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必读16篇)
走进月亮湾
文/高明英
月亮湾公园位于樊西汉江之滨,是在一块东西长近3000米、月牙形的江滩上建成的。
一片片芦苇花,毛茸茸的白;一丛丛狗尾巴草,在风中美美地摇曳;还有偶然从眼前飘过的一片片红的枫叶,煞是可爱。木制的栈桥,蜿蜒着,小桥横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河沟池塘。秋季的月亮湾公园,美不胜收。
走进公园,踩在缤纷的落叶上,感受国庆长假带给我们的喜悦。心情豁然开朗,所有的郁闷、烦恼和伤心都会忘却。因为在这里有沙的柔软、江的宽广和水的包容。园内风景优美,景观独特,既有现代园林风貌,又有田园风光,还透露着自然闲情。
走过儿童游乐区和水上活动区,我们驻足于江畔游赏区。漫步在栈桥上,湿地水塘里的小鱼悠闲地游动,一湾一湾的碧水,透着娇羞,蜿蜒流动。走下栈桥,手就能触摸到芦苇花绵绵的柔,这里的芦苇美极了,不少人在这里留下丽影,有的三三两两,有的成群地摆着各种姿势,长裙、纱巾在这里各展风采。
再走,便是烟波浩渺的汉江,江水悠然地拍岸,静静的,悠悠的,游客大多在这里观赏三桥横跨的壮观。
扭头,就可以看见大块的沙地,三五成群的孩子手拿工具,寻一块适合自己的地儿,然后开始修筑自己的堡垒,玩得乐不思蜀。带着小孩的大人也可以陪着一起玩。
而我,情愿在月亮湾,寻一幽静的地儿,坐着或躺着,看看沙滩、江水、草地、枫叶,看看蓝天、白云、飞鸟、芦絮……就这样,在这样的秋天里,不用做很多,不用想很多,就很好!
快乐的火笼
文/廖立湖
冬天来了,街上又看见卖火笼的了。
火笼是童年里抹不去的记忆。和火笼有关的记忆,数不胜数。
结霜下雪的日子里,村子里男女老少手里都提着一个火笼。火笼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外形:一种是圆柱形的,一般用篾丝编织外壳,底部用钉子固定一块圆形的木板,装木炭的瓷钵或者铁皮钵就放在木板上,刚好与外壳等高。盖子则是用铁丝编成网状的框架,然后用细细的篾丝编织好花边,既美观又透风还不烙人。另一种是方形的,一般用木板钉好一个矮墩墩的长方体,底部略小,也用木板架个"十"字,用来托住火笼钵子;上部稍大,敞着口,火笼钵放下去,刚好不会漏掉。盖子则一般用木块斗榫头,中间横穿着几根带竹青的如筷子般大小的竹片。两种火笼都安装了用稍大的竹片弯成的提手,方便提携。
我小时候喜欢用方形的火笼。个中原因,除了这种火笼的盖子因没有铁丝而不怎么烙人外,还有一些属于我们小伙伴的小秘密。
在学校里,要是在寒冬,上着课,如果听到"嘣"地一声响,估计是哪个同学课间时没有清理好"战场",在火笼里留下了"炸弹"——玉米或者黄豆之类的"零食"了。方形的火笼,盖子上面的空隙大,最方便我们操作。
那时,穷的叮当响的我们没钱买零食,但却并不影响我们享受吃零食的乐趣。我们自己就是"生产"零食的高手。大伙儿商量好,从家里偷偷地带些玉米粒、黄豆、番薯片……一下课就走到操场的一角,大伙儿围成一圈,放下火笼蹲下,远看很像是在老老实实地烤火,实际上小手则一刻也没有闲着,都在往火笼里加"料"呢!不用几分钟,火笼里就开始"噼噼噗噗"地响了起来。随着各种香味儿也钻入鼻内。于是,美味的零食就可以进嘴了。
上课铃一响,大伙儿赶紧把火笼里还没有"炒"熟的东西用小棍拨出。这时,火笼里的木炭因为上面的灰被弄底下了,越发红了起来,连提手都烫人了。
但钟声就是命令,我们只好交替着手提着火笼回教室。慌乱中那些没有被拨出火笼外面的玉米粒黄豆啥的,就常常在不经意间发出"巨响",引得大家一阵阵的哄笑。
当然,也有不少的人喜欢圆形的火笼:外形美观,没有分明的棱角,提在手中感觉舒服。女孩子对这种火笼尤其显得情有独钟,也许,她们感觉提着一个秀气的火笼,人也显得秀气罢。
用火笼烤火,带给我们的,当然也不尽是温馨的记忆。衣着单薄的小孩,脚下穿的鞋子也常常是烂的,袜子更是补了又补。隆冬季节,睡觉时一双小脚冷得像两根老冰棍。这时,父母也不忍心让我们冻着,在我们一再保证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火笼就放到床上被子里了。玩闹了一天的我们,一双小脚一暖,马上就进入了梦乡,哪还记得把温暖的火笼提到床下去呀。幸亏爸妈都惦记着呢,否则,不知要烧掉多少床被子了。现在啊,隆冬一到,实在冷得难受,空调侍候,真正安全又舒适,真幸福啊。
不过,经历过的人,细细回味这样一段烤火笼的岁月,现在吃美味,玩新潮,抑或呆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又似乎少了点刺激,少了些天然的野趣了。
如果回到童年
文/宁江炳
一次七年级作文课,老师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倾吐心声。结果一大半的学生不懂信的格式,有的学生不知道要对父母说什么。而问学生会发短信吗?全班同学都说"会".
