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故事短篇(必读8篇)
总有一盏灯叫哲学
文/何郁
总也忘不了在乡下教书的那几年。鄂东南丘陵深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远离乡镇,甚至远离村庄,天黑后,死一般寂静。远处不时有一两声狗吠传来,使学校愈发显得寂静。这个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一灯如豆,黑暗像游魂,在四处游荡,偶有山风吹过,夜就一下子黑透了。
那时候,我正琢磨着报考古代哲学的研究生。
那是一种空前的孤寂!19岁时,我母亲和奶奶去世,24岁时,父亲又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我该依靠什么才能存活下来?幸好有书,有诗歌,有禅宗,而中国古代哲学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领域。当时我"毅然预定了全年"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是这个名吗?有点记不住了),每一本新刊到手,都读得如痴如醉。奇怪,手头上居然还有一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只有一本,封底都已经脱落了,也经常拿出来拜读。不知为什么,那时候特别迷恋中国古代哲学,或许只有在那里,才有一个寄托吧;也或许那时正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需要哲学的安抚。阅读哲学,是不是在冥冥中企盼哲学这盏灯的照引?是啊,青年人一旦遭遇不幸,总希望上帝伸出一只手来拉一拉自己。
当然,也可能跟我天性喜欢哲学有关系。上大学时经常逃课,但政治系的课——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我一节课也没落下,而且总是想办法坐在前排。现在想想,也真有趣,那时候读得最多的书,竟然一是弗洛伊德,一是尼采,一是萨特,一是禅宗,而中外文学名着实在是读得不太够。后来参加工作了,仍然很喜欢哲学,特别是禅宗和庄子。大约是在2004年,由读庄子又开始喜欢读先秦诸子,然后顺流而下,沉浸在中国古代哲学这条静水深流的河流之中。仔细想想,在我人生的大坎处,总有哲学相伴,或许真的是一种缘分;靠着哲学这盏灯的照引,我才慢慢抬起头,看清前行的路。现如今,打开书柜,竟发现文学书和哲学书几乎各占一半,他们相安无事,日夜晤对。
为什么要读哲学?这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似乎又必须回答。记得我上中学时,政治老师讲过,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总要问一问,这世界到底是什么?人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与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又该有怎样的联系?亲爱的朋友,你不知道,当我在一个深夜读到朱熹说,世界总是一个理,"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我是多么激动。我想,朱熹之所以能成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学者和老师,是不是在于他对客观万物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解和认知呢?如果一个人能发现这个世界与自己的意义,内心不是一下子就强大起来了吗?剩下的就是做功夫,去探索这个"理"啊。在《朱子语类》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是啊,一个饮食,怎样区分"天理"和"人欲"呢,这是在考问朱熹!朱熹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回答得多好!当然从生活和生命的角度来讲,要求美味也不算过分,吃好点,穿好点,本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贪欲呢,如果没有节制呢?或许就很可怕!《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不就是存有非分之想,终于导致一场悲剧吗?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贪腐横行,难道与过分追求"人欲"没有关系吗?是不是往往在这时,我们总是忘记了天地之间还有一个"天理"在!想到这儿,我们是不是觉得朱熹曾秉承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有几分道理?至少他是对人们贪欲的一个警告!原来哲学也不远,也不陌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些哲人的言辞里;哲学总在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我们与世界有怎样的联系。
北大钱理群先生说,一个人要打好精神的底子,至少需要阅读五本书,《论语》《庄子》《红楼梦》,"唐诗"和鲁迅。前两者都是哲学着作,后两者虽然是文学,但也是哲学。其实唐诗里也有哲学,它有大唐的生命哲学、历史哲学和生活哲学。钱先生告诉我们,阅读哲学与一个人打好精神的底子关系十分密切。既如此,我们还犹豫什么呢?从今天起,就读哲学着作吧,从孔子读起,从老子读起。
作为老师需要读哲学,尤其是文科老师,因为我们需要用哲学打底子。一个缺少哲学根基的老师终归是轻飘飘的。作为中学生、青少年,甚至是小学生,也需要读哲学,尤其是读中国古代哲学。所谓打好精神的底子,也就是要烙上中华民族的印记,而这个印记有多半又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支撑的。所以阅读中国古代哲学十分重要!读哲学,又最好与读人相结合。有人说,文学即人学,其实哲学也是人学。一种哲学背后总站着一个哲学家,甚至一排哲学家,而这些哲学家又都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你要学习砥砺而行,那就读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要学习诗意地栖居,那就读庄子,抟扶摇而上九霄去;你对军事有兴趣,那就读孙武,"兵者诡道也";你想做一个洒脱智慧的人,那就读王阳明,见花开花落,悟人世浮沉……总之,你要读,读哲学,读中国古代哲学。
人生或短或长,总有许多灯盏在照路,那其中,必有一盏叫哲学,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开悟……
母亲的哲学
文/kuan天下
今年的春节,母亲是在泰安过的。
为减轻她心灵的漂泊感,从节前购买年货到过节时的礼仪习俗,我们都尽量注意去适应老人传统的习惯。坐在客厅聊家常的时候,我也会想办法找些陈年话题,帮着母亲去捡拾那些清苦却温馨的岁月记忆。
按照妻子开玩笑的说法:有具备大学校长身份的儿子陪聊,研究员职称的儿媳妇做饭,再加上哈佛大学博士的孙子视频请安,我们接待老太太的规格应该还算可以,估计她这次多过几天没有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因为我们的努力,母亲的心情一直很愉快。除夕的时候,老人家一直坚持着看完春晚,等我放过了鞭炮,摆上供品,上好香,她面对泰山磕了个头,才去睡觉。
初三的时候,三弟和三妹一家都过来吃饭,老太太自然很高兴。初四初五气温上升,天气比较暖和,她一个人出去,到小河边转了转,看了看整个大院的环境。回来和我们聊起自己的所见所闻,也表露出少有的主动开朗的神情。
抓住这一机会,我就劝她,现在住宿条件好了,至少住到过了十五再换地方。她听后还是过去那句话:来过个年就行了,不能多住。再继续劝说,她便不置可否地答应着:到时候再说吧。
初六那天,妹妹和妹夫又过来了,说是来接母亲去他们家。按照过去的习惯,母亲换了地方,就不再回来了,到三妹、三弟家住几天,接着就会回老家。
"不是说好在这里多过几天吗,怎么今天就来接了?"我问三妹。
"过多少才算多哎,这就不少了。"三妹还没回答我的话,母亲急忙就把话头抢了过去。
我明白了,看来初三聚会时,老太太早就私下把来接她的日子给三妹说好了。早晨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劝她过了元宵节再挪地方呢,谁知她早就排好了自己的行程。妻子有点不高兴,认为早饭聊起挪地方的事儿,老太太一点信息都未透露,好像跟我们隔一层似的。
我告诉妻子,老太太就这性格,别跟她计较了。以前一直都这样,我们又不是不知道。除非在自己的老家里,其他任何地方,即使是住在自己的子女家,她都觉得缺乏生活的归属感,不踏实。找不到心安理得的感觉,人自然就待不住。
我曾经专门就这个话题给母亲交流过,问她干吗到哪里都是住不安稳,过几天就想走?她的解释是,在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里坦然、随便。
"那有什么不坦然的,又不是别人家,自己养大的子女,给你养老不是应该的?"
