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故事纯属虚构。
二月底的天气乍暖还寒,省城C市仍然笼罩在一派寒气之中,路边的柳树枝条虽然开始泛青,一粒粒鹅黄色的芽胞绽满枝条,展示着早春已经来临。但人们依然是衣帽紧裹,还没有卸下冬装,街道上人影稀少。而原本冷冷清清的城南H医科大学却一下打破了十年的沉寂,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副副兴高采烈的青年男女面容给这里带来了喜气和生机。这是1978年的初春,恢复高考后入学的第一个春天。虽然明天三月一号才是新生报到的日子,但是这两天学校开始布置新生入学事宜,各个系组织人员写欢迎新生的横幅标语,设路标指引各系新生报到的地点,加上不少学生已经来到学校熟悉环境,因此显得异常热闹。
柳青、袁雯雯和陈旭是昨天到达省城的,他们都是T县人,同时考上了H医科大学。T县位于省城东边远郊,距省城200多公里。这次恢复高考,T县考出了六位状元,除了他们三位,还有两位考取了师范学院,另外一位考取了财经学院。因为他们三人同校,经过联系之后,约定一同赴校。昨天早上不到七点三人就乘坐长途客车,一路颠簸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到达省城,天色已晚,他们就随便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下来。
三人都没出过远门,到省城自然也是第一次,那种愉悦高兴的心情自然不必说了,且对什么事都感到新奇。天刚发亮,他们就起床洗漱,在外面早食店吃了稀饭馒头。然后他们就顶着茫茫浓雾,不顾寒冷去寻找到医科大学的路。由于没有地图,乘几路车,转几路车只有边走边问。陈旭是男生,问路的事自然由他出面。几经周折直到上午十点,他们终于来到H医科大学校门前,宽敞的校门很有气派,顶上横书着H医科大学校名,校名看来是新近书写的,行书字体笔力遒劲,潇洒奔放。校门敞开着,没有人看守,不时有车辆进出,许多和他们一样的新生络绎不绝的进出校园。
三人随着人群进入到校园内,他们沿着一条宽敞的混凝土大道往前走,两边的塔柏造型优美,整齐而苍翠,给校园增添了绿意。高大的银杏树挂着稀疏的黄叶,在初春的风中翩翩起舞,又给校园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很大,据校园简介上说占地2500余亩。一处处竹林和香樟树林等常青树把校园装扮得四季如春,声声鸟叫清脆悦耳。校园的道路纵横交错,都是整洁的混凝土路,也有石板小径通向幽静处。他们顺着路标所指的医学系报名点走去,在一处银杏树林掩隐中找到了书写着第八教学楼的地方。这是一栋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正门两根双人合抱的圆木大柱漆成朱红色,显示其庄严而宏伟,医学系报名点就设在这里。之后,他们又循着药学系报名的路标寻找,在一片李花开放的地方看到了第六教学楼,这是一栋六十年代修建的砖混结构建筑,共有四层,很是宽敞明亮,陈旭的报名点就在这里。
报名地点找到后三人继续熟悉校园环境,他们顺着转向东侧小道,走过两座小拱桥后,前面是一处荷花池,池中有一座假山,长着一些小斑竹和滴水观音,水中新荷还没长出,只见去年的一些残荷飘浮水面。水很清澈,隐隐可见一些红鱼缓缓游动。池边有一簇簇竹林掩映,甚为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绕过荷花池再往前走,是一片开阔的运动场所,长满杂草的足球场兼跑道看来好久没用过了。几个篮球场看得出是新换的篮球架,还有一些单杠、双杠也是新添置的。排球场、羽毛球场、露天水泥乒乓台桌、跳高跳远的沙坑等等一应俱全。运动场地的南边是一片桃树林,桃枝上已经开始露出了花蕾。穿过桃树林,他们又向南游览。一路上各种不知名的花草映入眼底,异常美丽。在一处玉兰花盛开的地方,他们看到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也是一栋古老的建筑,重檐三脊顶,上面盖的都是琉璃瓦,檐角雕龙刻凤,柱子拱梁门窗均涂以朱红色漆。图书馆大门两侧有十数株白玉兰和粉红色玉兰花,开得正艳丽,如片片白云和霞彩,随风送来阵阵芳香。再往深处走,是药学系的植物园,园中种植着一些不知名的中药材。植物园旁是药学系的实验大楼和一个小型药厂。