书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遥忆当年,我外出求学时,就靠书信向父母汇报在外的情况。随着电信业的发展,书信今天几乎退出历史舞台。
体育课上,老师要学生自制毽子、陀螺、风筝。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毽子、陀螺为何物。小时候我们制作沙袋、毽子、木枪等玩物,做的过程就欢喜,玩着就开心。然而,现在的孩子不知毽子为何物也情有可原,毕竟,现在的玩具商店里琳琅满目,他们玩的都是滑板、溜冰、手机游戏。
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捉迷藏、采山果、捡田螺、摸鱼,现在的孩子则喜欢追星、看电视剧、泡吧。
大众生活水平突飞猛进,但精彩反而有所减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没书读,到处找书,现在书多得没人读,社会用"读书月""征文""书香校园"等方式刺激鼓励全民读书。现在大人爱K歌、麻将、广场舞、炒股等等,对孩子影响很大。
小时候,大人与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父亲当老鹰,母亲就演母鸡保护小鸡;跳皮筋的时候,连街口的老太太也要来凑热闹;搭积木、捏泥像、讲故事,都是大人和小孩合作;骑牛、爬树,让人神往;在溪里玩水,令人振奋;树下朗读、地上画画,夏夜追萤火虫、听蛙叫,真正使内心得到释放。还有那些煨地瓜、爆栗子、煮毛豆、烤田鼠……想起来,是多么接地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能回到童年,我愿意。
现在的孩子也有很多爱好。本来喜欢钢琴、画画、跳舞……却被竞赛、达标、考级弄得心烦。胜利永远属于小部分人。竞争推动进步,并不适用于全部。况且,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的爱好胸襟比较狭窄,怕玩物丧志。其实玩物也能养志,有些爱好专门调养身心;玩物也能尚志,很多创新起源于对某一爱好的投入,倘若能教育引导孩子把爱好和学业事业联合起来,将事半功倍。
兴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别把孩子的心看得如大人那么成熟。
时光
文/王鑫
有人说时光像流星一样,总是不经意地划过星空,不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让我们无暇顾及和留恋。是呀,时光总是那么无情,那一瞬间便是时光的使命。
回望那突破星际的亮点,原来,时光真的是那一瞬间,如同我们双眸上的两排睫毛碰撞而又展开的那一点点。时光,它无情得不允许我们有丝丝的想念,它不以我们的思想意识而改变,它总是依赖自己的感觉。我想,让它停顿一刻,那绝对是个不切实际的奢望,也是一个很荒谬的思想。时光,如潺潺溪水,如滚滚江流,带着自己的使命留下灿烂。
时光对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它无关贫富贵贱,更不计较所谓的金钱,它只是留给我们每一个人公平客观存于世界的时间。时光不会向你索取什么,反而会赋予你驰骋的机缘,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展开理想的翅膀,这里就是你翱翔的蓝天。在自由的天际边,会有白云片片,会有乌云朵朵,会有叱诧的闪电,也会有暴风骤雨般的珠帘,而时光留给你的也许是闪过脑海的刹那间。
时光好比河中水源,只能流去不能回旋。时光没有反复,时光没有重演,时光没有依恋,时光只有自我的执着,时光只可以勇往直前。时光无情,人亦无念,但愿我们珍惜时光的瞬间,挥毫泼墨,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画卷。
夏日乡村
文/若愚
夏日的乡村,别有一番景象。下午5时,阳光虽不及正午那样骄狂,但温度仍居高不下。辛苦劳作的人们稍作休憩,纷纷寻找地方躲"阴凉",或茂密的大树下、或草棚处,偶尔时不时地传来阵阵你侬我侬的窃窃私语声。绿荫,草地,花丛,处处欢声笑语、温馨溢满一地。
村外小湖边的一顶顶遮陽伞,为伞下的人们撑起一片凉爽的天地,大人、孩子们嘴巴不停地啜着雪糕,脸上露出舒爽的、十分享受的笑容;男人们光着背膀、大汗淋漓的喘着粗气,大口地喝水,小小的雪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解渴的欲望;村头小卖部的大姐看准时机"趁火打劫",推着装满雪糕和西瓜的小板车,不断地扯着嗓子,叫卖雪糕和西瓜,来回地穿梭在人群中,似乎生意才是她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这个愿望竟然让她忘记了炎热和汗水。
天色渐渐晚了,天气越来越凉爽,山村的晚风激荡着一排排热浪,慢慢地在山间地里散开。慢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不知谁家果园里的桃树挂满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映红桃子,恭着身躯恭敬地在向行人行礼;清一色的、成熟得微微发亮的冰脆李子缀满枝头,不停地在风里摇曳,让人不禁望而生津,口水欲流。看过去,果实满满、晶莹一片,有几人正在将摘下来的水果装盒、装车,应该是准备出货了吧。屋里的老人拿着长长的水烟杆咪着眼、抽着烟,似乎正在盘算着今年有多少丰收利润呢!脸上不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微笑。
回到儿时家里,伫立在老屋门前,仰头看见一群鸟儿在屋顶小树的枝头嬉戏鸣叫,心里不禁若有所思,它们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简单纯粹、烂漫无忧的生活状态,不正是我曾经拥有、并希望永远拥有的生活么?