"儿子是亲生的,那儿媳妇呢,人家又不歉你的,干嘛要伺候你。"她那意思,人老了干什么都不行了,住谁家里都是个累赘,"人家对你好那是面子,掏里子说,你就是个负担,人心里得有数。别人咋样我不知道,反正时间一长,我心里就犯嘀咕。"
母亲说的"面子",我理解就是指那些处于表面的抽象道理,譬如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等等;她所说的"里子",则是指感受、直觉等情绪方面的东西。事实确也如此,很多的时候,大道理谁都会讲,然而要把道理真正熔铸到情感里,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说到底,母亲之所以不管到哪里都待不住,过几天就想走,就是想在别人还没产生厌烦情绪的时候,自己见好就收,免得把关系搞僵了,连累了各家的小日子。
正是因为母亲有这个想法,在父亲去逝后,关于她的生活安排,我们曾经提出两个方案让她选,一是在三个儿子家轮流过,二是住在一个儿子家,采取一人出力大家出钱的方式。最后她都没同意,依然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家里。为了防止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姊妹都往回跑,她才答应春节到三个儿子家里轮流过。
父亲去逝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是在我们家过的。那时候我们还住在文化路,楼层比较高,上下也不方便,过了春节,就同意她搬到了三妹那里了。母亲在三妹家住了几天,便回了老家。
针对母亲到谁家里都过不安稳的心态,我们曾经多次劝说,都效果不佳。把道理掰开了打碎了,一点点地给母亲分析,到最后她还是那句话:到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随便。
实在无话可说了,大家就挨家逐户地给她找榜样:"你也学学前门的大娘,你看人家,不管对哪个孩子,都是理直气壮的。"
"各人有各人的品性,你们也别劝了,我学不了。"母亲坚持说:"如果像××××似的,到最后惹得谁也不喜,那日子过个什么劲儿。"母亲说的也是实情,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她身边的老人里,在婆媳关系甚而母子关系的处理上,矛盾不断甚至闹得不可开交的例子,不在少数。"你们也别让我犯难,我自己在家里,没有任何顾虑,过着舒坦。"
不管自己如何辛苦,也不愿麻烦别人,母亲这脾气,到老都没有任何改变,包括对自己的儿女。今年又该到我们家过春节,她早就告诉过我,过了腊月二十三再去接她,不能太早了。凑巧我妹妹妹夫腊月二十二回老家有事,母亲为了让我省一趟,就自作主张跟着他们过来了。
我们嘉和的宿舍有个小院,进出很平坦,居室里也很宽敞,母亲也觉着很方便。原来想这次能够多过几天的,哪知道她仍是不改老主意,春节一过,就准备挨家点个卯意思意思,便打道回府。
临出门,看到我愕然不解的表情,母亲悄悄给我说:这样热乎乎、香甜甜地走,正好。
说到底,她还是怕时间长了相互之间产生厌烦情绪,再处起来就没意思了。
母亲的这种心态与性格,是多少年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积淀形成的,不是你讲道理就能够让她转变的。既然如此,看来我们要尽孝,遵从她的意愿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新春走基层"栏目,曾在各地就"什么是孝顺"进行采访,受访者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给我的感觉是,凡是讲得到位的,都是贴近生活实际远离空洞概念的大实话。
落实到生活实际中的孝顺,真得是要因人而异。因为尽孝不只是让老人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还要感受到精神上的充实。让孝敬达到身与心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最高的追求境界,而能让老人感受到一种顺心如意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再具体来说,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下走过来的老人,身心需求是不一样的,难以用抽象空洞的大概念来一概规范。像母亲这样的性格,自己忙碌一辈子,到自己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反而怕麻烦别人,甚至亲生骨肉伺候她,她都心有不安。这是与她的处世哲学直接相关的。
从本质上说,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与识字多少甚而识不识字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思想认识、思维模式是复杂还是简单,最终抵达的,都是一种哲学境界。母亲的哲学,也即她对生活的基本看法,她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以及过日子当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已经凝结为一种基本信仰和人生态度,不可能随着几句解言劝语所改变。
如何认识母亲的哲学,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我觉得放在母亲身上最恰当的,是"慎独"两个字。
当然母亲不识字,从小也没受过私塾的教育,不可能知道语出《中庸》的"慎独"有什么深切含义。但这并不耽误她受"慎独"思想的影响熏陶,在独特的生活环境里,逐渐形成自我的人格修养。表现在言语行为中,概括起来那就是:依理顺情,无愧于心;以身为范,慎独寡言。
就我所了解的母亲,以上十六个字,放在她身上,恰如其分。
我父亲弟兄三个,一直没有分家,母亲嫁过来,不但上有公婆,每天还要面临着三兄弟所形成的微妙关系。在这样的家庭里,她要想做一个好女人,赢得全家人的尊重,就不但要做到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还必须以身为范、忍让寡言。不论人前还是人后,首先想着别人,无论大事还是小情,都抱着自己吃亏的原则。一句话,宁愿委屈自己,也想办法让别人心里得到平衡。多少年来,母亲就是这样安身立命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母亲刚强、自尊、忍耐、内敛的个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大环境下,要沉下心来维持好一个家,就必须舍弃自身很多的现实利益,以追求心理上满足的方式来平衡自我。慢慢地,便逐渐形成了母亲不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不屑于空泛地表述,而以实际行动昭示众人的秉性。无论对谁,她都会省去空洞俗套的表白,坚持着自己认定的那个理儿,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不容商量的执拗。
我早看出来了,母亲生活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用自我牺牲所换来的那种内心的自豪感。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这个阶段,恰恰是母亲操持着一个大家庭,供养着三叔读完高中,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三叔在山东医学院还没毕业,放假回家,就有村里人来找他看病。每每这时候,我就会从母亲脸上看到最兴奋最欣慰的表情。
到70年代末,我毕业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再后来弟弟也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这每一个生活转变的节点上,母亲都会品尝到人生的满足与欣慰的感觉,只是她不便得瑟不善表达,而悄悄地把自我安慰深藏在心底。对于自己一辈子的付出,母亲没有更多的奢望,只要大家都顾家,都想着她,都过得好,这就足够了。
母亲的这种人生追求看似平凡,实际上却体现了很高的境界,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讲,它也达到了尊重需求甚而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心理层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婚丧嫁娶,要请主事的人,父母往往都是被邀请的对象。被邀请主持管理红白事务的人,在我们老家被称之为总理。好多的时候,父亲是男总理,母亲是女总理,老两口各指挥着一帮人,共同运筹着别人家的红白喜事。我们家在当地的辈份并不高,父母能有这样的待遇,足以说明他们在村人心里的地位与威信。我经常这样想,父母共同接受了邀请,当老两口晚上倚着床头为主家筹划事务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开常委会的感觉?!
