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关于冬至的散文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23-04-06 00:34

关于冬至的散文(必读6篇)

冬至你未至

文/泸州周跃刚

友说,一辈子能找到一个对的人,很难。当你找到了,却不知道,那就是你的遗憾。

前两天,姐结婚,我才发现,这遗憾终究好像来了。

我回想起过去的日子,回想起前二十几年的故事,才发现,我没有认真地去爱一个人,而唯一认真喜欢的,好像只有"她".

以前什么话都听她的,毕竟她说的很对。以前什么事都挺她的,毕竟她做的很对。无论她做出什么选择,我都说,我永远支持你,站在你那边。对,或许是一种缘分吧。但为什么我会这样后知后觉,误以为,我们之间的交集仅此而已。

上课时,我曾把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给学生们重复了多次——何为对?何为错?有时对也是错,有时错也会对。我终究在所谓的对与错中,依然相信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我已经遇到那个对的人。

这个世界,我一直在以所谓的"成熟"掩饰着我的"懵懂",以至于很多东西,错过了,便成遗憾。当我很努力地去接近最好的自己时,或许有些美好正以时光的加速度老去。

而今,又逢冬至,天气的温度越来越低,表情越来越差,于是,我把炉子的火烧到最大,试图让那些透彻人心的暖,驱散我所有的迷惘与清寒。

想起我们相识这些年,便会不由自主地感慨和感动。

我说,我要变得很优秀,成为你的骄傲。遇到高兴的事儿,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和你分享;遇到郁闷的事儿,我也第一时间想到你,向你倾诉。有时,我甚至会觉得我们之间的情谊是处在爱情和亲情之间,这种莫名的情愫,一直让我始终坚定,你一定是我的"亲人".

姐,由衷希望你幸福,我便会幸福。

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只希望时间能慢些,让我们也老得慢一些。

冬至你未至,我只希望你过得好,永远开心、幸福和美满。

又是一年冬至到

文/素波银涛

又是一年冬至到,穹顶之下霾沉沉。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古人对于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于是,又想起了十多年前一家三口去登封游玩的事来。那是一个五一假期,而且是在登封的大学室友陪伴下,当然也去了观星台。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八大景区之一,是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观星台内,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的,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修建了"测景台".中国传统节气的划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公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此便有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划分。"测景台"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可见先人智慧的卓越。

冬至过后,白天则一天天地变长,"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冬至暖,烤火到小满";"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这些都是儿时常听大人们说的。

冬至,意谓着最冷的时刻来临,刚刚泼出去的洗脸水,为一片土壤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护肤霜,钟情的池塘怜爱地凝结成冰为鱼儿挡住了刺骨的寒风。

面对同样的寒冬,出现不一样的命运。古时的富户人家常常是"朱门酒肉臭",而穷苦百姓则是"路有冻死骨".至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那应算是幸福人家的生活了。

而一些士大夫们则常常搞一些所谓的消寒活动,最雅致的当数九九消寒图中的九体对联了。上联"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不知细心的你是否读懂了这幅对联?该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添一笔,从冬至日开始至九九八十一天结束,可谓是"创作"时间最长的对联了。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古人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地记录了气象的变化。回顾世间诸多语言,除了我华厦的方块汉字,谁能为之?

而我童年的寒冬呢?

小时候,在那些呵气成冰的日子里,一群小伙伴总是不惧寒冷,在外面蹦蹦跳跳,嘴里还念叨着"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等一些民谣农谚。男娃子们玩洋火枪、滚铁环、打纸包、抽陀螺、顶拐架、冰上打出溜,女娃子们则是玩跳绳、跳圈、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男女共同玩的要算是囚在屋檐下挤油了……一切都是为了运动,一切都是为了袪寒。孩子们经常玩得忘了吃饭,大人一遍一遍地喊,那些还玩在兴头上的伙伴们依依不舍地离队回家。有时,傍晚前玩累了,倒头便睡,连衣服也懒得脱,朦胧中,被父母揽在怀里,脱去棉衣棉裤,旋即进入梦乡。

次日一睁眼,窗户玻璃上开满了美丽的冰花。一片片茂密的森林,一丛丛密实的青纱,一块块成熟的稻谷,一处处粼粼的水塘,好像朵朵白云,犹如剔透菊花,又似细腻雾凇,美妙别致,巧夺天工。有时,等不得融化,便将嘴巴对准一处呵气,直到融出一块透亮的"天窗",借着这"天窗",了望外面的世界,看冬日清晨的安详。

那时,乡村的冬天,冷得纯粹,道路都冻裂了口子,过了夜的水桶里,常有冰坨子可以玩耍。老屋里的柴火炕,厚实而温暖,带有烟火味的饭菜,寡淡却不失温馨,着实让人记忆犹新。

冬至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无论是以前就已度过,还是现在方才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便是寒冬摧垮不了意志,心中的意念便拥有一切。

如今,夜深独自静坐在电脑的旁边,透过窗户遥望那浩渺的夜空,给回忆打分,任心灵松绑。儿时真好,尘世的所有喜乐哀愁都与己无关。在父母的庇护下,感觉天空永远都是蓝蓝的,没有别样的异彩,每天总是洋溢着一张初访尘世的笑脸。那个时候,总是无法逃脱与邻家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愉悦,现在想起,那也许是己世间最美最纯的一段记忆吧!