晚风轻拂,推窗远望,青山朦胧,秀水羊肠,乡村夏日之风景,有着它别样的美。
阳光淡淡的午后
文/杨琼
阳光淡淡的午后,总有一些时光会变得美好,总有一些记忆会让这美好深刻而久远。
时光中总有这样的记忆,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雨已经停了,窗外变得很安静,雨后的阳光静静淡淡地洒在房间的一角,录音机里放着喜欢的音乐,枕边放着喜欢的书刊,我就这么看着这阳光,感受着微风在掀动垂帘,远山散发着清新,这样的时光,没有喧闹,没有浮躁,这一刻,寂寞和忧伤被阳光融化了,生命变得很纯粹,世界温暖而恬静。
很多年了,没有如此的静下来听一段音乐,为了听一段音乐而听音乐;很多年了,没有很悠闲地看一本书,为了看一本书而看一本书;很多年了,没有安静的享受片刻的阳光,阳光或许经常都在午后光临我的住所,但是,这样的时候,我经常不可能待在家里,更多的时候,生活的忙碌掩盖了这样的温暖和恬静。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心灵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就会忙里偷闲,当阳光从窗外倾泻进来,我会安安静静的端坐在沙发上,为自己放一段音乐,为自己泡一杯铁观音,为自己打开一本书,让自己在阳光中,享受着沙发的宽厚,音乐的美妙,香茗的淡淡兰花香,还有文字的平和与深刻。
当然,最美好的,就是可以在这个阳光淡淡的午后,和心爱的人一起,把平淡的日子,平凡的人生,变得更加的温暖、从容。
又是一年麦收时
文/王友明
回家探亲的我,每天都要到村外的麦田边上走一走,看一看。不知不觉,麦田就从一片嫩绿色变成一片金黄色。
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麦田,走在田间,干燥的风吹过来热烘烘的,麦浪翻滚起伏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十分动听。长得非常饱满的麦穗儿,伴着风儿翩翩起舞,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农谚有"麦熟一晌"之说。随着阵阵麦香扑鼻而来,又一个麦收时节到来了。
此时此刻,我不由得忆起了许多麦收时节的情景。
小时候,因家境不好,每到麦收时节,母亲都会领着我,天不亮就起床,跟着村里的大娘大婶们,步行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去拾麦穗。饿了,啃几口糠菜团子;渴了,喝几口凉水。天黑好半天后,我和母亲才气喘吁吁地回到家。
晚上,母亲不顾疲劳坐在小油灯下,用簸箕把麦穗搓成粒,再用小拐磨子磨成面,为我和弟弟包一碗饺子,改善一下生活。母亲却舍不得吃一口,背着我们啃一个糠菜窝窝。看着母亲那瘦弱的身体和无奈的神情,年少的我总会流下感伤的泪水。
高小没有毕业,我就辍学回家务农了。我最发怵的农活就是收割小麦,因我的手太慢,往往是割了不到一半,大伙儿已经到了地头,别人休息,我不能休息。好容易到了地头,还没有喘过气来,大伙儿又往回返了。我只能跟在大伙儿的后面奋起直追,却永远也追不上,永远也得不到休息,不到下晌的时候,我就精疲力竭了。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割麦日当午,汗滴麦下土。谁知白面馍,凝聚几多苦。"
待摊在地里的麦子稍稍晾晒后,就要捆扎起来全部拉到场上,堆成一个个蘑菇状的麦垛。
为了脱粒容易些,打场之前,还要用木杈或铁杈将成垛的麦子抖散摊开,让炎阳暴晒。过上个把小时,再把摊开的麦子翻一遍,按此操作数遍后,摊开的麦子就完全晒干了。
这时,便由老者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开始一圈一圈地转着碾压。老者一手抓着一根长长的绳子,为牲口掌握方向,一手挥动着鞭子,催促着牲口。身边还有一把木锨,是接牲口粪的专门用具。
等麦子的颗粒碾压干净后,就用杈挑去麦秆,把剩下的用木锨堆到场中间,成为一个长条状的麦堆。
只要是有风,就开始扬场了。扬场是一个技术活,要由技术娴熟的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担当,只见他用木锨铲起麦子,手腕一翻一抖,轻松地抛向空中,使麦子在空中划出一个极为好看的弧线。在风的作用下,麦粒直线落下或落在近处,麦壳和碎麦秸则随风飘去,落在稍远处。这时,我便挥动着扫帚,用扫帚尖左一下右一下地轻轻扫动,将混杂在麦子中的麦壳和碎麦秸轻轻扫去。