总之,长此以往,老太太被众人抬得越高,就越不好意思找梯子下来了。年纪越大,她只好越不能掉以轻心,宁愿继续苦自己,也不能有损于自我的尊严。这样,辛苦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慢慢成了一种做人的境界,一种行为的习惯。
这种习惯和脾气结合在一起,表现在对待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任性。从我们的角度看,母亲过得有些太认真,太刻板,太不随性了,然而它既然成了一种秉性,要转变也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所概括的依理顺情、无愧于心,以身为范、慎独寡言,体现在母亲身上,完全是出于生活中的自然,成了她生命的一种纯然表现状态。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始终如一,这就形成了"慎独"的高境界。
"慎独"的根本在于"慎心",这一点从母亲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认准了那个理儿,就心有所主,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改变主意,换个角度说,再大的诱惑摆在眼前,都不为所动。
前年的时候,嘉和的宿舍刚收拾好,我们请母亲来新家过中秋。她来了,过得也很高兴很欣慰,可是只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嚷嚷着该回老家了。我私下悄悄问她为什么,她说在这里时间长了,耽误儿媳妇上班。自己年纪大了,啥忙也帮不上,整天等吃坐喝的,心里不舒服。
我和妻子好劝歹劝,说她在这里一点都不麻烦,平时吃什么还是吃什么,这么大的房子,能有个老人住着说说话,多好啊。
"你想想那天晚上,彭市长两口子散步看到你,还很眼热我们呢。说都退休的人了,老母亲还这么壮实,多幸福啊。"
母亲却说:"别糊弄我了,谁不捡好听的说。再怎么说,我在这里只能是个累赘。"
别管你怎么劝,她心里守着的都是自己的老主意。母亲的哲学很简单,很朴实也很具体。遵从自我的感受来选择生活方式,只有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她才能找到脚下有根的感觉:心有所依,情有所寄,踏实从容,心里坦然。
离开故土她就有一种飘泊感,就是住在亲生儿子家里,"慎独"意识也会转化为一种自律情态,约束着自我的一言一行。每次来这里,母亲都会专门交代: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看她鱼肉都不吃,一天早晨妻子给她多煮了几个鹌鹑蛋,好说歹说,她只吃了两个,剩下的要我们两个分着吃了。而且事后还不忘提醒说:千万不要再给她专门做饭了,早晨吃鸡蛋就行,多煮那几个鹌鹑蛋,让她心里不好受。
我们家平时吃水果就多,假期里就更不用说了,按妻子的说法 ,吃水果不但要日常化,关键是还要多样化。苹果、柑橘、梨子、柚子等等,每天都会洗上满满两小筐。让母亲吃,她说冬天不敢随便吃东西,不是这个太凉,就是那个上火。没办法,我就会把香蕉剥好亲自陪着她吃。第二天,再拿两粒金桔给她,告诉她这是止咳的,让她没理由拒绝,她才不得不吃。
妻子吃水果的时候,也不能总是自己吃,有时让让她,她总是那句话,你吃你的,不用管我。端几颗草莓给她,她最多也是只拿一两颗,意思意思就算了。妻子回到餐厅小声问我:老婆婆是真不愿意吃,还是谦虚啊?我只好回答,你都问过她了,意思到就行了,谦虚不谦虚就别管了。她有自己的想法,顺着她才是明智的。
晚上睡觉前,她端着洗脚盆出来倒热水,我跑过去提起暖瓶帮她倒上,想顺便给她端到卧室里,她态度坚定、甚至有些不耐烦地告诉我:"你甭管!我自己能端。"
老太太,就这么任性!
从慎心开始,严谨自律,慎始慎终,这可能就是"慎独"的精髓吧。这种精髓表现在生活中究竟会怎么样,我从母亲身上好似感受到了。在一般情况下,她自己能打理的事情,就不愿去麻烦别人。她内心里向往着一个心神自由的能动性世界,只要是自己还能够亲力亲为,就不愿意别人去破坏它。我只能这样来理解。
母亲是一个在大家庭里熬出来的"成功"女人。而她的成功完全是以自我的牺牲精神,超强的自我消解委屈的能力换取的。嫁到我们家后,先送走了追求精致生活的公公,又伺候生病卧床的婆婆,好几年如一日。老人都不在了,还要为丈夫、大伯哥、小叔子打理日常的吃喝穿戴,加上抚养自己的孩子,这不但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更需要坚强的毅力。特别是在农村合作化以后,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样去地里干活,收工回家,男人能够休息了,可母亲还必须围着窝台忙前忙后,五冬六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慎独"的自觉意识和牺牲精神,是坚持不下来的。
到现在我都还记的,一家人吃饭改善生活,萝卜炖草鱼,家里所有人每人一条,可吃饭的时候,母亲分到最后总是没有自己的,因为她根本不把自己算在内。八月十五吃月饼,每家只能分得一斤,用刀切开,每人一片,弟妹们拿在手里高兴地跑出去了,谁也不会想到母亲自己从来吃不到,最后只是把切掉的月饼渣放进嘴里。还有端午节煮鸡蛋,等等,凡是按人头分的稀罕东西,她总是把自己排除在外。尽管她的高风亮节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肯定和赞美,她也没有抱屈过。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我有时候就在想,母亲一生遵从着"慎独"的哲学,她是不是需要刻意地抑制着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有时候会有意地压抑着自我?最起码,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母亲会将自己的行为放置于大环境、小环境中反复衡量,进而设身处地的多为别人着想,以尽可能的满足对方心理作为处理事情的依据。
母亲的哲学的伟大,表现在她年老以后,则更值得钦佩。
老一代人吃过的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的人,会很容易把自己的委屈当成资本,借助岁月的积累编织成长长的绳索,一旦时机成熟,便用它对亲人进行道德绑架,以此来达到心理的平衡。体现在现实中,便形成了两代甚至三代人之间的严重矛盾。在进行社会文化道德评价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所谓理论工作者,也往往会到传统论理道德里去找依据,要求新时代的人去上演旧的"故事".
