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山水美文

工仔木马【词作】
发表于 2023-03-15 07:57

山水美文(必读6篇)

在山水间游走

文/童小红

大凡旅游过的人,或多或少对看过的风景都有一番赞美之辞;或作一番大自然的神奇之感慨。寒天的山水游记也不例外,只是他把这种赞美和感慨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了。在散文中,被人们公认的是"形散而神不散".寒天的游记散文除了做到了这一点之外,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在他的游记中描写自然之美是随处可见的。

"彼岸山菊花星星点点的黄,散布在草丛间……翻过一道山冈,看到枫叶红了。那一树树诱人的酒红,是美女时尚的秀发。她们在湖里刚洗完澡,秋风吹干的满头红色卷结,正潇洒地披拂着。"(《鹞鹰岩之秋》)

"驶进水湾,夜宿湖心岛(又名仙人岛),窗外月光如水,一湾静水波澜不惊。清晨被小鸟叫起,水边弥漫着香樟和花草的气息。沿小径前行,水边洁净沙砾上,成片山荠菜,呈现出油画般紫红。天似穹隆,山环水绕,看不见通往外界的路,这是一块远离红尘的天地。"(《仙人台品茶记》)

散文是最适于表现自然之美的一种文体。由于其抒情色彩较浓,又常常借助自然环境的美,渲染、烘托或象征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在寒天的散文中,他是当地发挥了这一优势,并把自然之美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他的笔下大自然呈现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他赋予自然新鲜的形象或鲜活的感情,读起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河两岸的街道,河面来往的游船,灯光渔火交互辉映,静静地照在粼粼的水波上,这古老的河街之夜,好像穿越千年回到了从前,充满了如诗如画的梦幻。"(《苏州一瞥》)

而最为关键的是,他写的这一切没有一点矫情、做作和媚俗,因为他原本就是热爱这个大自然的,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寒天一直坚持游记散文写作,几十年如一日,那种坚持的精神也是让人佩服的。他想通过不懈地、持续地运用散文这种文体来描写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以表现一个总的文学主题,让人们能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自然之美;让那些内心浮躁的人或多或少有一种对于光明、快乐和美的渴望和追求。我们不妨从他的独山系列作品中猎取一些来一窥究竟。

"山坳里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太阳从东山上照过来,把自己的影子投在水面上,天上人间相映成趣,它火热的身子在秋水中融化,把零星散布在清波上的浮萍和野生菱角映得通红。"(《独山》)

"独龙潭是一个僻静的处所,周边的山上开满了白色的山茶花,让人惊讶的是山坡上在秋风中展开的野紫薇,一朵朵淡紫色的小花也竟然开放了,这里完全是春天的景象,十月的小阳春让这里的植被花开二度,地造天设的景观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人间仙境。"(《独龙潭》)

在这里,他是以对大自然的深刻、细腻的观察见长的,他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这在他的《独山系列》作品中尤为突出。

"雪白,云白,雕像白,色素比对不由让人品评一番。流云,白中带灰,轻纱般飘忽不定,没有质感。雕像,汉白玉材质,虽有名人外形,但白而不亮。相比之下,都不及雪之白鲜明生动。山下的雪全没了,独龙潭的雪多日不化,若是静下心来细细观赏,超越雪的本身,伫足潭边可以发挥更多想象。"(《独龙潭的雪》)

在这篇散文中,他直取雪的精神之魂:宁静。舍此概不涉及。这便让文章纯净如一片雪花。从文本的角度来看,他散文中的自然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情的真挚。动之于情,后发于言。

"静静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天地里,我出神地望了一会儿,什么也不想,于是纷乱心事在雪中渐渐融化,神情慢慢变得安定起来,后来心田里油然生出祥和与愉悦。喔,这是大自然的洗礼,寄情山水的妙处。"(《独龙潭的雪》)