后来渐渐地长大了,逐渐经历着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那些成分,儿时的梦想依旧丰满,只是现实太过骨感。就这样一天天地与平常的日子为伴,几乎没有故事的发生,所以也注定了多年以后的自己,极为普通,极为平淡。

很是遗憾,红尘一遭,聆听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自己从来不曾认真地去追逐一份过分的东西,或许注定自己只是一颗没有色彩的流星,即使长空划过,也未留下美丽的痕迹。这些,是否都是因为自己太过平凡?

已届不惑,回望岁月。来时的路上,一点一滴都让自己相信世事的难料,也就坦然地去接受和面对人生的悲欢。生活因为美好而存在,也因其变化莫测而令人遐想。

回望岁月,感谢岁月给自己的磨砺;回望岁月,感谢岁月给自己的成长。

又是一年冬至到,究竟是朱颜辞镜?还是孕育新生?

冬至日,吃饺子

文/张永生

冬至,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每当这时,小时候跟母亲包饺子的情景总会浮现在我眼前。

小时候,刚进冬天就盼望着冬至,那个年代生活艰苦,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冬至的前一天,母亲就会早早地起来,到菜市买回肉与蔬菜,回家后把菜摘净洗好摆一旁晾干水分备用。然后把肉切成小块,在砧板上用刀将肉块剁成肉泥,边剁边加上葱、姜、蒜、料酒、酱油等作料。肉馅剁好后,再拿过菜来一刀一刀仔细地切碎。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便开始和面,最后把菜与肉混合在一起,放入清油、盐、味精、鸡蛋等调料搅拌均匀。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就又擀饺子皮,我则在一旁尝试着包饺子。

第一次包饺子时,看着母亲拿过一张饺子皮,放入一些馅,像变魔术一般,转眼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模仿母亲的动作,但笨手笨脚地总是捏不成形。母亲手把手耐心地教我,按照她所说的程序,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饺子。虽然不是很像,也站立不起来,但总算是面与馅裹一起了。都说熟能生巧,此言果然不虚。随着数量的增加,我包的饺子越来越好。饺子不仅能骄傲地站着,而且外形美观,背上还有一些细微的褶皱,像穿着一条漂亮的百褶裙。母亲见我进步神速,自然是喜出望外,对我赞赏有加。在母亲的认可下,我越干越起劲……

包完所有的饺子后,围在炉灶旁,看着一只只白胖胖的饺子上下翻滚,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直往肚里咽口水。端着煮熟了的饺子,狼吞虎咽地吃着,感觉特别香,因为这毕竟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后来,我又学习了和面、调馅等工序,到此为止,一整套的流程全部掌握。还记得那时候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母亲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后来慢慢长大了,才知道那是妈妈和我说的玩笑话。

以后每年的冬至,母亲都会拌上一大盆我们最爱吃的馅儿,围坐在桌子旁,一边说着笑着,一边包着饺子。一家人共同围着那面团儿、那馅盆儿、那擀面杖、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饺子,多少亲情、多少温馨渗入其中,平平淡淡中透着美满、甜蜜和幸福,每个饺子都是那么香。冬至里吃饺子,更多的是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家的温暖,小小的饺子包住了希望,包住了美好的未来。

岁月流转,当年那个围在母亲身边包饺子的我如今已变成了背井离乡的游子。堆积的情感沉淀在心里,总会在不经意间奏响生活的最强音。又是一年冬至到,又是一年饺子香,当年对吃饺子的渴盼,早已化作了对乡下老母浓浓的思念。母亲思念的琴音已在这个冬日里为我捎来了别样的关怀,而我相信,自己的牵挂与问候定会随那一缕北风,飘向不远的老家,祈愿我的母亲永远康健……

冬至的夜

文/杨兴

寒风带着大雪降临这个世界。秋去冬来,金色逐渐被银白所取代。

踏着银白的雪,望着如墨的天。这夜空有多少星辰在眨眼。

当冬至到来时,黑夜仿佛成了主宰。这片天地好像被泼上了一层墨水,把一切都染成黑色。站在这墨色的世界,望着空中悬着的弦月,这世界是多么的美,美的让人陶醉,美的让人心碎。它又是多么的孤单,这短短的一生只有寥寥几人真心陪伴。

大雪飘落,银白和墨黑相融,是那么的融洽,寒风从衣领钻进,把一丝温度带走。冬至过后,黑夜渐渐地变短了,白天又重新夺回了主导权。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这夜晚,爱上了独自在寒风中抬头望着月亮,爱上了冬至这寒冷的一天。靠着只剩下树枝的大树,从枝杈空隙间望着夜空中星辰点点。

冬至的寒风配着清冷的月,让孤独的人更加的冷,寂寞的人更加的寒。在这冰天雪地里,寒冷成为了代言。冬至给了寂寞的人最严酷的考验,它让所有的悲伤都在这寂静的黑夜里出现,让孤独的感觉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欲罢还难。只能环臂搂住孤独的自己,在冬至的黑夜里默默的越走越远。

