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6-11 20:46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僧人远公:‘《易》以什么为形体?’答曰:‘《易》以感知为形体。’殷说:‘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就是《易》吗?’”
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说:“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就下诏问太史待诏王朔,王朔说恐怕有兵气。就问东方朔,朔说:“臣听说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来说,子母相感,山恐怕会有崩塌,所以钟会先鸣。《易》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这是非常准确的。这件事应该在五日内发生。’
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有山崩发生,波及二十余里。后来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间彼此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