这里没有过多的表白,或者说就是一种素描的形式,这是一种无言的情感,你可以说它不惊天动地,但不可以说它不真实。再个就是形式的自然,巴金说过"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但真正能做到这样的作家不多。只有生性平淡,不事张扬的人才能这样做。在他的《独山系列》散文中,我读到的只有平实无华,无论是结构还是语言,还是细节描写,我看不到什么技巧,更没有什么哗众取宠的故弄玄虚。但有一种自然之美在我心头荡漾,让人回味不已,这就是境界。

寒天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审美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也向读者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写出了人的情感和灵魂深处与大自然的交流和感应,他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感悟往往更为深邃而独特。在他的《独山系列》作品中,他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忧虑和回归自然的渴盼,使读者跟随作者的叙述唤醒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赋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我想这便是他创作《独山系列》的初衷吧!

真的,我很愿意像作者一样,既有美好的向往,又能固守内心的纯真。

处暑山水

文/张光恒

喜欢处暑。

处暑是酷热的终结,并且它会连依仗夏热余威的"秋老虎",也一并痛下杀手解决掉,所以人们常说,"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时到此,溽热算是气数殆尽了,让受尽"龌龊热"煎熬的人,不禁心内生出大欢喜来。

这个时节,暑气真正退伏潜藏,以图来年重整旗鼓另开张,而阴凉之气,渐渐弥漫于天地间,催动秋风飒飒,成就秋风秋雨秋山秋水,看看天地间,已是中秋了。这时节,浩瀚寰宇,天地始肃,苍鹰在感知秋之气后开始捕杀猎物,并把先猎之物陈列于地为祭(实质是摆在面前慢慢吃,以期过冬补充体能),谓之"鹰乃祭鸟".而俗语说的"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也就是处暑二候之"禾乃登",即各种谷物开始成熟待收。春种夏长,处暑来临便硕硕秋实,并因为收获来临而廪仓实人心稳,处暑,的确是一个好节气。

柳永词中说,"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说这个时候的好山好水好景色。的确如此,看看吧,眼光随到之处,便立即会有明净的静物油画呈现在你的面前,宜人宜心。处暑是位大画家,拿起大自然的如椽巨笔,匠心独运,将万里河山涂抹得不是春朝,胜似春朝。诸多景象,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而又绚丽多姿含蕴丰富。如秋水脉脉,波澜不惊,静静流淌,尽显秋波本色,它拂去了夏日的狂放、深绿,滤去了春日的轻浅、嫩翠,留下的是秋日的成熟与亮蓝。这处暑时节的秋水,怎么看都极像无瑕的翡翠,是冰心玉壶澄清透明,是冰清玉洁清纯无杂,一切令人不忍移眸。

再如红应是秋之山的独有色彩,"连山晚照红","枫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只有阅尽人间景色的秋,才具备这种成熟的色彩之美。而这红不是艳艳的轻佻的红,而是浓浓的庄重的红,是一种经历了冬之寒、春之暖、夏之炎后的"正"红。它红得热烈、奔放、泼辣、浓厚,它红得高洁、醇美、自然、顺畅;它妒忌死了春日的鲜花、天上的云霞,它抹去了"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肃杀之气和"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苦闷、惆怅,带来的是秋的安详和热烈。

处暑时节之大地,可谓有大美而不言。莽莽原野,并没有因倾其肥力,孕育了农人的庄稼,而显贫瘠,相反,却因秋色的渲染,秋风的涤净,呈现出了"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的万千洁净气象,令人目醉神迷。看秋之田野,尽管将喧嚣、热闹的夏日盛装褪去,尽显苍茫浑黄,裸露出的,却是真实、深厚的地母胸襟。看啊,千里沃野,莽莽苍苍,恢弘大气,虽承担着世上万物生存、给养,但不自傲,不道亏。世间万种生灵,从大地中来,又复归于其中,这种包容万物而不言的胸襟、气度,谁能与之相比?只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才能喻示其浩瀚寥廓、高远极致的意境。

秋色秋声爱煞人,明山净水好素秋的季节,是感伤悲怀,还是乘着大好秋色,悦己身心,不言而明。境由心生,情由己定,学会在肃杀的季节,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特别重要。

