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少年也唤来家丁,送上早已备好的上好佳肴,摆放在生的面前,这一夜,张灯结彩,众人饮酒作乐,筵中气氛,与阳世无异。席罢,朱姓少年竟自归去。有青衣Y头,将生领入洞房。
洞房内,红烛高燃,九娘早已经独自待候多时。见生来到,情难自禁,面有红霞,两目含春。新婚燕尔,柔情款款,与爱郎再追述起人间往事,恍如隔世。
原来,当初同样是因“于九之案”终为祸及,九娘母女被官军押往京都,刚行到此处,母亲不堪困苦终被折磨至死,九娘亦因母亲离世悲伤致极,自刎相随。一转眼,为鬼经年,不曾想,黄泉之下,竟等来这样一程人鬼姻缘……
这一宿,九娘几乎一夜未睡,思前忖后,数度泪流,更起身写下绝句两阙──
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界恨前身,
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又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
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写罢,天色将明,九娘立即催促生尽早离去。
从此,一对人鬼夫妻,晚来早去,恩爱缠绵,极尽旖旎。
(四)
如此往复多日,一夕,生问九娘:“此村是何名字?”
九娘曰:“此村名叫莱霞里,因为此处常来莱阳及栖霞两处新鬼,故以莱霞为名。”
生闻此言,不禁唏嘘。
九娘亦更是泪流披面,喃喃自语:“千里孤魂,终是飘泊无依,就拿我母女来说吧,我与母亲如今仍各葬一方,还望夫君回至阳间之时,念在你我一番恩义,将九娘的骸骨归葬于我娘亲的墓旁,使慈母百世有儿作伴,虽死亦不孤单。”
生忙点头应允。回望九娘,竟已是满面离索,面如死灰。生复大惊,急问缘由。只见九娘泫然涕诉:“到底人鬼殊途,难作长相厮守,此地夫君不可再来。”语罢,乃以罗袜相赠以示长决,生心胆俱裂,虽难舍难分,终究不得,只好忍泪离去。
自公孙家出来之后,走着走着,不想竟行至朱氏门前。生失魂落魄敲门求见,朱姓少年听见门声,光着脚便跑了出来,甥女亦爬起床,披头散发出来相见。生将与九娘的决别一一告之,二人听罢,除喟然长叹,皆也无可奈何。“其实今晚就算舅母不说,儿也会夜訪阿舅。”甥女道:“此处毕竟鬼蜮,阳间之人确实不宜久作出入。”说完泪下不止。
事已至此,已再无他法。生遂含泪与夫妇二人告别。
甫一归来,即上床就寝,一夜无眠。清早一起床,生便前往寻觅九娘坟墓,可惜,只恨当时夫妻二人竟顾伤心,忘了道明墓之标记,生寻觅无果,待晚间再度前往。入夜,只見四野千坟累累,树影寒风,煞是恐怖,再走,竟迷了路,生唯饮恨,无功而返。
之后,生每每苦念九娘,便拿出九娘所赠罗袜睹物思人,不料,那罗袜毕竟阴间之物,见风寸断,朽烂成灰,生绝望至极,不愿久留伤心之地。
回至莱阳,愈半年之久,仍不能放下九娘,尤其不能释怀有负于九娘所托,便又数次来到稷下。终于有一次,生行至南郊,时已天色将尽,暗夜来临,生停驾于荒野,再次独自寻觅于乱葬坟岗,只见坟已累至万计,满目荒凉,阴风阵阵,鬼火狐鸣,迷目榛荒。生吓得魂飞胆丧,急忙勒马归返,刚走一里来路,就见一女子独自徘徊于众坟之间,神情意态,极似九娘,生急忙赶上前去,欲探究竟,竟果然是九娘,生慌忙落驾,不料九娘似若不识,生再赶前去,九娘竟面有震怒,挥衣掩面急速逃去,待生再唤“九娘”,然,哪里还有九娘的影子呵,九娘已魂消烟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