正巧发了两篓炭,加上我收的俩佰斤报纸,科里两个年轻的同事帮我送到了汽车站,那两个同事送到后即有事离开了。等我爬上回家的车好远,才想起两篓炭丢了,我频频向车站的方向望过去,可车是不会为我的两篓炭回头的,我在心中难过了好久好久。
上车后那个胖胖的面像很凶的售票人,要收我报纸运费二块三毛钱,我急了,冲他又哭又叫,眼里溢满了酸涩的泪水,一车人全都面对着我,天生胆小的我为了这二块三毛钱却是什么也不顾了。哪知竟起了作用,他看我这个小姑娘有点不好对付,无奈地没好气说好好算了不收了,也许是本镇的车,还有点同情心在起作用吧。后来想起来还为自已庆幸,节省了那年月难得的二块三毛钱。那两篓炭和报纸,那两个好心的同事,那车上自己无助的哭喊,永远定格在记忆里,再也不能忘记。
随着弟妹学费增加,渐渐地母亲的鞭炮越做越多,后来到了每年可做俩仨仟元的鞭炮。仅靠单位同事是销不完的,我又用自行车推着鞭炮到熟人的单位推销。这样往往要跑五六个单位才把母亲带来的鞭炮售完。等把所有的东西卖完我才长舒一口气。可有一年出问题了,我成了罪人。
那年年底我把鞭炮售完,回家陪母亲过年。大年三十,我点燃了自家的鞭炮,刚放着一会鞭炮就停了,点着了又出现这样的情况,放一节断一节,我突然心一沉,想到了那些用鞭炮迎接新年的同事们。我问母亲是否早先知道这情况,母亲说是鞭引厂的引线出问题了,她也不知情。
我心里暗暗叫苦,不好埋怨母亲,又不知回单位后该向同事们怎样解释。那些该死的鞭引子会扫了他们过年的好心情,那个春节我觉不出任何的喜气,只觉得有一份沉重压在心头,心想以后同事们再也不会要我的东西了。正月初四,我如履薄冰似的回到了单位,见一个同事解释一遍再道一声歉。
虽然同事们用笑脸回答了我,但我仍从部分人眼里读到了不快,有人甚至认为我早就知道鞭炮质量不好还故意卖出去,尽管心里感到很委屈,但同事不管怎样理解我都该承受。当年有一同事夫妻俩分道扬镳,还有传言说是鞭炮放的不吉利,为此我内疚了好长时间。
又到年底了,母亲依旧送来了许多的鞭炮,怎么办?无论如何我得把它卖出去。我只好想了一个办法,下班时就在单位回市里班车边,点燃了一挂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发出爆裂的响声,大家从大客车上伸出了头,我于是硬着头皮又向大家推销起自已的产品来。那些同事听鞭炮很响,不计前嫌,竟又纷纷买了我的鞭炮。那不仅仅是买进和卖出的关系,那也是他们用善良和宽容,在我困难时期送给我的温暖和关爱,至今我对他们仍存着深深的感激。
就这样我卖了多年的鞭炮,然后害怕过年,害怕那一板车等着我的产品卖不完,害怕弟妹的学费没有着落。直到后来母亲不再做鞭炮了,我才放下心里的那一份焦虑。
俗话说祸不单行。冬天的一个下午,起风了,母亲站在登子上用塑料布钉窗帘,不小心摔下来,左手粉碎性骨折,而我正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当钢钉被医生用铁锤强打进母亲的身体,母亲被悬吊着手臂固定在床上时,在病房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我,用手捂住自已的眼和嘴,拼命不让眼睛里的泪水流出来。母亲,那铁锤打在你的身上,也是打在女儿的心上呀。
那一个月里,我从家和医院之间往返着。看到我挺着大肚子,这样地辛苦,丈夫眼里有了一丝隐忧。家里熬的有限的肉汤盛在送给母亲的碗里,又被丈夫倒进一部分在我碗里,我知道他是心痛我,可我怎么咽得下那汤水。我可怜的母亲正躺在病床上,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正缺着营养,他的这种爱让我心酸,我于是又将肉汤倒在了母亲的碗中。
由于身体的不便,照顾起母亲来不够细心,有时心烦了就对着母亲大声,母亲不理解地用泪眼看着我,我把眼泪偷偷往肚里吞。一想起母亲病床上的眼神,我就在心里无数次骂自已,不该把情绪表露在孤苦的母亲面前。母亲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当医生取出她身上牵引的钢锭时,母亲已不能站立,身子就像一片树叶,在空中晃荡着。后来当街头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时,我的眼睛就悄悄湿润了。母亲,你太苦了,女儿虽然没有尽到孝心,可女儿是爱你的。
儿子周岁,乡下的风俗外婆要送来周岁粑。母亲的手尚未痊愈,我叫母亲不要送米粑了,可母亲说一定要送。那一天,天公不作美,天下起了好大的雨,望着密急的雨点,我迟疑了,侥幸地猜想母亲肯定不会来了,于是就打消了到车站接母亲的念头。当母亲吊着打石膏的膀子,用另一手提着一蓝子米粑,湿淋淋地站在我门口时,我惊呆了,我真想狠狠抽自已一个耳光,我把眼泪含在眼中,心里直骂自已的糊涂和不孝。我无法想像,母亲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在风雨中蹒跚,走了好几里的路程,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也不能减轻我内心的愧疚。