惟愿岁月沉静,山水也相逢

文/苏忆霏

终于有一天,你也学会了对这个世界做一点点的妥协。因为爱是你的全部,而你想要的,从来都不曾真的存在,于是跌宕的内心,从未得到过片刻平息。

最近又开始频繁掉眼泪了,许多东西都有限度,但眼泪似乎从来不会终止。从前我总以为那几年已经流光了这一生的眼泪,原来它也只是一小部分。泪水永无止息,就像这个世界的残忍,从来不会因为你的不喜欢就会消失一样。从前你只是太幼稚,才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很久以前,她们就说,这个世界不会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可你却把后来的获得当成了全部,以为这就是生活的模样,以为这就是所有满足的姿态。因为太相信,所以不知道如何守候,才会在毫无防备之时看到这残忍的现实。

在山里待着的时光,试图遗忘所有的伤痛。与修行之人畅谈,明白了些许生命的感悟。却依旧贪恋红尘的爱恨,内心执念,做不到清净。眉眼净是为爱痴迷的痛楚,才会被尘世的一切蒙蔽,当时光沉寂的时候,一切的等待都是徒劳,一切的坚守都像幻觉。最终你想要的,不是看破红尘之后的清净,依然只是那一点微薄的爱。永远都只是爱让你快乐,让你相信美好,也让你心伤,让你怀疑了一切。她说人必须懂得感恩,对世间的一切感恩,对爱你的人感恩,也对伤害你的人感恩。于是我慢慢放下了恨,只是这份爱,再也寻不回了。

认识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姐姐,她来山里三个月了。她说她打算常驻,我问她是否想出家,她说也许会。她已经厌倦了世俗生活,只想皈依佛门。在社会里,只是生存,不是生活,赚的再多也不会快乐,人的贪恋太重,看了太多尔虞我诈,最终倦了,只想伴随青灯古佛,修行一生。而我其实未能理解生存的艰难,每一次不过是被感情所累,也许在他人看来,这些都是小事,却都是我的全部。他人被生活折磨的累了,只想安心向佛,而我却没有一刻忘记过感情的带来的快乐或者痛楚。不管是上早课还是晚课,唱着佛门的歌曲,心里想的依然是爱。帮忙做事情,心里也是想着爱,最后,我下山了,无法忘记尘世的爱,修行也只是一种逃避。过于在意爱,无法清心,无法排除杂念,不过只是一俗人,为爱生,为爱活,也会为爱死。

好像一切都还是原来模样,该执念的依旧执念,放不下的依然放不下。只是我更懂得了惜命,不是自己的,而是世间一切小生命。寺里的人连一只蚊子也不愿打死,我打死了一只蚊子,内心的罪恶感持续了许久。她们说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们无权决定别人的生死。在它们看来,我们人类是坏人,因为我们有太多杀戮,它们只是想活着,我们却想要的太多。寺里的人都吃素,她们说连吃几个月素,下山看到肉都觉得是腥臭的。并没有身体不好,也没有缺营养,反而更健康更干净。不杀戮,不吃荤,不嫉妒,不害人。这个环境是干净的,纯粹的,只是有多少疲累心伤之人聚于此,最终感悟了生命的纯简。因为纯简,才会有美好,才不会有欺骗,背叛,伤害等一切残忍的事实。可惜,我们想要的太多,贪恋太多,才会在这尘世跌跌撞撞,找不到归路。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任何事情的来去都有它的时间。你曾经伤了,于是得到过弥补。你曾经错了,于是也需得偿还。如今你所承受的一切苦痛,都不过是你应该有的偿还。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所有一切都是要还的,亦如所得一切也是他人对你的偿还。

