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关于立冬的散文

江湖人
发表于 2023-03-10 22:05

关于立冬的散文(必读7篇)

写在立冬

文/张成彬

一不留神,老了蚂蚱,落了梧桐,霜降之后,已是深秋。

听说北京下雪了。打开窗户,天灰得像哭过,800公里外的小城,淅沥的小雨已足够让人感受到北京雪里的那份凉意。此时,耳机里是那首赵雷的《南方姑娘》 :"南方姑娘,你是否喜欢北方的秋凉,南方姑娘,你是否喜欢北方人的直爽?" 一遍又一遍……

回顾这段时间的生活,一个字:忙。也许是因为我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似乎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琐事,以至于大学时我帮着逃了无数次课的兄弟结婚,也没能去参加他的婚礼。打电话给他祝福时,明显感觉到他那份失望,但他却开玩笑说:没事没事儿,等生宝宝的时候你再来,这不都快了,还有一定不能一个人来哦。我笑了笑,说好。

独处久了,似乎忘记了该如何与人交流。下班之后,无非就是看看电影,或者听听老歌,偶尔会去学校看看。这是一座我熟悉的城市,只是与几年前不同,那时这里有一群熟悉的人在这里生活学习,有人一起打球,有人一起吹牛。但如今的生活状态就像是: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这座城市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我突然不知该如何与它相处,因为熟悉的一切已经不见。

一个人,一杯水,一个晚上,已成常态。有的时候我会觉得稍显孤独。过去一段时间唯一做的一件稍微精彩的事情也许就是去看了杰伦的演唱会。听杰伦的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去现场。演唱会现场粉色的荧光棒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着,坐在我周围的人似乎没有那么的疯癫,倒是我像个诗人一样,跟着节奏,吟唱了一整场。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场与情人决绝的告白。结束曲音乐是那首再熟悉不过的《七里香》,伴着不舍的心情,演唱会就这样结束了,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清楚的痛,清晰的静,清澈的美。清纯的她,转身,出发,奔向我的沧桑。

车鸣,暗灯,耳机。出了奥体中心,我随着人群一路往回走,边走边唱。步行十多公里回到宿舍已是深夜一点钟,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像是一次放逐。

这也许是最颠簸的一年,和刚换环境之前的那种憧憬不同,我会面对很多现实的际遇,最深刻的莫过于居无定所。算了算,过去的几个月,我换了四处住所。有一处我想我会记得更清楚,因为就在那里,某一个下雨天的早上,我被在床头觅食的老鼠惊醒。这么多年,习惯了自己操办一切,也对自己糙惯了,但那一次我终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痛下决心,寻找新的住所,幸好在寻找住所的时候,有好友帮忙,搬运行李总不愁没人帮忙,这座城市的温馨总与他们有关。我想当我老了,回忆录里一定会提及几个老友,在一个稍显闷热或是小雨飘落的傍晚,看着别人的欢畅,和我一起颠簸。

忙碌、颠簸,又是一个立冬。有时候会觉得有些累,于是就会出去散散步或是打个篮球。但身边总觉得少那么一个人。这几年,我好像与时间谈了一场恋爱,并且沉溺其中,享受着她给我带来的喜怒哀乐。猛回头,我发现这一切真的像梦一场,就像《颐和园》里的尾幕:大梦醒来,永失我爱。人海深处,就此掩埋。这种感觉不太好,我看到了时间的影子,但爱情已经不在,想着要是与她一起,怕我也还是节节败退。

我曾喜欢过一个姑娘,她应该也喜欢过我。我还记得她,并非她美丽的容颜,只是在那个我人生开始转变的当头,她刚好出现,叫我鼓起勇气做一个英雄的样子。这么多年,我也就当了那么一次英雄,她见证了,什么话也没说,只一个眼神,一支烟没烧完的时间,我喜欢上了她。然而生活的迷幻,像是情人一般魅惑,制造曲折,让人无从选择,终致一场没有结局的分割。我不难过,只是有些不舍得。不为什么,也许就像一样的烟火,注定不一样的颜色。

想起电影《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情节,故事里换做是我,我依然贪心地希望着能遇到那样一位坚强和勇敢的女孩儿,来一起保卫现实中的爱情。我很喜欢的影评中这样写道:"三十年的放逐,三十年的孤寂,永恒的虚幻之爱和功成名就,于我宁可换取刹那的耳鬓厮摩,平平淡淡地在小镇当着电影放映员,和心爱的女子一起生活".就算是主人翁多多,也是如此想的吧。