母亲没有文化,但她从自我的人性体验出发,明白这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
母亲也会回忆过去,也会讲当年自己做儿媳做妻子做母亲所受的艰难,但她从来都只是感叹,不会埋怨,更不会想着通过下一代来自我找补。有时候妹妹们会给她开玩笑,说你看你,小媳妇的时候只会伺候人,现在自己熬成婆了,却开始怕儿媳妇了。母亲听了也只会说:那是什么时候,这是什么时候。
我觉得就这一点,母亲就比那些满肚子文化的卫道士们有见识的多。
越到后来我越才发现,我的一些秉性,更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那种隐忍、内敛,那份缘之于骨子里的自尊,那种情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多作解释的沉静心态,成就了自己,也限制了自身。有时候名利就在眼前,哪怕送出个媚笑,躬一下腰或者伸一伸手,就能得到。但就是超越不了内心里的那份自尊。作为熔铸于血液里的生命元素,你就是喊一千遍战胜自我,关键时刻还是依然固我。这样的秉性,限制了客观外在很多应该得到的东西,别人看起来有点可惜,可却也更好地维持着整个生命的平衡,因为到什么时候都无愧于心,所以人的内心永远轻松。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省事的母亲。她的自我苛刻,她的沉静隐忍,她那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别人高兴的品性,在长久的岁月里逐渐凝固成不给别人找麻烦的性格脾气。作为一种母爱,它是静默深潜的,难能可贵的。可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再注意细细体味随着年老越来越处于弱势的母爱了。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按照自我的需要来实践所谓的孝道,甚至很多时候将行孝变成了自我心理的满足过程,把老人当成了纯粹的自我实现的载体。一旦自己的行为得不到迎合,还会对老人产生误解,甚至在心理上生发出某种程度的怨气。
这种带有自以为是的霸道之孝,一不注意,往往就会出现在生活中。真是值得每个人认真反思。
初八的时候,因为带着母亲去医院看眼睛,我们中午又聚集在三妹家里吃饭。提起了除夕的春晚,聊起来才知道,母亲陪着看了整整一个晚上,实际上什么也没看懂。她只是觉得过年了,心里高兴,所以坚持到12点之后才去睡觉。
我问母亲:那一个冬天里,老太太们都去你那里看电视,每天一坐就是一屋子,你们看什么?
她说:"放碟,看戏。"
怪不得一次电视上放往年的小品《打工奇遇》,母亲很兴奋地给我说:那不是赵丽蓉吗!原来,她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心里也有自己的明星。这里的生活环境再好,也没有她所希望的那种人文环境。她熟悉的人文环境在老家,在那个住了几十年的村子里,离开得太久,她的内心就会找不到感觉,就会不适应。
正因此,我坚定了这样的想法,随母亲的心愿,她愿意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回去,都随她。
正月十六那天,我和妻子把母亲送回了老家。当她走进自己家门的那一刻,看着她的背影,满文军《懂你》那深情的倾诉之声,在我心中腾跃而起: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
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摄像头的哲学
文/龙立榜
一家小卖部屡遭盗窃,主人买来了一组监控装置。
在隔壁老李的帮助下,主人将摄像头装在瓦檐下很是隐蔽的位置,并约定不把装监控装置的事儿说出去。
事不几日小卖部又遭盗窃,主人回放监控器,盗贼竟然是老李十三岁的儿子。
老李谎称有人目睹了儿子行窃,有据可查,私下里惩罚了儿子,并赔偿了店主的损失。事态算是息事宁人了,但店主和老李的几分尴尬却总萦绕不散。
摄像头收获颇丰,接下来又接二连三的捕捉到几个社会混混,有的还被抓获送到了派出所。
然而,小卖部并非过上宁日,不但盗事不断,几个被惩罚的盗贼还扬言要集结"修理"一下店主。
店主的女儿读大学,放假回家知道这事儿后,叫父亲将摄像头换置当眼处,果然,小卖部从此风平浪静,再不发生盗窃事件。
摄像头的功能是"捕捉",说明书上都说明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捕捉"效果,店主的女儿却将摄像头转换为"警示"装置,反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店主女儿说:"装这玩意,并不单是捕捉盗贼,追究盗贼,更多的是让它发挥"警示"作用。"
其实,我们制定的框框条条,包括我们神圣的法律,它的根本宗旨不是"惩罚",而是"警示".