我知道最终的一切都会回来,就像你永远相信山水会相逢。只是这本该温和的岁月,它会沉静吗?她说生活的姿态全看你的心,你想它简单,它便简单。你想它复杂,它便复杂。从前我不懂,因为当我想简单时他人却是复杂的,这样的生活便也成了复杂。其实也许,真正的简单,竟会把别人的复杂也看成简单。因为心里是明了清简的,于是这一切才都是温柔纯粹,并且简单地看不见一丝复杂。她看懂了,于是心里沉静平和。你不懂,于是悲戚忧伤。这样的迷茫,都是一个过程,只是她最终走过了,而你依旧还在旅途中。

一梦千寻山水里

文/轻舞飞扬

它是飞天玉笛上落下的一曲清音,纯澈明亮。

山,拔地而起,各不相连。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水,清净无波,婉转回环,飘逸轻灵,悠然东去。山水相依,组成了一串谐婉的音节,在阳朔雾岚烟树中萦绕。

罗列的山,姿态万千,如音乐演奏中的吐音,珠落玉盘,清脆干净。山,缘于临水而居,虽从地面突然拔地而起,一瞬间,让人毫无防备,却也不觉得尖锐、生硬,仿佛是打音,迅速跳起,却有着柔软的弹性。水,环山而流,曲折蜿蜒。忽而远去,顷刻,又折身回来。于是,水在这里不再平淡、空洞;它清晰明亮,生动鲜活。这就是泛音吧,饱满圆润,朦胧悠远。

山水和谐,平缓舒徐,变化奇异,乐曲时快时慢,节奏时疏时密,大自然在这里演奏着一首柔美婉转的乐章。

它,或者就是一阕小令吧,简洁干净。

波渺渺,柳依依,芳草远,杏花斜日飞。青滩起鹭鸶,绿荫扶疏,梳竹萧萧绕古池,碧莲峰里住人家;桂水绕城,花坞苹汀,十顷波平,城上江山满书画;天光云影,岚雾缭绕,水村渔市,一缕孤烟远。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画面时而淡雅空灵,时而雅致婉转,时而清旷疏淡,时而音韵醇雅。若隐若现,若断若续,虚实相兼,水乳交融,深化无痕。

我愣住,这哪里是山水,分明是诗词,以景起,以情结。寄情于景,以景代情。是和着笛音低吟对语的一支平平仄仄的小令。

山,沿江攒聚,互不相连;恰似小令的结构,短歌悦耳,无致人厌。多一山则繁杂,少一水则简陋。精炼含蓄,莫非山水在这里也如小令一样讲究炼字么?

赭石山岩,花青枝叶,弯弯木舟,渡口自横。一顶竹笠,数声短笛。铁色鱼鹰,水中静立。山清明。水空灵,自然的笔墨挥洒着简洁清旷的韵味。小令中的白描手法在这儿运用得淋漓尽致,整幅山水画面意象集中,时空跳接,无声胜有声,含无尽之情于言外。

它是张旭的一帧草书,飘逸灵秀。

空水澄鲜,山影簇簇,流云行于舟下,船在青山顶上行。俯仰留恋,疑是水中别有洞天。桂林的山山水水本身就是一副无字的书法。莫非千年前的张旭曾来过这里吗?是山水给了他书法上的启迪,还是他的书法再现了漓江的山水?

舟行水上,来去自如。可止,可行;可缓,可疾。随心,随性。恰似张旭的书法放逸、不拘一格。人言:张旭每醉,呼叫狂走,下笔挥毫,落纸如云烟。把天地万物的情势与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任性姿情而寄寓点划,兴来洒素壁 ,挥笔如流星,铸就了他飞动豪荡的"狂草".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神奇俊秀。玉笋瑶簪,森列无际。水流时而直进,进而纡迥,时而跳跃,时而急止。孤峰、流泉、峰丛、险滩、飞瀑。于是山青、水秀,于是洞奇、石美。这哪里是在看山,听水,分明是在赏张旭那跌宕纵横的墨迹,变化万端如鬼斧神工,莫测高深。