两个小时左右,一堆干干净净的黄灿灿的麦子就呈现在面前了。我们用麻袋将麦子装起来,扎紧口袋,用一杆大秤称好重量,会计随即记录在本子上,再把麦袋子摞起来,码整齐。
看着小山一般的麦袋垛,我就忘记了连日的疲劳,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
在乡下,麦收是整个夏收时节里最累的活儿。老伴务农期间,我每年都要请假回家,帮助老伴麦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天还不亮,我就拿着头天晚上磨好的镰刀下地了。是想趁太阳还没有露头,凉快一些,也能抢点时间,赶点速度。麦收被称作"龙口夺食",必须抓紧收割、晾晒、脱粒和归仓,防止发生风、雨、雹、火等灾害。
有一次,摊在场院上的麦子刚刚晒干,突然,乌云从西北方向压来,天色越来越昏暗,空气潮湿、闷热,使人喘不过气来。暴风雨就要来了,我们兄弟几个赶紧各自把晒干的麦子堆积起来。然后,我们弟兄几个统一思想,先用打麦机,帮助大堂兄把麦子打完。说干就干,男女老少一齐上阵。打到一半的时候,负责往打麦机上挑麦子的大堂兄,已经体力不支了。他喘着粗气说:"友明,别干了,歇会吧。"我着急地说:"大哥,没看就要下雨了,不能停,你累了,先到一边休息一会儿,这里我来干。"大堂兄没好意思休息,去干力所能及的活儿。我们协同作战,很快便把大堂兄的麦子打完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装进口袋,刚把麦子拉回家里,风就刮起来,瓢泼大雨随即而至。伯父和父亲知道了这件事,都非常高兴,夸奖我们兄弟团结得好……
如今的麦收,真是恢宏而简洁,麦田里除了几台忙碌的收割机外,就只有地头上寥寥的几个人了。只见一排排的麦子被收割机隆隆隆地快速"吞噬"着,人们只管坐在地头负责把麦子装上三马车或电动三轮车拉回家就行了。眨眼之间,几亩小麦便收割完毕,即便是千余亩地不出三五日也会颗粒归仓,秸秆还田了,整个过程显得非常轻松。昔日的"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的景象,早已被现代农业机械所取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日益显现。乡亲们笑容可掬地说:"机械化就是好,过个麦跟玩似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
听着这由衷的欣喜之言,我的心充盈着浓郁的小麦香和深厚的故乡情……
清晨鸟鸣
文/张燕峰
每天,晨曦微露的时候,我总是被阵阵悦耳的鸟鸣唤醒。我还没有睁开眼睛,但是嘴角已经微微上扬,听着阵阵啁啾之声,心里的欢喜像涨潮的大海,一波接着一波涌来,我笑了,咧着嘴巴。
站到窗前,外面是几株参天之树,高大的树冠,粗壮的枝干,是鸟儿生活的天堂。繁密的枝叶间,有鸟儿的巢。黑羽白肚皮的喜鹊俨然是这里的霸主,沙哑粗粝的嗓音,"喳喳喳"的唱着;麻雀向来是低调的灰姑娘,它们像一只只小船,泊在低处的小枝上,有时又落在地面上,身姿轻盈,相互啁啾而鸣,好像在交流着什么重大的命题或者谈着什么秘密;百灵鸟的歌声最为动听,它们隐在密密匝匝的树叶里,让你无法一睹它们俏丽的面容,只是不经意间传出阵阵甜美的叫声,清脆悦耳,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深深陶醉。
鸟儿随心所欲,时时变换着调子,时而悠长,像一曲含蓄蕴藉的咏叹调,时而短促,像急促的锣鼓。我静静地站到窗前,聆听着这晨间合唱,心莫名地变得柔软而感动。一时恍惚,好像回到了儿时乡下的日子里。
我在乡下生活了很长时间,直到二十岁才离开。那时,乡下的鸟很多,在乡亲们眼中,鸟儿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每天都驾着一朵朵吉祥的云落在窗前的大树上,给农人们传递着祥和平安的讯息。每天清晨,它们衔着明媚的阳光,含着清新的露珠,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它们悠然地站在枝头,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想弹什么曲就弹什么曲,那声音动听得好像微风中徐徐绽放的玫瑰,而农人们只是它们忠实的听众。那时的鸟儿根本不怕人,有时候还落于农人的肩头,蹦蹦跳跳,全凭自己的兴致。它们倾心于晨间奏鸣曲,华丽的演出让人心旷神怡。
