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样啊。丫头,你来晚了,杨忠汉前年就死了。”老头惋惜地说:“唉,挺好的一个家的,自从杨会死了,老杨也大病了一场,前年检查出肝癌了,不久就死了。现在是家破人亡喽!”
林语桐和韩彬心中一沉,难道就这样白跑一趟了?
韩彬问道:“大爷,那杨会的妈妈还在吗?”
“她妈啊?自从老杨死了,就没见着。好象是回乡下老家了吧?”
“那,那怎么才能找到她啊?”韩彬急了。
“那就不知道喽。老杨家里,现在就只剩一个老娘在了。”
按着传达室老头提供的地址,林语桐和韩彬来到县粮食局老的家属宿舍楼。低矮的五层高的楼房裸露着红色的砖,过道的墙壁上有很多水浸的痕迹,看样子很有段历史了。两人来到507,破旧的房门正开着。
“有人在吗?”林语桐轻轻敲门问道。
“谁呀?”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屋传来,接着一个穿着青色围裙、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疑惑地打量着林语桐和韩彬。她身材矮小、瘦削,皮肤又黑又糙,一看就是长期风吹雨打劳作惯了的。
“婆婆,您好,我叫林语桐,这是韩彬,我们都是蓉城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以前和杨会一个老师学钢琴的,一直说来看看您,但是事情忙,最近才抽出空来了,真是抱歉。”林语桐的脸又发烫了。韩彬看在眼里,赶紧把路上刚买的一袋水果递上前去,笑呵呵地说:“第一次到婆婆家,买了点水果,请婆婆不要见笑啊。”
“啊,是阿会的朋友啊?你们快请进,还买什么水果啊?真是客气了。快,快进来啊。”老婆婆苍老的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将两人拉进了屋子。
杨会家是老式的套二房,摆设很简单,旧桌椅,客厅里的那台21寸彩电也很旧了。老婆婆看两人坐下,又去张罗水杯倒水。看着韩彬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地大口喝水,老婆婆笑得很开心,随即满是歉意地说:“唉,家里就我老婆子一个人,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你们,真是不好意思啊。”
林语桐和韩彬连声说不客气。不等两人说其他的话,老婆婆便自顾自地絮絮叨叨讲起家里的事情来了。也许是一个人的艰辛生活太久无人诉说,也许是太过寂寞。
杨会死后,杨忠汉身体一直不好,到前年也因肝癌晚期死了。杨忠汉治病又花了一大笔钱,虽然单位有保险,但家里也出了不少。杨会的妈妈是农村的,一直在县粮食局做临时工,杨忠汉死后临时工自然也做不下去,只好会乡下老家了,一两个月才回来看看。还好老婆婆身体硬朗,平时靠贩点针线、缝点鞋垫什么的挣点零花,每个月再领些政府救济,勉强也能维持温饱。
说着说着,老婆婆眼泪“吧嗒吧嗒”就流下来了,林语桐也早已双眼模糊。韩彬心中一阵难过,对老婆婆说:“婆婆,我们想再看看杨会的相片,行不?”
老婆婆用围裙擦擦眼睛,哽咽着说:“看阿会的相片啊?好啊,你们到这屋来。”说着,把林语桐和韩彬领进了小的那个房间。
房间很整洁,一张床,一个书桌,还有个书柜,摆满了各种课本一类的书,桌上居然还有架电子琴。
“这些都是阿会的东西,她走以后我们一直舍不得动。那个琴也是,她爸病了缺钱,她妈要给卖掉、她爸说什么也不肯。”老婆婆说着眼泪又掉下来了,赶紧用一手用围裙擦眼睛,一手打开了书桌的抽屉,从里边抽出本相册。
相册里面是杨会从小到大的相片,相片里的杨会面容清秀,总是溢着淡淡的微笑,气质闲雅、落落大方,完全不象一个小市民家庭长大的女孩。让林语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杨会和两个女孩子的合影,看样子是杨会高中毕业时和同学一起照的。三个女孩都长得很漂亮,十八、九岁的样子,差不多高矮、一样的披肩长发,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三姐妹。
“婆婆,这相片里的两个女孩是谁啊?”林语桐好奇地问。
“是阿会的同学,从小到大都一起读书的,好得就和亲姐妹一样。瓜子脸的那个叫李薇薇,大学和阿会还一个学校呢,脸圆点的哪个叫洛华,每年她们都还来看我呢。”老婆婆咧着嘴呵呵地笑了。
李薇薇居然大学还和杨会一个学校?林语桐和韩彬交换了一下会心的眼神。
“那婆婆您知道李薇薇她们现在在哪里工作吗?”
“她们啊,应该都在蓉城了。不过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
看完相片,林语桐和韩彬又和老婆婆聊杨会大学的生活。可惜老婆婆没什么文化,对杨会大学的情况并不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杨会自杀前并没有任何征兆,唯一与往常不同的是那年暑假她找了份家教,因此只回家呆了几天就走了。自杀的消息传来,家里简直不敢相信。杨会个性温和,从来都循规蹈矩,是个听话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就想不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