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识字以后,能读到除课本外的其他书籍,是件奢侈的事。要知道,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时,我最大的愿望,还是顿顿吃上白馒头。物质的极度匮乏,让人的目光沉重,没办法离开土地和食物。幸运的是,读书让我不因苦而悲。
记得那时候,每次去赶集,不是卖洋芋,就是卖粜玉米换钱。交易完成后,我总要跑到全镇唯一的书店,隔着玻璃橱柜,看看有些啥新书。当然,只能盯着封面过过瘾。老板问一句:“要本啥?”我就摇摇头,回一句:“不要啥,看一看。”人家翻个白眼不再搭理我,我红着脸疾步出门。直到有一天,母亲拿出卖西瓜挣来的厚厚一沓角角钱,让我拿去买本书,我才有了一本作文选。从此,无论是泉边打水,还是放牛放羊,我都带着它,一遍一遍地看。
一本书就是一束光,能直直打进人的心窝。正是那一篇篇如今看来还很稚嫩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山村以外的天地,汽车、电梯和城市,更让我晓得还有更大的世界———图书馆。一个地方竟有那么多书,还可以免费读,这也太让人眼红了。上初中时的每个周末,我都要回家取口粮。走在星月当空的山路上,四野无人,我时常幻想着自己坐进了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后来上了高中,学业负担重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而恰恰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文学。一周省出几顿饭钱去租书,中国当代小说、外国经典著作,那些在文学的天空,闪闪发光的书名和作者,照亮了我窄小的出租屋。于是,冬天不再寒冷。有时候,我也会冒险将书拿回家。多少个麦黄的日子里,挑着100多斤的麦子,走在毒辣的太阳下,磨烂了肩膀、晒破了脊背,心里盘算的却是,干到天黑,就能捧着书读了。
再就到了大学,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大巴车,第一次进省城。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猪饲料袋子,里面装的是被褥和一些生活用品。我没有先去宿舍,而是一路打听到了图书馆。面对比高中教学楼还大的图书馆,我像登临了山顶,长舒一口气,终于到了。
三十而立,百感交集。读一本书,就是进入一座纸中城邦,在那里建构自己的精神王国。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文字工作,我时常感恩那些读过的书,虽然很多我甚至连书名都想不起来了。但我知道,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它们是一块块埋进地基里的砖,撑起了一个农家娃内心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