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很苦恼。前两天,她给老板交的业务报告,老板总是不满意,“鸡蛋里面挑骨头”,这不好那要改的;而后来,她只是略改动了几处文字,但把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名字也一并署在前面,事情就顺利了许多。
“为什么我做的就不被认可?只是因为我年轻资历浅吗?”她委屈地问,“难道因为我年轻,我的能力价值也要被打折看待吗?”
想到了鲁迅先生那段着名的文字: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小学课文里,此句被奉为佳品,有人如此阐释道:如果细细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是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作家心中愁闷,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寻找一份暂时的安宁!但很多人会默默想,如果是自己写出来这样的句子,估计要被按病句扣分了。
不得不承认,大家对事物和人的评价,难以避免有点主观的成分。完成的人不同,信任程度不同,评判结果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尤其是年轻人,业务生,经验少,偏偏还自命不凡,常常觉得自己被“低估”很是委屈。
这个时候,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假设一般人能拿出的成果有60分的水平,而你拿出的有90分的水平,相信哪怕你是个实习生,也不会有人把你的东西塞进废纸筐。问题的关键是,你可能拿出的只是一份61分的报告,甚至平时都是50多分,只有这一次“超常发挥”了一些,那就难怪老板会对你的东西多“审视”两眼了。
其实,年轻人被“高看”还真不一定是件好事。有些年轻人,仗着自己所在的平台优质,被别人恭维两句就真的目中无人,觉得自己一眼望去找不到对手,业务尚未精熟,就学会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大话连篇。一离开这个平台才恍然大悟,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之前不过是靠着大树乘凉而已。
据说从名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遭到非议。为什么呢?名校的标签让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认为你就应该比一般人优秀一大截。而一旦你和大家做的一样好,或者只好了那么一点点的时候,周围人就会感到失望:原来,名校毕业生也不过如此。
反之,被“低估”不一定是件坏事。年轻人意味着缺乏经验,而“经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代表着更高的熟练程度,更好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容易因循守旧。好不容易开辟了一条路已经走得那么顺了,干吗要再去冒险开辟另外一条?
掌声总是谢幕时才响起。大多数成功者最“牛”的时候,恰恰是他成名前,恰恰是他实际的投入与成果远超他所获得承认的时候——人被低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增值期。屠呦呦因去年获诺贝尔奖而扬名,可是她发现青蒿素其实是在40多年前。不少学者主要学术成就的取得也都是在成为“教授”“院长”之前——之后头衔愈兼愈多,各种社会事物缠身,做学问成为“奢侈品”。
每个人都希望听见支持和认可的声音。但最关键的东西,还是你真正读了多少书,走过多少路,能扛得起多重的担子。暂时的委屈和不平也许会让你觉得无助,会让你流泪,会让你辗转难眠,但都不能撼动一颗始终向上的心。总有一天,当你足够好,时间看得见,众人也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