曾见过他的传世狂草《古诗四帖》,初见,恍然烟云绕,雨雪纷飞。定睛凝视,笔势雄健,墨气酣畅,提按绞翻处如老少欢歌起舞。运笔或留、或收、或纵、或敛,每一曲转都轻灵又暗合规矩。笔势狂放流走,笔端浑融自然,体势活泼飞舞,变化无穷,宛如舞女随意飞扬彩带,皆成妙姿。

一山一景,一水一歌,一树一舞,一花一诗。可山水相连,就是一幅绝世画廊。这是张旭书法的演绎吗?每一字体都奔放不羁,每一点划都精妙绝伦,每一纵笔如兔起鹘落。可整体来观,结体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留白和谐。布局上文字大小相应相称,茂密之气顿生。

天空,雨丝轻飞,我撑一把纸伞立于船头,长发飞扬,遥望山水相偎相依,渺渺远去。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山,自有它俊朗的模样;水,自有它秀丽的姿容。可山水在这里组合,却展示了世上最美的爱情。

桂之千峰,悉自平地崛然特立。它,是孤傲冷峻的。可为何在青黛横眉峻拔的神秀中我看到了一抹温柔的笑意?是婉约的珠玑把它磐石的坚定化成了绕指的柔情?

水,随山流转,清澈见底。它,纯真无邪,娇美柔弱。怎么在这川流柔情中却淡定着一缕坚定?是几世几生的约定,让它执手于山,千里辗转相随中,在它纤浓合度仪态中平添了几分执着?

山有色,水无声。绿树啸啸,清风徐徐,我听到了它们的掷地有声的誓言。山会一直稳稳地立于水的身边,用他顶天立地的气血护卫着水的柔弱。水将朝朝暮暮汩汩滔滔,款款诉说着绵延不绝的情话,温润着山的心灵。

清风明月里,山环水抱,清淡平和,馨香而恬静。

斜斜的烟雨中,舟行于碧波上,人恍然在梦游。慢慢饮一杯三花酒,微微有些薄醉。是酒醉了人,还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是因为这山山水水吧,这么美丽的山水,醉在其中,梦在其中,又何妨呢?

山水走笔

文/纸墨飞花

1、

生在平原,长在平原,山水常牵绊我的思绪和想象,把我引向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氤氲的云雾和苍翠的峰峦。

一条蜿蜒小路,被野花熏得醺然,七弯八绕地盘旋向上。千岩竞秀,草木饱蘸着苍黛色,涂抹在蓝天白云下。细长的树枝,从石隙中伸出手,去摘阳光。小舟划过,一滴水滴撞着另一滴水滴,一浪推着一浪。水波潋滟,像最醇的青梅酒。

郭熙在《林泉高致》论山水时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云烟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樵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樵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你看,水在山之上为云,山之巅为雨,山之峰为雾,山之涧为泉,山之壑为岫,山之峪为岚,山之崖为瀑,山之根为潭。水绕着山,山依着水。山因水的滋润而生机勃勃,水因山的呵护而空灵多姿。

抬头见山,低头见水,胸襟豁然,视觉上的无所羁绊,能渐化为心灵的开阔和舒展。

2、

山和水,是大自然中两种迥然不同的形态。

山执着挺拔,志存高远,简洁是山的风格,它拔地而起,志在青云;水,畅达柔顺,智在深远。勇往直前,是水的个性,它漫地而游,辽阔浩瀚。

山在淡泊与宁静中蕴含着深深期冀。水在自然与随意中隐藏着默默追求。

山是静止的书,可以培养人的细致和耐性;水是流动的书,可以培养人的灵活和敏锐。

上善若水,无际惟山。两种形态显示了两种生命本质。

山,青云直上;水,迂回渗透。顶天,是山孜孜不倦的追求,并凭执着挺拔表现力度;立地,是水忠贞不渝的理想,且借畅达柔顺显示智慧。山性深邃却明朗旷达,像极了仁者的不移;水性沉静却奔流向前,启迪了智者的不息。山的哲学意味着仁厚,水的哲学意味着机智,所以,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其实,山和水是一种互补。