亦或是: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不知道为什么,我常常做同一个梦,伴着11月的冷雨,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左肩有个睡着的你。

那是泾川镇的姑娘,20岁模样。

立冬风冷

文/潘玉毅

坐上四季的最后一趟列车——冬天,看到的第一个路标便是立冬。

立冬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说,立是"建始",冬是"终了",但我觉得冬天更像是一页薄薄的纸,在两股不同的风、两种不同的空气作用下,飘飘荡荡,飘飘荡荡,于秋与冬两个季节之间来回徘徊,直至最终安稳下来,是为"立".

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在国人眼中,立冬是这个季节的开始。《周脾算经》有云:"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通常,一个季节的开始,往往也预示着另外一个季节的结束。于是,秋风到此时便听不见声音了,风继续吹着,不过已经换了一个称谓,唤作冬风,或者北风,秋雨落到此处也不叫秋雨了,改作了冬雨,也许有一天还会变成冬雪。

宋人仇远在立冬时节写过两首即事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惟有黄花不负秋。"虽然冬与秋只是一墙之隔、一夜之隔,但气温似乎要差上许多。立冬风冷,连带着雨水也生了寒意。也许此时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为时尚早,但诗人总是要较寻常人来得敏感,"小春此去无多日",这里的"小春"有可能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春天,也有可能是指南方的"十月小阳春",但如论是哪一种,见着此语,总觉得眼前有一股融融的暖意扑入怀中来。或许,这股暖意也与这个季节的物候有关——天气虽然寒冷,草木却非无情,那满地的黄花,守着远逝的秋天,不肯入冬来——此等义气,岂不令人心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原有规律。在早前科技、交通还未发达的时候,反季食物并不常见,闻着冬天的气息,人们便思量着屯粮了,以免大雪封门时,出不得村去,只能干嚼馒头或者白米饭。动物们经过一秋的准备,该冬眠的都已冬眠了,偶有几只不愿冬眠的,或是懒洋洋地,或是得意洋洋地,在这个降了温的世界里放肆地徜徉,一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做派。鸟雀如此,猫犬如此,游鱼亦如此。

与北方的干冷不同,南方的空气略略有些潮湿,也正是为这个缘故,尽管南方的气温要较北方来得高,但那种湿冷的感觉比干冷更不好受。一旦这种阴冷潮湿超过了一定限度,"冻疮"便随之而来。提到冻疮,不知该说是这个季节的馈赠抑或是惩罚。寒冬时节,你骑着车在风中穿行,一个不小心,耳朵上、手指上就长出一个个硬块,像是突然之间发了福,天气一热,就痒得不行。更可恼的是这种"痒"药石无效,只能等它自己慢慢退去。

有时,立冬也是一种盼头。民间有一句谚语:"好吃不过饺子。"立冬之日,对于许多的北方人来说,饺子是不可不吃的。"饺"有"交"的谐音,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处于秋天和冬天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由此也足见人们对于这个节气的重视。当来自北方的风吹过黄河,吹过长江,吹到了南方,这个起源于北方的习俗竟也渐渐地成了南方的一种传统,在江南甚至江南以南的更多地方的人们心中扎下了根。于是,立冬之日,家里,街角巷陌的馆子里,你都能吃到各色饺子。当饺子从锅里捞出来被摆上餐桌时,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欲罢不能。当然,立冬时节,为了补充元气和能量,人们也会适时适量地多吃一些羊肉,管它入粥还是做成羊排,吃在嘴里甚是美味。

立冬风冷,天也黑得早。明明上一刻夕阳在山,天光还是大亮的,不知不觉间就黑了下来。街上,路灯一盏盏亮起,如熟睡中的人们陡然睁开了眼睛,沿路的高楼和矮楼里,也都陆陆续续地有了光。当此时分,秋风吹尽,夜晚清寒,冬天已经来临了。

立冬

文/我心想事

立冬,一个带有寒意的节气跳到我们面前。

立,建始也,而"冬"的解释,却是"终",万物收藏也,字典查得的解释有点意外。

一个"冬"字,预示着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这样,"立冬"代表着冬天的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冬,应是一幅露湿低檐,云迷静陌,暮垂疏柳的丹青。