想到母亲手残做农活不方便,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为她办了一个服装摊位,向同事借钱批发了一些廉价服装,面向农村销售。哪知不幸的事又来了。母亲生意刚做一个月,乡下的舅舅来看她,他们俩走在街上,母亲又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了,一只手臂被划了个洞。到医院缝了十几针,那个肇事者丢下二十元钱,就在老实的兄妹面前溜之大吉。
事后带母亲检查才发现那只手臂被撞成了线型骨折,我多灾多难的母亲,命运注定要这样地折磨她,就只有面对和接受。就这样休养了两个月,母亲的手臂尚未完全恢复,生意又接着开始了。小本经营又是面向农村,服装生意的收入少得可怜,可不管怎样都得让它继续下去,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当人们头脑中有了生意两字时,街上的生意人就渐渐多起来了。记得不知是哪一年,下班后满大街都是摆地摊的,那时没有城管,人们安份守已。政策鼓励人们自主经营,也不必多想这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也就少了现在的管理和约束。
记得晚饭后,繁华的主街道人流如潮涌,尤其是夏天,人们穿着薄衣短衫,趿拉着拖鞋,悠闲地行走在街头,那一份热闹真是一种盛况。 生意人则就地铺上了一块塑料布,上面摆上各种各样要销售的物品,如各类女孩子喜欢的头花、发卡等装饰,价钱便意的皮带,夏天的衣服等等,有的把服装挂在简易的衣架上,还可以不停地挪动地方。一条宽阔的马路中间仅留下窄窄的仅容一辆车通过的距离。
母亲当然也不例外,进入了这夜市的生意场中,把白天摊位上的衣服拿来一部分摆在夜市上。尽管街上人群川流不息,可真正买东西的人不多,许多是看客。还有许多人把你的东西价钱杀了又杀,降了又降,最好是叫你陪本卖给她,结果生意最终以告吹而结束,所以晚上生意也不好做。
想到母亲白天忙了一天,为了帮母亲减轻负担,我于是也走上了街头。开始是和母亲一道摆摊,在旁边帮忙看衣服,有人询问时偶尔插一两句话。记得一天,母亲进了好看的夏天的短袖衫,我就想让自己也独单一面。那天我早早吃了晚饭,独自一人抱着衣服出了门。
我把衣服摆在地上,静静地守候着,面对大街上各种各样的人,有时可能还会碰到熟悉的面孔,开始真的有丑媳妇见不得公婆的尴尬,我总是低着头,如果有人来问时,就耐心地介绍衣服是如何便宜又质量好,尽管带着夸张也要这样反复地说。
第一天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我有点扫兴。第二天我又出门了,还是像第一天那样地守着。终于有人看上我的衣服了,只是把价钱砍得好低,我急于和她成交,结果一件衣服卖出去只赚了三块钱,可这三块钱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地难得。收获的不仅仅是几元钱,收获的其实是一份我正需要的信心。那街头的夜景,那攒动的人头,那地摊上的衣服,那赚的第一个三元钱,像墨痕永久留在了我记忆的纸上。
母亲进的夏衣还真是价钱便意又好看,如大脚裤头,针织的短衫。母亲日日守着摊位,卖出的衣服还是有限,卖不出的衣服积压下来就成了陈品。因面向农村,衣服本身就利润微薄,生意很难做。于是有一天,我用拎包拿了一包衣服,带到单位去帮母亲卖。单位大客车刚停靠,我就打开了拎包,故意在许多人面前亮开了衣服,同事们纷纷围拢来。如有谁要,我就以很低的价钱卖出去,薄利多销也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在同事面前是不能虚抬价钱的。结果许多同事买了我的衣服,一包衣服快售完了。我让装钱的小背包随意张着开口,快乐地装进递来的钞票,无法形容自己当时那一份愉悦。
当最后一位同事等我找给她余钱时,我傻眼了,包里钱没有了,被人伸了黑手,一包衣服钱就这样让人偷走了。俩佰多元在那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怔在那里,说不出话,泪水夺眶而出。有热心的同事抱不平,生气地帮着我骂小偷,还叫我也狠狠地骂,我苦笑了一声,说:算了钱已没了,骂了能回来么,又何必让自己成为泼妇。有同事说看到某某一直跟在我后面,他平日看到同事的钱掉在桌子下面,就会悄悄用脚勾了去,对这样的人还能说什么呢!