山孕育着水,水滋润着山。山因水而常青,水因山而长流。水瘦,山则穷;水秀,山则明。出山,水则浊;在山,水则清。

林则徐写过一副寄情于山水的自勉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追求是又有水,又有山,既智且仁,既柔且刚。

山无言而壁立千仞,是为无际自高,无欲则刚也。水无形,其至柔而克刚,上润天,下泽地,其性至灵至坚也。

"人生如山似水。"山使人淳厚,水使人灵秀。人,要既有山的风格,又有水的胸怀。

仁智相辅,刚柔相济,才更为美妙。

3、

山水,赋予了文人不竭的灵感源泉。

谪官隐者,迁客骚人,以山光水影涵容闲情逸志、沉浮悲欢。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水,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其意趣发乎胸臆之中,流乎毫尖之上,溢乎纸绢之外,神韵无穷。地上之山水,画上之山水,梦中之山水,胸中之山水,三尺绢丝,一方素笺,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点染,濡写勾画,收千里于尺幅。地上者丘壑深邃;书上者笔墨淋漓;梦中者诡谲变幻;胸中者舒卷自如。

文人,通过读山品水,领悟世事的兴衰变迁,寻觅精神家园,在盈然中找到自我。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挣脱尘世牢笼回归田园的自然真淳,临山恍然,悠悠道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王维在山涧、在松林、在月下、在摇曳的篁竹声里,寻觅自己灵魂的皈依,深有会心:"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杜甫在春暖花开之季欣赏山水田园景物时,欣然挥洒"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李白却欣欣自许:"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后,也常以山水自娱,到处搜奇揽胜,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写成着名的《永州八记》。

徜徉于名山大川之中,山可樵,水可渔,藏纳于胸,无酒亦当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诗化的山水,就这样在人心中延绵熨帖了千百年。

4、

山水,是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山水,如果没有卷帙浩繁的诗文作墨,那将是如何的苍白?

一折山水一折诗,山水随诗入画屏。把一卷卷山水诗词画轴展开,渐渐铺展出一条幽深蜿蜒的旅程。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三峡如果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千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魅力要大打折扣。一片山水,一个地方,只有和文化共生共融,才会显现出鲜活的生命,蕴含无穷的韵味。

依山走笔,随水流墨,其实是人在山水之间,在美好的文字之间旅行的过程。

宋代禅宗大师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就如,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采菊。

已隔山水

文/二月诗

曾几何时,我是如此依赖这个地方,每日都要来,哪怕一言不发,哪怕只是呆呆的坐着。

只因喜欢那些带着灵魂的文字,跳跃在我的心房,引起一阵又一阵悸动。

请原谅,我遗忘这儿太久了,而并非不爱了。

近日,母亲的病情在一个暂缓的过程。我才得已空闲谋一份并不繁杂的工作。

有时她不吃饭,有时她情绪不好,有时她又会唠叨,有时你费尽周折的买来她讨要的东西,她连看都不看了…我的耐心在一点点的消耗着,语气稍重之后,立即又会后悔。 甚至做梦梦到她不在了,我哭得肝肠寸断,醒来后多庆幸只是一场梦。

透析可以分解体内的水分和毒素,但它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曾经的老妈是多么气质和优雅,而现在…完全不再有当年的一丝影像。

谋了这份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是非流言的工作,我已不贪图其它。

这么多年了,不爱出风头,不爱争好胜的性格依旧未变。只望尽好本职,安稳过活。

和曾经最好的闺密决裂了,恐怕此生老死也不再相往来。

我没有想过这一天会到来,我以为会是永远。也曾经是有过质疑,只是不愿活生生的把这段用心维持的友情撕裂,我永远下不了手。

当接到她打来的质问电话时,我没有一句解释和辩驳,更没有反唇相讥,最多的只有一句:是我的错。

当她打来电话时,想必也已做足心理准备。因为这通电话就像一个刽子手,扼杀了我和她之间的所有。

所以,也不必解释了,也懒得解释了。多余的力气,想留给生命中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