我的"黄昏哲学"
文/王蒙
一位朋友对我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二是要有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我认为她讲得很对。
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至少表现在时间支配上)、超脱。可以更客观地审视一切特别是自己,已经有权利谈论人生,谈论青年人中年人和自己这一代人了。可以插上回忆与遐想的翅膀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了。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不少事,也可以少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回味,多一点分析,多一点真理的寻觅了。也多了一点享受、休息、静观、养生、回溯、读书、个人爱好,无论是音乐书画,是棋牌扑克,是饮酒赋诗,是登山游海……
而老了以后,毕竟相对少了一点争拗,少了一点竞争,少了一点紧张和压力。
人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学问,更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情。老了以后,这方面的"本钱"便多起来了。
人生最多余的是什么?是恶性竞争,是私利计较,是鼠目寸光,是浪费宝贵光阴,是强人所难,是蛮不讲理。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了。
老年是享受的季节,享受生活也享受思想,享受经验也享受观察,享受温暖爱恋也享受清冷直至适度的孤独,享受回忆也享受希望,享受友谊趣味也享受自在自由,更重要的是享受哲学。人老了,应该成为一个哲学家,不习惯哲学的思辨,也还可以具备一个哲学的情怀,哲学的意趣,哲学光辉笼罩下的微笑、皱眉、眼泪,至少有可能获得一种哲学的沉静。
老年又是和解的年纪,不是与邪恶的和解,而是与命运,与生命、死亡的大限,与历史的规律,与天道、宇宙、自然、人类文明的和解。达不到和解也还有所知会,达不到知会也还有所感悟,达不到感悟也还有所释然,无端的非经过选择的然而又是由衷的释然。
和解并不排除批评、抗议、责难,直到愤怒与悲哀。但老年人的种种不平毕竟与例如"愤青儿"们的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情绪化的咒骂,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即无法不然,知其如若不然也仍然会有另一种遗憾,另一种不平,另一种缺陷。它不幻想一步进入天堂,也就不动辄以为自己确已坠入地狱。它的遗憾与愤懑应该是清醒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公平的有据的从而是有限制有条件的,而不是狂怒抽搐一笔抹杀。它可能仍然无法理解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历史局限强梁不义命运打击冤屈痛惜阴差阳错……然而它毕竟多了一些自省一些悔悟一些自责。懂得了除了怨天尤人也还可以嗟叹自身,懂得了除了历史的无情急流以外毕竟还有自身的选择,懂得了自己有可能不幸成为靶子成为铁钻,也未必没有可能成为刀剑成为铁锤,懂得了有人负我处也有我负人处,懂得了自己有伟大也有渺小有善良也有恶劣有正确也有失误有辉煌也有狗屎,懂得了美丽的幻想由于其不切实际是必然碰壁的,懂得了青春的激情虽然宝贵却不足为恃……懂得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舞台,有自己的机遇,有自己的限制,有自己的悲哀,有自己的激烈。你火过我也火过,你尴尬过我也未必没有尴尬过。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老人变得更可爱更清纯更智慧更光明更哲学一些。
当然也有老年人做不到,老而弥偏,老而弥痴,老而仇恨一切,不能接受一切与时俱进的发展的人也是有的,愿各方面对他们更关怀更宽容一点,愿他们终于能回到常识、常规、常情上来。而如果他们有特殊的境遇有特殊的选择,只要不强迫他人臣服听他的,也祝愿他们最终自得其晚年的平安。
我们常常讲不服老,该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样能够或更有条件学习,不能因一个自命的"老"字就满足于不学无术。该服的就一定服,我年轻时扛过二百多斤的麻袋,现在扛不动了,我没有什么不安,这是上苍给了我这样的豁免,我可以不扛二百斤以上的麻袋了,我感谢上苍,我无须硬较劲。我年轻时能够一顿酒喝半斤,现在根本不想喝了,那就不喝,这也是上苍给我的恩惠,我可以也乐于过更不夸张也更健康的生活。
女人的哲学
文/欧阳丑宇