农人们被鸟鸣唤醒,开始一天的朴素而庄严的忙碌。鸟儿的歌声也渐次疏落。它们也开始梳理羽毛,或者外出觅食,各不相扰。一切都是宁静祥和的。因为,明天清晨,鸟儿还会扇动欢快有力的翅膀如约而来,还会演奏着各自擅长的经典曲目。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波澜不惊,但各自欢喜,安心。
离开乡下,来到城里,钢筋水泥建筑将灰蒙蒙的天空切割得支离破碎,而我住在自己的格子间,就好像被关在笼中的鸟,喑哑了喉咙,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而我是多么怀念鸟儿动听的歌声,多么怀念鸟儿轻捷的身影。没有鸟鸣的日子里,就连心灵都成了一片死寂的荒原。后来,窗前的小树日渐粗壮,才引来了鸟儿,才有了清晨鸟鸣的欢畅和喜悦。
鸟鸣,不仅仅是一种原生的声音,还是久远岁月的回声,更是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呼唤。而今,侧耳聆听鸟鸣,所有甜甜蜜蜜的时光都回到我的心中,每一个清晨都明媚芬芳而又妖娆了起来。
带上自己的阳光
文/冰云
纯洁的心犹如一滴清水,在自我净化过程中,始终保持清者自清的姿态,这滴绝无污染的清水表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能保持这晶莹水滴始终清凛和纯美。
带上自己的阳光,脚步轻盈地走在人生旅途上,感知人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珍贵之处:在于生命伴随着时间流逝而不可重复,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时间,晨光灿烂朝气蓬勃,带给人们无限的阳气,沐浴在晨光的人们,笑脸相迎开始新的一天,新的希望在人们心里憧憬着。
带上自己的阳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超脱的情怀面对世事。赞美自己:今天我是最棒的,激发自己激扬斗志,即便在雨季也要寄希望于雨后晴空的一方天地属于自己。赞美别人:你是最棒的,激励的磁场会蔓延开来,感染他人共同快乐合作,形成快乐气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阳光生态环境。在家庭在职场在社会,带上自己的阳光,感觉与人相处是一件不错的事。
带上自己的阳光,身处逆境也会笑得灿烂,默默舔伤敷上止痛药,继续上路。生活道路艰难曲折,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在富不言骄,受穷不气馁。快乐不是富有者专利,痛苦不是贫穷者应有。一杯水夫妻分享解渴、一碗饭伉俪共同分食充饥。只要心中充满阳光,人的感观认知态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喝口凉水也会感觉是甘露。
带上自己的阳光,熨暖易受伤的心灵。当心灵受伤时,要求自己在最短时间里走出阴影,确实有其难度,但必须努力去做,让自己快乐起来阳光起来。我丧偶4年,当初宛如被雷击沉闷了半年,情绪极度低落,自己也知道要摆脱低劣悲哀的情绪,可是得到愉快心情,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4年过去了,我慢慢地能笑了,笑得还很纯真,这也应了阳光心态的要求,给自己带来阳光心态的磁场,熨暖了自己的心灵。
带上自己的阳光,照亮自己的心灵。心灵力量的潜能,是宽泛的,可激发可繁衍。它可以把一朵花拓展成一座花园的视野;也可以把一滴水能量演化成一股清泉。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幸福感由心生境,心花怒放了,婉容面相自然而生成。只要心中有阳光,无论在哪里遇到任何事,你都会觉得这是幸福的。
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善为人事,不仅能带给自己一片阳光,还会感染身边的人,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美好的时光。阳光温暖着心灵,心灵纯净的魅力,会带给你非凡的气质,高尚的人格。人,阳光一点,心神气爽,感觉特年轻,也就是这个缘故吧!