诗人用暗香浮动的火苗,把冬天关进书房,"把酒围炉,一醉酬知友。"吟唱的诗句定格一个节气的魂。

"立冬千树思南国,屋角芭蕉雨打残。""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诗人与冬对话,笔下初冬的景色有些醉了。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诗人与心私语,写初冬的感受,莫不是酒后的寒意吧。

大诗人李白用酒水研磨的文字写下《立冬》的诗句:"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把立冬的感受写得出神入化。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唯寄兴于火炉上的美酒。醉后但看墨池冰花和天上冷月,恍若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在这寒冷寂静的冬夜,恐怕唯有李白才会有如此洒脱大气的闲情逸致和意境奇异的想象吧!

立冬,用炉火的炽热与笔墨的香气写意了的一个诗画的节气!

立冬

文/陈绍平

我是从朋友的短信中知道了冬的到来。

这天,朋友发来短信,大致的意思是说冬天到了,要注意身体之类关切的话语。我猛地一惊,成天忙忙碌碌地奔走,我竟然不知道季节的变更,经朋友这一提醒,我才醒悟过来,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流年逝水啊!

从我懂事的那时起,父亲就给我们兄妹几个说那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渐渐地,我也才知道,"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的农谚,也明白了"春天播种,秋天收成"的道理。我很佩服父亲能熟练地记住二十四个节气,他也能记准每个节气的时间。这样,什么时候耕田,什么时候播种,父亲都清清楚楚,一年下来,庄稼也长得好,收成也不错。于是,岁岁年年,我们在节气的交替中慢慢长大。

如今,人到中年,家庭,工作,孩子,一大堆的事纷至沓来,也就忘记了"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也淡去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只知道天凉了加衣服,天寒了穿棉袄。那曾经看着父亲吧嗒着旱烟,给我们念着"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情景,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要想再静静地聆听,现在竟变成了一种奢望。

蓦地,我记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仿佛看见了瑞雪飘飞的舞姿,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我也看见了桃李花灿烂的笑靥,一个美丽的春天。

又一个人生的春天——如期而至。

立冬时节饺子香

文/荣红娟

立冬时节,田野里已几乎没有了什么农活儿,一家人也不再鸡啄米似的忙碌。于是,母亲便有空闲时间庆祝立冬节气的到来,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为全家人做一顿饺子。

为购到新鲜的食材,做一餐可口的饺子,父亲往往都是匆匆吃过早饭,推起自行车,把我放到后座上,一路颠簸到街上,与集上的那些小贩"斤斤计较".

在家庭经济支出方面,父亲是比较吝啬的,为能减少开销,他不辞辛苦,又在家里的小菜园里种植许多种类的菜蔬。因此,他到街上只需要买一些肉。

父亲在一家肉摊前停了一下,用眼瞟了一下案板上的肉,摇摇头,随即转向另外一家,辗转数家后,他最终在一青年的肉铺前驻足,或许父亲认为,青年人做生意经验不足,说不定更容易讲价。

青年嘴很甜,张口叫道:"叔,来割点肉啊?这些都是今天的鲜肉,买些回去包饺子吧,保准好吃!"父亲脸上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试探般地问道:"多少钱一斤啊?"

"都是挨边庄的,不可能多要,市场价,六块钱一斤。"

"哪有这么贵,说个诚实价。"其实,父亲并不知道肉价,因为家里平时很少买肉,但他很聪明,无论小贩说什么价格,父亲都要压低一些。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价格都快被压到小贩不愿意卖了,父亲嘴角微微一笑,只好善罢甘休,终归是父亲如愿。

父亲拎着肉,带着我,风尘仆仆地回到家。

母亲在家里早已择好韭菜,擀完面皮。她把肉放进温水里,浸泡一会儿之后,重新洗了洗。母亲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把肉平放在案板上,一手操起菜刀,厨房里传出"噔噔噔"的剁肉声。声音平息之后,母亲把切碎的韭菜撒到肉馅上,撒进一小勺盐,又搅拌一阵儿,使盐充分浸入饺子馅里。

这个时候,母亲吩咐我到灶膛前去烧水,她和父亲则开始包饺子,一家人分工合作,其乐融融,不时开开玩笑,笑声充满整间厨房。等到他们包好饺子不多

时,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母亲把饺子下到锅里,用勺子搅拌几下,防粘,嘴里还念叨着一句关于饺子的谜语:"南边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