如果说枕着春天的嫩绿入梦,梦就生机;枕着夏雨入梦,梦便湿润;枕着秋色入梦,梦就斑斓;枕着冬雪入梦,梦便纯洁的话,那么,枕着心瓶入梦,那梦就一定与女人有关。于是,关于女人的哲学就产生了——
正因为女人很美丽,又很诱人,所以男人们没有一个能离得开女人。
由于女性激素与男人的激素的不同,女人便生得柔弱、娇嫩,长得是曲线的美,生得是花般的靓,说的是乖嗲而绵长,唱的是甜美而滋润。于是,世界上的男人们更多的话题便离不开女人了。
女人很神秘,又很深遂。因为,女人的眼睛能送你一车秋天的"波菜",让男人荡起涟漪。因为,女人的语言能让男人不断地寻找谜底,这自然是需要男人用心灵解释的密码。于是,女人的:"你真坏",便译成了:"我真好".女人咬牙切齿的:"你真恨死我了",便译成:"我真的喜欢死你了".
女人的哲学,就是散文的散淡,诗韵美的哲学。所以人们便恰当地形容女人是一首散文诗。
散文,本身就具有浪漫的散淡,而散文诗浪漫的精华便处处闪耀。于是,女人一切的曲线美、温柔美、靓丽美就被众统称为浪漫了。
散文是"点化生命,润泽灵魂"的,所以女人也天性地点化着男人的生命,滋润阗男人的灵魂。
一个不懂得温柔的女人像水,无色无味;而一个一味温柔的女人像蜜,烦而发腻。自然,聪明而善良的女人就会分场合、分情绪、分时机地温柔、调皮一番,表示对自己的男人的爱与对自己的爱。
女人自爱,胜过所有的人爱自己。女人自尊、自重、自爱,是女人最能摄人心魄的美丽。
女人温柔而调皮。
温柔的女人,自然懂得温柔的艺术。温柔的女人像茶,有淡淡的苦,回味悠深而绵长,像激素,有分寸地调整男人身心的潮起潮落。
调皮的女人,自然懂得调皮的魅力。调皮的女人像味精,单用不佳而调用俱美;像美酒,到位则兴奋已极。
温柔的女人是聪明的女人,聪明的女人不会让温柔成为一种顺从和附属,而是在温柔中产生自己的个性,像春雷,有一种震憾力,像冰淇淋,有一种渗透力。
调皮是女人的一种智慧,具有这种智慧的女人不让调皮成为人的讨厌,而是让调皮成为情感调频的旋扭,并不时地触动。
调皮的女人会调节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激情和一种美好,调皮在男人愉快的时候,似蜻蜒点水适可而止;调皮在男人舒畅的时候,若咖啡苦中有味。
其实,了解是迂回理解吸引力的释言。人一旦缺乏了了解,就已经什么都不存在了。男人了解女人,便会辐射出无限追求的射线,产生大量的雄性激素酝酿爱情;女人了解了男人,就会涌动雌性激素发酵感情并释放强大的吸引力,怂恿爱情。这这些些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女人的新意就是不能丢掉珍惜男人的一切而保持永恒的吸引力。
一个女人具备一时的吸引力不难,难的是赋予自己吸引力的生命力,让它常在长新,长久不衰,而这生命力是要献给自己的男人的。
女人的生命就是诗的生命喜人要是你用心灵写成的一首好诗,这诗便没有了年限界定,也没有了时代的隔阂,意境永远是有新意的,有生命力,同时也有激情、有冲动、有忘记一切的震撼力,更应该永远是那种让人读后而拍案叫绝的美。
女人既然是散文诗,有着恬静、优美的情感。那么,女人就应该让自己是一首有着很强悬念的好诗。让人不断地猜想、追寻,也让人永远品味,更让人终生不忘。像一首歌的旋律,只要有那么几个高潮的点划使叫人过耳不忘,常唱不衰。
女人既然是风景,那么就应该是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无限延伸并变幻无穷的风景。让人欣赏不完,探之不到,抛弃不得而久存的那种价值不定的佳品。
女人的哲学其实就是一道等式:女人等于自爱加温柔加调皮加新意。
领悟了女人的哲学,也期盼得到这样的女人。
水的哲学
文/静水
水无色,却可以适合各种颜色,任何色彩都离不开它的调和。没有了水的参与,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了色彩。任何星球,没有了水,只是一片灰暗,月球如此,火星如此,其它也当然不会存有异样。
水无形,却可以生存于任何形状,哪怕它千奇百怪,尽管它千变万化,都适合,都适应,都舒贴自然,都无所谓。
水无味,人们常说真水无香。然而,任何调味都少不了它的参与,却可以调解成各种味道。
水无求,滋润万物而无声,不需要任何报答。
水至柔,无棱无角无剌无生硬,置身于其中,或润养万物,尽显柔情。正如有诗中所言"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水谦卑,尽往低处走,而无怨无悔,其胸怀所至,终可以成为溪,成为江河,成为海洋。
水无坚不摧,当它的力量得到足够积蓄的时候,它可以排山,可以摧毁一切。万能水压机,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无色可以成为各种色彩,无形能够塑造为所有形状,无味可以成全一切味道,无求却让万物对其都有所求,谦卑却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敬仰,至柔却能够无坚不摧。
正是由于诸多的无,造就了自己诸多的有。水无所不能,无所不为。难怪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会得出如此精彩绝伦的论断:上善若水!