孩子别慌
文/侯海霞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似乎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驱赶。大人们急匆匆往前奔,孩子们也被督促着急急向前冲,似乎不能停歇片刻。
清晨,上学路上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背着书包的孩子被母亲声色俱厉地急急催促,快走快走。孩子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惊慌地跟在大人身边快速小跑。本应是清新静谧的早晨,就这样给粗暴地调拨到快进档,变得慌乱不堪。
学校里,各科老师齐上弓,各门功课齐上阵。老师义正辞严地急急催促,快写快写。孩子们蹙着眉、紧绷着小脸,在题山题海中苦苦摸索探寻出路。课间十分钟,操场上很少见到玩耍嬉笑的孩子,那仅有的几分钟只能用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厕所。等返回时,上课铃声已刺耳敲响。
放学回到家里,孩子几乎同样得不到放松。家庭作业在书包里频频叫嚣,快写快写。孩子匆匆扒上两口饭,便急急趴在书桌上,如小蚂蚁般开始了爬田字格。夜已深沉,路灯的眼都开始惺忪,可作业还没写完。睡意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孩子最终支撑不住,趴在桌上沉沉睡去。那稚嫩的脸庞蒙上了一层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忧伤。
这些画面让我想起了龙应台的一段文字,每次读过心里都有如温润的熨斗滑过的舒坦。她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晶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别慌,慢慢来,未来的路还很长,沿途的风景也会很美。
我家的猫
文/周灿
不经意间,这只猫已在我家生活了十一年。
母亲把它从一个亲戚家抱回来时,它刚刚满月。那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家伙!额头、背、尾巴是黑色的,其余地方则是雪白的。它用惶恐的神色环视着眼前陌生的一切,蜷在屋角里,确信安全后才"喵喵"地叫了几声。
小猫渐渐长大些了,胆子也大了起来,时常跑到院坝来玩耍,追逐随风飘起的鸡毛,瞪大好奇的眼睛盯着上下跳跃的乒乓球,偶尔还顺着木柱子向上爬几下,又一扭身轻盈地跳下来,自娱自乐能玩上好大半天。傍晚时,时常见它敛住四脚伏在菜地里,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盯着前方。蓦地,陡然一跃,前爪往前一挠,再顺势往下一按,一只蚂蚱便成了它的小菜。夜晚屋里的灯光下,常有飞蛾的影子在地上翩然而动,小猫先是聚精会神、屏气凝息,而后全力一击,却发现地上空空如也。有时兴起了,还会在灯光下转圈逗自己的尾巴玩。
我不清楚小猫是什么时候抓到第一只老鼠的。我发现它第一次逮到老鼠是一天午后,见小猫在堂屋里玩什么玩得十分起兴。走近一看,它的玩具是一只拇指大小的老鼠。但小猫没有急着吃它的意思,大方地松开了爪子,老鼠大约以为自己能死里逃生了,慌忙往前窜去,小猫又敏捷地一伸爪子,从容地把它挠回到自己怀里,又一松开,老鼠又跑。等跑开一段距离时,我正要喊,小猫纵身一跃,一口把老鼠叼了起来,又抛向空中。就这样反复逗乐着,直到爪子松开,老鼠也呆在原地认命了,小猫玩兴大约也尽了,才把它叼到屋角,大快朵颐。
小猫的本领越来越大了,不但能逮到大老鼠,甚至能捕到鸟儿。有好几次,我见它在屋瓦上神神秘秘地蹑手蹑足,唤它,只看我一眼,没有下来的意思。直到一天见它叼了一只鸟回来,我才对它那天在屋瓦上的行为恍然大悟。
或是年龄越来越大的缘故,大家很少见到猫抓老鼠了,更多的时间是见它在院坝懒洋洋地伸长四腿晒太阳,或是偎在火炉边呼呼睡大觉。而一旦听到人切肉剁砧板时,立即迅疾地跑到人身边,蹭你的腿,冲你喵喵地叫。大家说,猫又懒又馋了,可几天后,又见它叼了一只大老鼠在大家面前从容走过。难道它听得懂人话?
狗儿的出现让猫先有些不知所措,丢在地上的肉,猫正斯斯文文地准备享用,狗儿却冲过来一口吞下了。猫先是忍着,终于愤怒了,就在狗儿的嘴巴伸来的一刹那,迅捷地扬起爪子,狠狠地给它几下,疼的狗儿呜呜地叫。那教训或是深刻的,直到狗儿长成一条肥硕的大狗后,仍对它有着几分畏惧。但畏惧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偶尔晴好的天气里,狗儿也在院坝撒起欢,打着滚儿,冲猫汪汪地叫,猫却仍旧懒洋洋地躺在阳光里,撇一眼精神旺盛的狗后,抻一下腿,接着呼呼大睡去了。
不经意间遇见自己
文/九歌
不经意间在人生拐角处遇见自己。也许那个身影是自己从前某个时间留下的,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投来陌生的眼神。
我愿意倾听,它却只是睁大了眼睛;我愿意倾诉,它却只将目光转向远方。唯一的安慰是我发觉它就是我的样子。因为我所说的其实只有自己在听,我所听的亦正如它自己的回声。于是我与它对望成为一面镜子,我们面面相觑,互相猜测着彼此的心思,然而却难以通达彼此的心意。