我向同事借了钱回家糊弄着母亲,发奖金时悄悄分次还了同事的钱。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可那一天的经历,我怎么能忘记?如刀子刻在脑袋里,是一条不深不浅的沟,沉下了岁月的风霜,沉下了世事的繁杂。
这样的日子如小河静静地流着,时时有溅起的浪花,也有风平浪静的守候。只到妹妹上了中专学校,只到弟弟上了大学,直到他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直到年老的母亲不再守着摊子,心才彻底放下了。
向过去回望是苦的,然而又是甜的,生活的苦教会了我坚强,教会了我一切。生活的风和雨,让我领略到雨后彩虹是多么地可喜。淋雨了衣服湿了,我会想着明天会出太阳。起风了落叶遍地,我会想着风过后空中更干净。生活的艰难,让我在困境中摇摆着前行,前进中我又一路捡拾着生活的柴火,那一点星火的点燃,如希望不停地导引着行路的我。
今天的鱼肉要烹出水准才能下咽时,想起那粗茶淡饭的年月,还有什么理由有咽不下的抱怨。剩饭剩菜我总是舍不得倒掉,都吃到自己的胃里,哪怕买一件自己最喜爱的衣服也十分地慎重。有人不理解地说我“算小”,我笑笑说“舍不得”。过去的岁月,教会了我该怎么生活。
母亲年老了,免不了唠叨,当我表露出心烦的情绪时,想起母亲走过的风风雨雨,就会在心里把自己狠狠地骂一顿。当生活中遇到困扰自己的事情心情烦闷时,我会在心里轻轻地告诉自己,别急别难受,过去那么困难都挺过来了,现在这一点困难又算什么。当别的同事埋怨奖金少工作没劲时,与过去相比现在吃穿不愁,我很知足又怎么能再有怨言。
生活中有了苦,才知有了甜是多么地幸福。苦是生活给人的考验,接住它,把它在高温发酵中酿成美的醇浆,人生就会张开臂膀,把热爱坚强执着投入你的怀抱。苦是生活的历验,苦也是一笔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一文中所言“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岁月里的桩桩件件,生活引着我前行的脚步,如斑斑点点落在记忆的河中,任风浪淘洗着,任流沙洗刷着,最后化成沉淀的人生阅历存留在了心上。
活着的维度
文/姚文冬
人生在世,活在三个维度里,即家庭、单位、社会,随之产生家人、同事、朋友三种密切关系。同事不及朋友,但在一起的时间通常比朋友长;朋友不及家人,有时亲密程度却赛过家人,鲁迅先生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有几个家人,并不由己,父母双亲是命中注定,配偶只有一位,法律使然,子女和兄弟姐妹,则与彼时政策相关。至于同事数量,取决于单位编制。唯有朋友不受限制,由自己自主。所受外部影响,多缘于传统文化。民间自古有“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说法,提倡交友多多益善。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画了一幅梅花,题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则常被借喻交友宁精勿滥。
然而,朋友的数量也有上限。英国社会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著名的“邓巴数字”:人类智力允许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这里指的是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那么,能定义为朋友的,恐怕就更少了。所以,朋友遍天下,只是一种意愿。有人好交际,用情浮泛,如同一个人不断买书,买了一屋子,却不一定都能读过来。选书有时看题材,有时看作者名气,但百读不厌的并不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平时花团锦簇,真到了难处,发现身边没几个朋友。
况且,朋友关系,不像亲人登记在一个户口本上,也不像同事编进一个花名册,随时拥有,也随时失去。随着人的三观、性格、经历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朋友也在变化中。有的从不相识,却一见如故;有的积累了几十年的交情,却说散就散了。有时,最深的伤害往往来自朋友,而非对手,尤其那种隐性的伤害,更痛人心骨。马丁·路德·金说:“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朋友的沉默。”此话道出了朋友关系的微妙。
当朋友成为同事,不仅是关系的重新命名,也会发生“化学反应”。水浒一众人,聚义前分散于江湖,互相仰慕、帮衬,可谓侠肝义胆,别说仗义疏财,甚至能以命相许。聚义后,实际质变为同事关系,意见分歧(如对招安的态度)、架空领导、培植亲信、划分等级、拉帮结派,等等,这些在单位里也会发生。
朋友可能远在天边,同事却一定近在眼前。实际上,我们受益同事的机会其实很多。若相处融洽,在一起会感到很舒服,说同事是离我们最近的朋友,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