时间似流水,它从不会为任何事停留。冬至的寒夜终将过去,晨光犹如利剑撕破了这如墨的夜幕,让那丝丝的温暖照在寂寞人的心里,让那孤独重新回到冰冷的心里,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冬至的到来。

寒风依旧在吹,冻雪还未融化。但冬至的夜已经成了历史。回头想这冬至的夜晚,是寂寞的夜,让孤独的人那么的寒冷。它又是温暖的夜,炙热的夜,让一对对恋人相拥守护,在耳边互诉衷肠,相互温暖。

寒风冰零心,大雪冻天蓝。孤影单双换,寂夜独行远。

是否还记得那年,在冬至的夜晚里,独自徘徊在路灯下,看着自己的影子成双又变单。

冬至的饺子

文/刘磊

我是冬至那天降生的,父母干脆给我取了乳名叫"冬至".生在贫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我也不例外,对吃饱,吃到好吃的,充满了渴望。

八岁那年,一进冬天,我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离生日还有多少天,其实也不用特别地记,因为冬至是个节气,到那一天人们一念叨冬至了,就记起是我的生日了。终于,我生日那一天到了,一睁开眼,我就问给我做什么好吃的。母亲说包饺子。我高兴坏了,好吃不过饺子嘛。

母亲在家里忙着做饭的时候,我就跑出去跟小伙伴们玩,并且得意洋洋地跟他们说,我家包饺子。这时候一个小伙伴说,他家也包饺子,是白面的,肉馅,一咬一口油,别提多香了。我一听,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急忙跑回家,去看我家包的饺子。

进门一看,母亲和的面是棒子面跟白面掺在一起的。饺子馅则是白菜里面拌了一把碾碎了的炒花生。我看清楚了,就开始磨磨唧唧跟母亲说,我要吃白面的,要吃肉丸馅的饺子。母亲先是找各种理由搪塞我,面对我的难缠还是无可奈何地对父亲说,借钱买点肉吧,孩子过生日呢。

父亲出去了好久,垂头丧气空着手回来了。父亲沮丧地对母亲说,没借到。我一听就急哭了,继续大闹不已。父亲正在气头上,过来抓起我就是几巴掌,指着杂面饺子大吼道:"就这个,不吃拉倒。"

连痛带吓,我赶紧跑进里屋躲着哭去了,身后是母亲深深的叹息声,和父亲猛抽旱烟的咳嗽声。

饺子煮熟了,母亲好说歹说地把我拉到饭桌前,安慰我:"你吃一个,可好吃了。"抽抽噎噎的我哪里吃得下。由于年少的我不懂事,情绪受到影响的父母也没吃饭,包的饺子都剩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这件小事我一直念念不忘,它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了。每年到了冬至我过生日的时候,或者平日吃饺子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年代的贫寒,以及父母生活的艰辛。

冬至送冬

文/常山书生

民谣曰:"冬至送冬,父母安宁。"冬至日回娘家,俗称"送冬",是北方一些地区流传已久的民俗。过去乡下条件差,冬天,老年人避寒保暖讲究的是猫冬,身体不大好的叫熬冬。病情重的老人,过冬如过鬼门关。冬至数九后,不少老人的病情一般会加重,更加引起儿女的牵挂,正所谓:"惦念爹娘夜难眠,老人可该添衣衫。有道送冬不送终,盼我爹娘寿比山。"

给父母送冬的筹备活动,在冬至节的前几天就开始了。女儿们亲手为父母做鞋做袜,或赶集上市场给父母买衣购帽。衣裳讲究的是宽松柔软轻便,吃食讲究的是酥软营养价值高。一样样一件件,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都有女儿的孝心在里面。

冬至节的早晨,这些出嫁的女儿就忙活上了,把给爹娘预备的东西分别用包袱包好,给小儿女换上干净衣裳,最后,也不忘把自己打扮一番。有婆婆的,言语一声,没有婆婆的,把门子锁上,然后与女婿一起回娘家。

冬至节上午,在乡间的路上,回娘家"送冬"的女儿或坐车或步行,络绎不绝,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女儿还未到家门口,爹娘哥嫂就迎出来了。进了暖和屋,女儿便把孝敬爹娘穿的吃的用的全拿出来了,摆了一桌子。为了取悦嫂子,还专门带给嫂子一块印花头巾或从集市上买来的香胰子(香皂)。一家人亲热的话语、欢乐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女儿来"送冬",娘家给女儿包饺子是少不了的。闺女一进门,全家人就忙活起来了。娘亲和面,嫂子则在案板上"当当——"地剁肉、切菜做馅儿。如果女儿带着女婿来,老泰山和大舅哥就会张罗酒菜,陪着女婿喝几盅自家酿的地瓜烧。而哥家和妹家的娃子们,早就结伴跑出家门玩去了。正是:冬至送冬爹娘喜,开门迎来自家女。贴心话儿说不完,数九寒天春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