我笑它未必笑,我哭它未必哭。我喜它径无从领会,它恼我亦无从知晓。它在我的眼前如流水如清烟,我在它眼里如空虚如无物。我努力地感应它的存在,只为相信它似乎懂得我的确是个活物。
世上有动听的音乐,有美丽的图画,但它不在这曲调之中,也不在这图画之内。我在欣赏,它却没有一次对望。我在创作,它却不在我的笔下游走。也许,世界本来就分别属于它和我两个,我们是各自所属的存在,只是有一道玻璃墙将我们隔开,只为让彼此更绚丽。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一个人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就是全宇宙。然而当我遇到它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都是这世界上微不足道的分子、原子,都在按自己的频率和轨迹舞蹈。
我们来自不同的星球,拥有不同的世界,这样的邂逅只为确认自己的存在,为世界点亮一束光火。我们在刹那间的接触如旱地惊雷,却又转瞬即逝,只有渐行渐远的身影依稀披挂着昨日的黄叶。
或许不会珍惜,或许未留遗憾,我们只是在这里偶遇,在这里重逢,在这里分离,拥有一段共同走过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对谁而言都不值得挂怀,只是未来光明日子里的些许谈资。平淡的岁月里我们似乎都该感到庆幸,为我们不会备受情感折磨辗转反侧而感到欣喜。
当激情逝去,阳光依旧灿烂,世界依旧美丽,彼此己依旧安然。尽管生活中可能会有一张模糊的照片记录着什么,但那只是岁月的残留而已。我们毅然决然地向前,没有再回首的一丝顾念和希冀,宁愿岁月的日记本上有一页的空白没有书写。
一个人在孤独星球上大声呼喊,风中却没有任何回应。风吹过的沙漠,只有无尽的叹息。也许它从来就没来过吧。
雨与鸽子
文/未畅天下
清晨,大雨。
牛绳粗的雨丝溅出雪白的水花。声如洪钟,让人深觉天地宏大。远远近近连成了一片,仿佛天地浑然一体。我静静地听雨。这是我深爱的时刻。
大雨大概算是南方不多见的暴虐气象,有着北方沙漠一样的壮阔波澜,带着荒芜的气息。而来自孟加拉湾的热带水汽,又总是带给人千山万水的想象。
行走在雨中,我总是思绪翩飞。街道上几乎是空无一人,雨水肆无忌惮地在城市的街道上泛滥成灾。我趟过一摊摊雨水仿佛跨越河流。记得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丝毫不畏惧盛大的雨水和偏低的温度。一定要穿着蓝色的棉裙子在雨里踩来踩去,鞋子里灌满了水,走起路来叽叽响,就像河里悬浮的船只。
放暑假的时候总是会去补课,冒着铺头盖脸的大雨。脚上套着从奥数老师家偷来的鞋套。一遍遍在雨里大叫、奔跑。八月雨带南移,在这倾盆的雨中我总是分外兴奋。回家的途中有一片空旷的鸽场。鲜绿色的笼子摞成一座墙,里面关着一只只雪白如纸的鸽子。天晴的时候,会听见他们细碎的叫声。那天下着大雨,一叠叠的笼子都空空如也。在空旷的水泥地上留下难以被填补的空缺,只有落雨的水汽弥漫。我拉着同学的手,一边转圈,一边开心地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那时不爱文学,所以这句话喊出来,也只是戏谑。白色的雨水顺着笼子滑落,洗刷出一片青翠欲滴的绿。同学怯怯地问我,等下回家怎么办呐?我们在雨里淋得浑身湿透。我一言不发地看着不远处的鸽笼。充沛的雨水弥漫成雾,叫人看不清来路,望不见去处。只有那色彩鲜明的鸽笼,在四周模糊的景致难以磨灭的印象。
那样荒芜,那样空洞。一瞬间好像天地都寂静了。
同学拉着我书包带震破喉咙的喊,要死啦,怎么办啊!淋湿的衣服,被泡烂的作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臭骂。两个在雨中贪玩的孩子一边惴惴不安地想可能到来的责骂,一边又恋恋不舍地在难得的大雨里玩闹。一切都带些温存的意味。这就是大雨的好处,因为已经湿透,一切便有了自暴自弃的可能性。
我恋恋不舍的望着那片空空的鸽笼,仿佛见到它满墙白羽扑腾的景象。而此刻,什么都不余下,可真是一切破碎一切成灰了。喧闹与寂静在此刻交汇,我居然觉得半空中有依稀的阳光流淌。鸽子已经没了。
同学终于被自己的恐惧折服了,拉着我就家跑。我默默地想着那片阳光下的鸽笼。
回家,挨骂是少不了的。我站在幽暗的过道里绞着被打湿的头发,常小声的问我妈:妈,你知不知道那些鸽子去哪儿了?我妈很不屑的说,吃了呗。
我不信,湿漉漉的头发还滴着水,我固执地以为,鸽子一定是被雨冲走了。说不定是大雨冲开了锁扣,鸽子们扑棱棱地逃走了。
后来我再没在我住的附近看见气势巍峨的高大鸽笼和成群雪白的鸽子。大雨冲走了一切的痕迹,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
我踩着脚下的水,咯吱咯吱。大概以后不会看见了。我望着重重叠叠的雨幕,绝望油然而生。
看不见就看不见了呗,又是一个清晨,又是一场大雨。没有鸽子了,只有充盈天地的雨声。
香樟枝叶总关情
文/浮生未歇
一枝一叶总关情,透过遮天蔽日的香樟枝枝叶叶,隐隐约约可窥探到珠江畔广州改革开放标志性建筑物白天鹅宾馆,让人心驰神往的欧陆风情、充满神秘色彩的耶稣教堂……这里风景独好!