水的品质,铸就了水的品德,大可以谓之为水德。水德之于人生,其启示颇多,又极为深刻:无就是有,有就是无。
真水无色无香无形,真人当然可以无求无名无利。大可不必因此而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老子他老人家早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君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是身存,以其不自私,故能成其私。"
这是对人生最哲学的思考,无中生有,得而有失;反之,亦然。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刻骨铭心,——上善若水。
我们应该崇尚水德,追求水德,弘扬水德。
六六的哲学
文/刘红昌
六六在形成着自我,也愈发的顽皮。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妈妈给六六的形容。他顺从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懂事得让人感动,无理取闹的时候都想把他扔到大路上。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他在正直善良的前提下自由健康就好。
话多的莫言
四岁多点的六六,话很多,他在身边你就会觉得像随身携带个信号不好的收音机,呜里哇啦地播放着电台节目。他睡着了,世界都安静了。下班回来总要跟妻子说些彼此工作上的琐事,就听六六也忙不迭地争着说,常常惹得妻子喊叫并一再重申,你等我和爸爸说完之后再说。六六控制着自己,不时问,妈妈你完了没,你说完了没? 两口子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地奔波,见面了总是要说些话,不然真成了老家人说的娶媳妇就是为了床上暖脚了。六六的存在和话多是一种热闹的颇烦。我知道这种情形有一天会不复存在。那天,我跟六六说,你一天话那么多,给你改个名字叫莫言好不好?六六说,呃,我才不要,难听死了。其实,他哪里知道这还真是个好名字。
不想长大
小孩的思考有时充满着哲学思辨,竟都是些终极命题。那日,睡醒后的六六给我说了一句话,此后这句话曾被他不止一次地提出来。六六说,爸爸我不想长大。我很哲学家地回答,每个人都要长大,就像小树和花草一样,这是正常的。可是树长大了叶子黄了死了掉在地上了,六六继续问。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秋天树叶落了,春天还会长出来的,只要树没有死,我努力地辩说。六六一脸快要哭了,可是我长大了,你和妈妈就长大得都老死了,我就没人照顾了!到底是当过几年教书匠,残忍的我继续说,等我跟妈妈老的时候,你已经长大成人,就不需要我们俩的照顾,你还要来照顾我们俩和其他人呢。六六到底哭了,抱着我说,我就是不想长大。我抱着六六说,爸爸也不想长大呀,但我不哭,因为我知道哭也没用,还是要长。
我要变女生
奇葩的命题每天都有,正如乱子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一样。又是生病在家,我换休照顾他。六六灵感忽现,提出来要变成个女生。我探究性追问,为什么想变成女生?男生都是坏孩子。我奇怪他会这么认为。为什么说男生都是坏孩子。因为男生都打小朋友。那你有没有打小朋友?果果打我的时候,我都打他了。我们并没有听老师和家长说打架的事情。我了解着详情,并解释说,这不能说明男生都是坏孩子。六六依旧不依不饶地说就是要变成女孩子。我想是要瞌睡了,闹困,先骗到被窝再说。我说变女孩子要用魔法,外面有光。六六关了大灯和台灯。我说还是太亮,就顺势钻到了被窝。六六灵性,也跟着钻了进来,躺得很直,静静地等我发号施令。我蒙上被子,口中念念有词,嘟嘟囔囔背了一首床前明月光,然后说变。很显然失败了。六六穷追不舍,还要变成女生。我黔驴技穷了,只好玩起来逻辑。我在黑黑的被窝里,以一种近似天神般的声音问道,六六小朋友,你是爸爸生的还是妈妈生的?妈妈生的。妈妈生你的时候有没有肚子很疼?疼了。那你还要变成女生吗?要变。那这么大的事情你跟妈妈商量了吗?没有。那就等妈妈回来商量好了再来变女生。哇的一声,六六竟然大哭起来。我也确实不会了。只好再用移情大法。我说,魔法失败,爸爸也没有办法了,现在我们一起网上查资料,看看怎么样才能变,但是不能哭了。六六不哭了,认真地看着我手机百度。
网络上竟真有相关视频,一个外国帅哥不厌其烦地化妆,过程繁琐。中间我几次欲停,六六都不允许,坚持要看完。化妆师画完了脸部,收拾了发型,穿戴上文胸,两手往中间挤捏,竟有了一道乳沟,然后就对着镜头搔首弄姿。看着六六半脸思考半脸迷惑地盯着视频,我也醉了。又接着看了一会动画片,男人变女人的重大课题才算结案。晚上吃饭时,六六学着视频里的男子,用手将胸前一捏,跟妈妈说,手机里的那个人就这样变出来了两个奶。妈妈边吃边说,爸爸在家里给你看的啥嘛。我一脸尴尬,埋头吃饭。
母亲的哲学
文/王吉彦
今天早晨一睁眼,发现窗外竟零零星星落下雪花来,啊,久旱的今冬终于迎来第一场雪了。
不由得想起母亲来。母亲是四年前离世的。她在老家离世的那天,原本旱了大半个冬天,竟随即下了铺天盖地的一场大雪。
小时候,我们兄妹4人跟着父母在荒僻闭塞的大山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父母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父亲安分守己地伺候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但凡家里遇着什么困难,却总是母亲出来想方设法排解,而父亲,大抵只会一声不吭缩在灶房里吧嗒吧嗒地抽水烟锅。
母亲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和苦命人,但她始终不曾向命运低过头,在生活的洪流面前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哲学,朴素而深沉。
前人强不敌后人强
母亲年轻的时候从更深僻的高山上远嫁给贫寒的父亲,两人撑起一间茅屋,直到我醒事那会儿,才改建成一间夯土墙的瓦房,另外半间灶房则还是茅屋。
县是全国的特困县,村是全县的特困村,家是全村的特困户。父母,加上我们兄妹四个,六口人就蜗居在这样的一个小窝里,足足有13年。
因为太穷,且不懂文化,又没什么手艺,不仅在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就算在同族亲戚中,父母也少有讲得起话的时候。父亲因此脾气暴躁,经常因为工分拿得少丶口粮不够吃丶学费缴不起丶家里农活赶不出来而大发雷霆:"都去念书干什么?!念书是能顶饱还是能做官?!都别念了,回来帮老子种地!"每次面对父亲辟头盖脸的训斥,我们兄妹几个都噤若寒蝉,唯有母亲深明大义,一边说:"我们两人斗大一个字不识,这辈子吃的亏还少吗?难道你要让他们跟咱俩一样也穷死在这个山沟里吗?"一边赶紧想方设法去解决当下的经济困难。
那时候生活上最大的困难是缺吃少粮。眼看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母亲急红了眼。七十年代末,县里修建沿山漕渠引入灌溉。为了多挣点工分,多分些口粮,母亲跟着父亲早出晚归,抡大锤丶抬石头丶挑水泥,像男人一样没死没活地拼着命。我那时还小,不懂事,跟屁虫一样随了去,一边挥舞着红旗,一边跟着广播高唱:"中华儿女多奇志呀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丶爱武装…"
至今记得,多次跟着母亲,去对面山坡上,在公社或他人家自留地里拾麦穗,烈日当头,但些微的收获依然令人欢欣鼓舞;深秋时分,母亲又会带着我们去人家已经收挖过了的红苕地里刨挖"漏网之鱼",即使那些已经冻烂的红苕,甚至苕茎丶苕叶,母亲也都视为宝贝,到了二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经她一番拾掇,都变成了全家人的盘中美餐。
几个孩子的学费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虽然当时中小学每学期的学费都只有几块钱。为了支付学费,母亲除了配合父亲经管好庄稼,还抓破脑袋想挣钱的法子。
经常在鸡叫头遍的时候眯眯糊糊地感觉到母亲起床,拿了扁担、土豆和干粮,蹑手蹑脚关门出去,直到晚上天黑,才见母亲一脸疲惫地挑着沉重的木炭回来,次日又见她挑了用土豆换来的木炭去集市上贩卖…
经常在冬寒凛冽的清晨,天麻麻亮的时候,我们兄妹出门去上学,母亲则扛上尖担,和村里的婶子姨妈们一起上山去砍竹子,直到午饭过了才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来,等砍来的竹子攒得多了,母亲就招集我们兄弟几个挑到集市上去叫卖…
至今特别喜欢吃米糕,老家叫"泡粑馍".母亲是蒸制米糕的一把好手。米是她自己泡的,用木盆,用温水,浸泡时间要不长不短,两个时辰刚刚好;米浆是她自己磨的,用石磨,她一手转着磨盘,一手用勺子按米六水四的比例一勺一勺地舀灌,磨出来的米浆不稠不稀丶细腻润滑;上笼蒸制也是她独自操持,平常让我在灶膛前填柴,她在半锅水上放上一个大大的多孔竹笆,然后再铺上一张白粗布,一勺一孔,点入米浆,盖上锅盖,猛火二十分钟,热气腾腾丶松软可口的大白米糕就新鲜出锅了。这样的美味可不是要自家享用,多数情况是为了卖钱攒学费。米糕是人们冬季早餐的首选,为了赶上好巿,母亲会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一锅一锅地蒸,天亮时分,提笼出门,沿路叫卖:"泡粑馍,热的,五分钱一个!"