她拿出来勺子和碗,准备盛饺子。锅里的水沸腾着,都快要把锅盖掀起来,母亲看火候差不多了,手疾眼快,一手掀起锅盖,一手抄起漏勺,盛出香喷喷的饺子。

第一碗总是属于我。抱着满满一碗饺子,我屁颠屁颠地跑出厨房,母亲还在身后心疼地喊着:"我的孩儿来,慢点儿。"

立冬时节,万物收藏,我也要把当年一家人在一起吃饺子的记忆珍藏,放在心底,永不遗忘。

立冬随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一江清水老刘

【题记:今日立冬,送你温暖。愿此文与那些在职场失意、怀才不遇的你共勉,相信人生的冬天马上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经过了春夏秋,来到了冬;一年四季,转眼已到末季。这一年啊,又将转瞬间逝去。

都说春种秋收,夏耕冬藏;可忙碌了快一年的时间,我的仓库里却还是空空如也,唯有声声的叹息,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疲惫。

也曾在春天里制订了计划,也曾经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也曾经经过了炎夏酷暑的劳作,可辛勤的汗水并没有浇灌出茁壮的秧苗。

秋收也变成了奢望,又能拿出什么来冬藏呢?

年过半百,五十刚出头,应正是男人有魅力,正出成绩的时候。然,再好的种子,也得有适合生长发芽的土壤;再大的抱负,也得有施展的平台。

年龄偏大?体力欠佳?能力下降?虽未听到过多的质疑声,但事事处处都能受到冷落,冷漠,甚至排挤。

不想再去费力地解释,不想再去无谓的证明,一切都顺其自然吧;这样的环境下,这些都是徒劳的。

不站队,不找靠山,别说你年龄大,就是年轻人,也一样无法在这里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这里被演绎到极致。

也曾想试图去改变,也曾想随波逐流,与之打成一片;然,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劲头还十分旺盛,不想为这五斗米去折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一生应该怎么度过,怎么个活法,我想,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其余一切都交给上天吧;这一生,只要无愧于心就行,太多的想法,太多的奢望就不要去多想了。

活出个好心态,锻炼出个好身体,愉快地工作到退休吧,并把退休当作另一项事业的开始。在退休之前,把五十岁当十五岁,这样工作到退休时也才十六岁;到那个时候再重新,从容地规划人生的下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目标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天依旧会来,夏天仍会奋力地去挥洒汗水,秋天的果实也定会是丰硕的,冬天的仓库里也一定会是满满的,一年四季都会充实,充实,再充实。

立冬 敲开冬天的大门

文/孙丽丽

立冬了,放眼望去,原野铺了一层霜,像下了一场小雪,踏着经霜的枯草,脚下便发出了"咯吱咯吱——"的轻微声响,一棵棵狗尾巴草在寒风中摇摆,天地间是一派的空旷寂寥。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立冬了,其实,秋天的影子还没有远去,菊花依然灿烂;草丛间的虫鸣刚刚销声匿迹;满树的金黄、满地的落叶、柿子树上还挂着红彤彤的柿子,一切还是晚秋的景色。可是,立冬了,它似一位老人,初入老,还有余力。

在古人眼里,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时,立冬就是一个节日。这一天,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人有"贺冬"和"拜冬"的习俗。汉时,人们会备好佳酿酒肴,拜谒君师耆老;宋朝,人们则更换新衣,庆贺往来。礼节之盛,一如新年。

不过,古时的穷人最怕过冬,因为衣食都是愁事。紫金霜的《立冬》就是明证,"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话说回来,老百姓过冬,自有老百姓的雅兴,辛苦一年的人们会在立冬这天好好歇息一下,包顿饺子犒劳自己。乡村有"立冬包饺子"的习俗。在老百姓粗糙、质朴的生活里,有着热气腾腾的岁月,有着尘世烟火味的温情。

天空中飘起一场雨,这雨似乎是平缓的过渡。立冬了,秋天也就走到了尽头。"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得梅花便不同。"冬天,虽然是风刀霜剑、是寒冷,然而,能温暖心灵的事情却如缤纷落叶一般多——冬夜里,抱一本书读,安静美好;一位老友不约而至,一只红泥小火炉,烫一壶美酒,无拘无束地闲谈,漫长的冬夜温润、美好、安静、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