广州市沙面,曾又名"拾翠洲",是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边一个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小岛。广州的夏天,炙热而充满活力,有空不妨去沙面遛一遛,看那些高大的香樟怎样一棵又一棵地覆盖了城市隐藏了神神秘秘了晨昏。
广州沙面只需要看一看高大的香樟群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无论太阳升到怎样的高度,散射出多么炽热的阳光,这个城市永远有一半温柔地躲藏在香樟墨绿色的阴影下面,隔绝了尘世,闭着眼睛安然呼吸。
那些高大的香樟像是从小在自己的梦中反复出现反复描绘的颜色,带了懵懂的冲撞在眼睛里洋溢着模糊的柔光。我所看见的世界——香樟树是流动的绿色,岁月流淌,广州如歌。
香樟树下,阳光在午后变得透明,蜿蜒向香樟所有可能到达的地方,空气里绷着平缓而舒畅的节奏,像是永远停在了这开心的一刻,以至于完全不用考虑香樟的将来会演变出怎样的走向,自由自在,茁壮成长。
香樟树的姿态最优美,常常倾斜着身子,恰如其分地与对面的大大小小香樟树,将沙面小区的小路架成了一个半圆顶的绿色的顶空。香樟树跟老家清远市连南县山区里的原樟主要区别是叶子稍小,只要将叶撮在手中,便有一股清淡的香味飘来,久久不会散去。
香樟树长不了原樟大,寿命更比不上原樟长,只是树干末端结出来的果实(种子),比原樟的要多,要粗大一点。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一年四季,飘飘洒洒,枝繁叶茂,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最茂密盛装的,倒是那些笑弯了腰香樟树枝末端的新绿了。
香樟树下,凝神静品。似甜、似苦,似暖、似凉,樟香萦绕,风中漫舞,道不出那心境。香樟的树干不高,可情最浓,挤满全身的翠叶,把枝桠都遮掩了,倒象结实的一把把大伞,能给人遮雨,也能挡阳光,给人无限美好的祝福和遐想……
怀念一株树
文/记住乡愁入诗来
常常怀念你,如同怀念已经老去的父亲!
许多人在我的人生中只是匆匆过客,面目模糊得无法储存于记忆。而你——普通的一株大树,一株大家都不知晓年龄的老枫树,虽然如今在那山坳上你已不再矗立——你终已实实在在的老去,身影消失、枫叶永远化泥,但这么多年,你却是我脑海中唯一有清晰轮廓的一株大树。你直入苍穹的伟岸身姿,你蜿蜒盘错的枝节,你时而奋起突兀时而深入岩石泥土的根茎,还有你那迎风婆娑遮天蔽日的满树枫叶,就象一位始终给我以鼓励、予我以希望的智慧长辈,你总是微笑着,让我觉着安全,让我觉着踏实。
那时候,每次周末放学回家,我和同村的伙伴们爬到那熟悉的半山腰,不管上山的路还有多高,也不管爬山的身体有多累,远远地望见你熟悉的身影,我们都会为之精神一振。你一直是拉牵我们前进攀行的那双大手掌,你始终是守护在我们人生必经路上那位慈祥的长者。
爬上山顶,坐在你巨大的根枝上闲脚休息,特别是炎炎夏日,一阵阵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那种惬意无以言表。更妙的是,在你的根茎延伸的下方石涧,一泓山泉从石缝中溢出,汗流浃背后俯身喝几口清爽的泉水,好比饮下了世间最好的佳酿。短暂的休息后,依然还要前行,但是我们知道再也没有困难和辛苦能阻挡我们回家的路。
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四年间,你关注的目光和坚定的守护,陪伴着我们成长,你见证了我们求学路上的艰辛,也同时分享着我们的单纯和快乐。
二十多年过去了,怀念你,其实是想记住我们共同的乡愁。
四月的黄昏
文/方玳
天突然间就暖了,就在你还没有收好冬装春日的裙子还压在柜底的时候。傍晚依旧出门,耐不住的不仅仅是好友的呼唤,更多的诱惑来自于家以外的春的颜色春的律动……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支舞蹈,奔放与柔媚并存蛊惑与淡定同在。
江南多雨没有梯田,错落的田垄间水沟里流水潺潺,儿时家乡的田野,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流水里必定是有泥鳅的,有时在流水落差大处,一下子就网上十几条了,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鲫鱼。晚风拂过,空气里新翻的泥土气息夹杂着萝卜花草籽花还有其它各种花草的味儿这是属于乡下的春的味道。
走过依山傍水的一户农家(我梦想的居所),屋旁的香樟蓊蓊郁郁着,门前的花盆里花草肆意生长恣情开放,她们享受着属于农家特有的自由,不必遭受城里花草所要承受的裁剪修饰,自然着张扬着,拒绝着约束与矜持。竹篱笆里,又是另一种生机,莴苣冬苋菜碧绿鲜嫩干净清爽,看着它们居然有了饥饿感,好想摘一把啊!阿猫阿狗在地坪上追逐,夜归的牛羊还在草地上撒野,炊烟升起飘过往昔的岁月……
若是夜幕降临,青草间水洼里池塘中该是蛙声阵阵了,那种热闹已是久远的回忆!我们――把太多的春天挤到了城外。
久雨之后的汨罗江终于涨起来了,河水不再清澈,她的颜色是属于江南雨季所特有的,微微晚风撕碎了河面上的淡淡月影。
享受春天日子安好,就这样走过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