小学四五年级那两年,母亲喂养了一头母猪,每年出两窝小崽子,母亲手脚勤快,采集各种草食杂粮善加伺养,小崽子养到两个月大就有十多斤重,圆圆滚滚的,弄到集巿上去总能卖个好价钱。连续三年,这头母猪就成了我们兄妹四人主要的学费来源,为了养这头母猪,家里就没能力再养条猪了,因此这三年就没有杀过猪(村里家家户户在腊月里都会杀猪宰羊迎大年),每当逢年过节,母亲只能去集巿割上一两斤肉回来给我们兄妹几个解解馋。母亲还养了两三只鸡,母鸡生蛋攒学费,公鸡是家里的闹钟,母亲偶尔会在过年时为我们杀掉一只鸡,可在吃的时候,母亲总是把鸡大腿等最好的部位留给孩子们吃,而她只去啃那干巴巴的鸡爪子。我曾傻傻地问母亲:"妈妈,您为什么不让我吃鸡爪子呢?"母亲笑笑,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学生不能吃,吃了会手抖,没法握笔写字了。"母亲这个善意的谎言暗藏着何等的爱意和无奈,而我当时竟信以为真。
1982年的冬天出奇的冷,上高二的大哥冻烂了脚,无法正常行走,母亲拉上架子车,让大哥躺在上面,再装上大哥要上交学校的口粮,我和二哥相伴着,爬坡越岭,把大哥送来二十里路外的学校。返程时,我们母子三人又砍了一车的柴火,一路肌肠辘辘和着车轮滚滚…
不久,大哥考上师范院校,十里八乡出了第一个大学生,王家一下子成了乡亲们眼里的明星。"嫂子,你可真行啊,咋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娃的?"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于受人轻贱的母亲,此时依然陪着小心,被生活压弯了的腰身看上去是那样的孱弱。
慢走当歇憩
永远在路上,而不是停顿下来,或者只是沉于梦想。这么高深的道理对于一个农村文盲妇道人家,是断然不会说出口的,但母亲自有她朴素而真切的表达。
小学的时候,经常在星期天或寒暑假与母亲一起去深山里砍柴。照例是朝发夕回,挑着一担子的柴火,我起初总是欢势得像个小马驹,又冲又闯。母亲就不停提醒:"快慢快慢,越快越慢! 你得慢慢走!"果然没多久,我就走不动了,被别的小伙伴拉开好大一截路。
回程的半路上有一段很长的爬坡山路,人称"抽筋坡",一听名字就够让人脚底抽筋的。这时候,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我经常忍不住扔下担子,久坐不起。母亲和其他人则依然慢慢爬彼,气定神静,不紧不慢,一会儿就到了山顶。看到自己落后太多,我不由一阵心急,赶紧起身急行,如此反而费力不讨好,等我挣红了脸爬上山顶时,大部队又走出好远了,只有母亲在那里候着我。母亲把我的柴火分出一些加到她的肩上,我们继续上路。母亲说:"和暴食暴饥一样要不得的是忽急急慢。咱要慢慢来,慢走当歇憩。"
"慢慢来"的不止是赶路,还在于积少成多地做事。
家乡有座国营茶场,十湾八岭都是一层层梯田,梯田里一陇一陇的茶树远远看着就像一条条青龙,而每当清明节前晨雾缭绕之际,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就会跟着村里叔婶们置身其间,替茶场一枚一枚地采集着清明时节晨露浸养的至嫩茶叶。
慢慢地到了中午时分,大雾散去,阳光开始灼人。我看看别人篮子里采集的茶叶明显比自己多,不由得心急火燎,上蹿下跳找好采的茶采。母亲说:"不用那着着急上火,慢慢采,慢慢就多起来了。"我不听,依然上蹿下跳,累得够呛,只好坐下来歇憩。
晚饭前,母亲喊我一道去茶场收茶处过秤,母亲采的足有9斤重,拿到了3块钱的工钱,是同伴们当中最多的,而我还不及母亲的三成。
三年级那年寒假,第一次领到印刷精美的寒假作业,兴奋得按奈不住,连续两个晚上通宵达旦,就完成了一大半。当我高兴地向母亲请功时,却得到母亲不一样的答复:"我儿真是好学得很。你再熬两个通宵是不是就能全部完成了?"我连忙摇头:"还再熬两个通宵呢,我都困死了,今天白天起我要连睡两天两夜!"母亲接着说:"知道错了吧,学习不是这么猛干的,这样学习好吃难消化,也会把身体搞垮了。快去睡觉去吧!"
甘蔗先从梢头吃
家乡盛产甘蔗,但品种不佳,青白色,矮个头,含糖量也不高。但在我童年和少年时代,那的确给我带来过莫大的快乐。
仲夏时节,有钱人家或者头脑聪明些的人家种植的甘蔗林已然长成一片片青纱帐。这里,便是我们的乐土了。每当放学后,或者周天,一群群孩子在青纱帐里要么捉迷藏,要么打扑克牌,要么干脆躺在里面乘凉睡大觉,直到家人喊破嗓子才晓得回家吃饭。
当然最开心的是腊月天,料峭的寒风里,暖暖的冬阳下,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根两根轮流买了甘蔗来,大家一起划甘蔗(让甘蔗站稳后,手起刀落,将甘蔗劈开。劈开多长,就截下来归自己享用,其他人接着劈。劈得最少的人算输,掏钱买下一根甘蔗,大伙儿继续玩)。对于物质极不丰富丶零食缺乏丶玩具全靠自制的年代,这真的是既充满挑战又无比甜蜜的游戏。
也有无需挑战就能尝到甜蜜的时候。冬天,随母亲挑了柴火到集市变卖了之后,通常我会要求母亲买一两根甘蔗作为奖赏。我迫不及待从甘蔗的根部下口,母亲每每要建议我:"吃甘蔗要先从梢头吃起,这样吃下去越吃越甜,越嚼越有滋味。相反,如果你一开始就吃好的,那么你会越吃越难吃…"
母亲的"甘蔗理论"春风化雨般地浸润着我整个学生时代。母亲常说,"吃得苦中苦,方活人前人","小时享福,大了耻辱",勉励我无惧生活贫寒丶学业艰苦,将来才能有出息。正是在母亲简单的"甘蔗理论"的滋润下,我才一路挺了下来,从穷山沟走进县城,从县城走进省城,走到母亲自己从未想过丶去过,却一直希望儿子能抵达的远方。
一定把碗盖了帽再还
缺粮少油是家里常见的窘境,每每遇及,都是母亲出面去东挪西借。好在母亲向来贤惠勤俭,加之民风淳朴,母亲倒也不怕去求人,只是那年头,家家日子都不好过,一圈转回来,也总有落空的时候。
碰上乐善好施丶愿意借粮的人家,母亲自是感激涕零。我如今还记得一年三月,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除了不多的一点红苕,好久没有吃上一粒米了,看着一家人嗷嗷待哺的样子,母亲拉着我,拿着一只碗丶一个布口袋,去邻居家挨门挨户借米,好话说尽,总算从三家借到三碗米。
转眼到了九月,村上给分了夏粮,母亲再次拿上碗,把米装进布袋子,带上我一家一家归还当初借来的大米。母亲满满地舀了一碗米还给人家,随即还不忘再抓上一大把塞给人家,彼此不免一番客气推让。
回来的路上,我不解地问母亲:"借的时候,平平的一碗,有的还不够一碗,现在还的时候,干吗给那么多?"
"孩子,咱在难处的时候,人家愿意拉一把,都是大好人。咱们现在当然要知恩图报,不但要报,而且一定要满满地盖了帽地报!"母亲接着拍拍我的肩膀说,"要不然,要是换作你,你还愿意接济我吗?"
行文至此,抬头发现雪已停下,树叶上星星点点的几粒雪花近于消融。再过十天便是母亲去世四周年忌日了,对母亲的怀念令人隐隐作痛,而母亲质朴的哲学,也如同那几粒初雪,已无声无息地融入我的血液,潜入我一生的光阴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