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他们感觉腹中饥肠咕咕作响,一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看来一时半会也转不完校园,今后也有的是时间转,于是三人绕出校园,上街找地方吃午饭。下午,三人在繁华的市区瞎转了两个钟头,然后回到居住的旅店。
第二天吃过早饭,三人提着行李箱顺着已经熟悉了的路线来到校园,柳青和袁雯雯去医学系报名,陈旭一人去药学系报名。报名后她们被临时安排在学校西边的一栋楼房居住,具体的宿舍要等分班后才能固定。
两天的报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是十年浩劫后的初次招生,师资和教学设备可能都不到位,偌大一个学院招了不到700学生。医学系一共招收了400多名新生,分为三个中班,一个中班三个小班,一共九个小班,每个小班四十多人。药学系招了二个小班,口腔系一个小班,法医系一个小班。由于十年没有招生,这次恢复高考也包括文革前的高中生,因此年龄差距悬殊较大,主要是在医学系,因此学校专门为医学系编了一个老大哥老大姐班,第九班。柳青和袁雯雯没有分在一个班,袁雯雯被分在三班,柳青分在六班,柳青向年级辅导员提过两次请求,要求与袁雯雯分在同一个班,都被拒绝了,两人都感到很失望。
学生宿舍在校园西边,男生宿舍是一栋60年代初修建的砖混结构楼,共有四层,每一层有二十个房间,宿舍楼只有一个大门,楼梯和大门都在宿舍楼的中间,进大门就上楼梯。大门一楼左右两间房是传达室和治安室,二十四小时均有人值班。宿舍在走廊两边,以楼梯为界,左右各十间,每一层西尽头为洗漱间和卫生间。整个宿舍楼里外都重新粉刷了一遍,玻窗也重新安装了,看来还算整洁。每一间宿舍约有二十平米,安有四张上下铺的钢质学生床,住八名同学,房屋中间背对背安有二排长条桌,一排四张,每一桌配有一只独凳。条桌有二个抽屉,左边有一个小立柜,供学生们学习用。房间顶上安有四根日光灯管和两个吊扇,也算是当时较好的条件了。
女生宿舍在女生院内,位于男生宿舍右前方约一百米处,之间相隔一条大道和一个操场,操场上绿草丛生,有两个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还有一些单杠、双杠等健身设施。女生院周围有二米多高的围墙,正面是两扇铁条门,进门是传达室和治安室。院内有三栋和男生宿舍楼相同的建筑,呈n字排列,其设施和布局基本与男生宿舍楼相同。院内几株白玉兰开得正欢,两棵桂树和几棵香樟树枝叶茂盛,掩映着宿舍楼。柳青和袁雯雯都住在同一栋宿舍的二楼。
女生院左前方不远处便是学生食堂,这也是修建于6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食堂大厅约五百平米,下面是三米多高的砖混结构,安有大扇玻璃窗。上面二米多高的人字木梁,盖以小青瓦 ,通风而宽敞明亮。大厅内设有数十张水泥桌凳,可同时供数百人就餐。
两周的入学教育和政治学习很快就过去了,医学课程逐步进入正轨。医学系上课和集体活动都以中班为单位,一个中班一位辅导员老师。柳青因为性格活跃,很快就熟悉了班里的四十五位同学,并被选为六班班长。袁雯雯性格内向,除了对同寝室的几位同学比较熟悉外,班上的同学还认识不到一半。她常常跑来找柳青,在还不是很熟悉别人的情况下,老乡柳青仿佛成了她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