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桐呆呆地站在过道里,半天才回过神来,转身向楼道左侧走去,战战兢兢地寻找那27号琴房。
“23,25,27。”
是这间了。林语桐半害怕半好奇地打量着这间琴房。
和其他琴房一样,27号琴房也是用的一扇老式木板门,只不过黄色的油漆比刚路过的那几间要剥落得厉害些。打开房门,里边放着一台老式钢琴,一张木质独凳。窗子也是木质的,和门一样残破不堪,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夕阳将大地映照得层次分明,渠水从围墙外的农田里穿过,远处的树林里隐约有些房屋,炊烟袅袅正地升起。
房间很干净,钢琴上一尘不染,墙上贴着琴房使用者的时间安排表,不过上边没自己的名字,看来管理员还没有更新。林语桐满意地开灯坐下,再没有刚才的恐惧和惊惶,翻开琴盖,放好琴谱,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始练习。
“咚……咚……”弹了几个单音,林语桐感觉有点手涩,毕竟好久没有练过琴了。从10岁开始学琴到现在,虽然也能熟练弹奏两三首名曲,但其实自己对钢琴并没有天赋,也没有很刻苦地练习过;学习钢琴,几乎全是为了满足妈妈的愿望而已。妈妈是市图书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一直很遗憾没机会学习钢琴,于是没实现的梦想就落到了自己身上。家里条件刚好一点,妈妈就迫不及待地给自己买电子琴、联系老师。由于功课紧,停停练练的到了现在,虽然没能成名成家,自己却感觉从练琴中领悟到了很多哲理,也增添了对艺术的向往。
“咚……”林语桐将思绪放回了钢琴上,又弹了两个单音,仍然觉得手涩,便气恼地停下手来。
唉,在这宁静的气氛中,莫名的忧伤又忍不住流淌出来了。阳光的照映下,沧浪渠的水面是那么的平静,但水下其实是暗流湍急。也许,人的思绪也和渠水一样?
很久以来,林语桐总是努力地忙碌着,好让她没有多余的时间放纵自己的忧伤。可是,每到独处的时候,莫名的忧伤总是不经意地袭来。天知道,韩彬又是怎么走出自己的忧伤的呢?
第一次见到韩彬,是在高一入学报到的时候。那时校园里人流如织,一辆红色宝马在教学楼下嘎然而止,里面走出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和一个衣着入时的中年妇女,引来无数的目光,林语桐也看得心砰砰直跳。
然而两人成了同学后,林语桐很快对韩彬便没了好印象。不说韩彬身边总是走马灯似的换着或前卫或斯文的各式美女,光是韩彬的冷漠与骄横便让林语桐对他没有好感。有次班上搞活动,一个男生不小心将韩彬的茶杯打翻了,韩彬“腾”地站起来大声训斥那个男生,那男生吓得全身发抖,周围的人也噤若寒蝉。林语桐一声不响地走过去,把桌子擦干净,换了杯新茶放在韩彬面前,冷冷地对韩彬说:“这样可以了吧?”周围的人看得面面相觑,正在这时老师来了,这件事情才算了结。从那以后,林语桐更是从心底讨厌韩彬。
然而冷漠骄横的韩彬居然也会流眼泪,这是让林语桐没有想到过的。
高一快结束的时候,林语桐的父亲阑尾发作,住进了医院。每天都到住院部的林语桐居然发现韩彬也经常在住院部出现。
父亲是学校有名的语文老师,医院里有的是他的学生。年轻人的好奇心总是比较强烈的,林语桐很快就知道韩彬的父亲韩建新已到了肝癌晚期,还知道韩彬的家庭原来一直都很不幸。
韩彬的母亲吴晓霞原是华西市郊的农村人,村里出了名的聪颖美丽,当年嫁了在市农业局的父亲,也算是攀了高枝。精明能干的她先是承包了市里的一家宾馆,后来拍卖的时候便买了下来,装修一新后挂了个三星,在不大不小的华西市里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
然而韩建新却一直在农业局里不咸不淡地混着,40多了才当个副股长,生活经历的差距使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母亲越来越忙,韩彬对母亲也越来越淡漠,父亲的平庸也使他对父亲的教育并不心服,于是韩彬的性格逐渐地冷漠孤僻,旁人的阿谀献媚也助长了他的骄横。
但父亲检查出肝癌晚期后,韩彬却有了很大的转变,天天到医院来陪伴父亲。然而母亲除了按时支付医药费以外,几乎就没在医院出现过。
“挺有孝心的一个孩子,可惜家庭不幸哪。”林语桐父亲的学生说完后不无感慨地说道,听得林语桐父女俩也不禁相对嘘嘘。
林语桐的父亲很快出院了,韩彬父亲的病却越来越重,韩彬逃课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多次做韩彬的思想工作无效后只好通知了他的母亲,母亲的呵斥怒骂苦苦哀求不不能阻止韩彬天天到医院陪伴父亲。
在韩母的要求下,班主任只好多给韩彬补课,并组织班上的同学从思想、学习上多方位地帮助韩彬。林语桐作为班委之一,自然少不了要帮韩彬记记笔记、修改作业什么的。接触的时间多了,林语桐发现韩彬其实蛮有趣一个人,只不过内心的孤独和脆弱使得他外表总是十分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