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一直看到是热门推荐,就买来看看。这是一个大山女孩塔拉,十七岁之前未踏入教室学习,历经十年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学习,获得哲学硕士、历史博士,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脱离了原生家庭的一本自述。认真的读完,有些感慨想要抒发。
一直生活在一个家庭和睦、从小注重教育的家庭,身边朋友也都是类似的家庭状况,很难想像一个家庭拒绝学校、拒绝医院、拒绝一切政府设施。孩子出生没有出生证明、没有户口、不能上学,从小为父母打工。生病了不去医院治疗,通过土方、精神治疗,认为疼痛是上帝赐予的。父母还把这些反人类的思想强加给自己的孩子,不能有背叛、反抗。最不能容忍的是父亲的躁郁症,哥哥的家暴行为,大家都容忍且包庇,强行修改记忆。这样的无知又强势的糟糕环境,代价是塔拉一生都活在恐惧中,难以治愈。
最近看的一些电影、电视、书都会呈现一个原声家庭的背景,总让我唏嘘。电影《何以为家》中的赞恩,父母生而不养的心酸;小说《萤火虫小巷》中塔拉的家庭,目前生下她后就是一再的抛弃她,哪怕她在以后的人生中再出色却总是孤单的,没有母亲的爱让她的人生是有缺憾的;热播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的子秋,单亲妈妈生下他后最后还是选择离开了他,从小就寄人篱下,懂的察言观色,懂事到心疼。那么多不完整的家庭下,最终受伤最深的还是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懂事,这种懂事是超乎他们年龄的懂事,是没有办法,生活逼迫小小年纪的他们学会对生活屈膝。他们一次次靠近爱,却一次次被刺伤,最后还要告诉自己要懂事要坚强的活下去,爸爸妈妈还是爱自己的。
这本书不可否认是有励志的成分的,至少我在读的时候对学习再一次充满了热情。然而,理性来看,做什么事都是有天分的,塔拉在学习上是有很强的天分的。一个从没有进入学校学习,接受的是不规范的零碎的家庭教育,考了两次就通过了杨百翰大学入学考试。虽然她非常刻苦跟努力,但是从0基础开始,没有天分也无法两次通过这个考试。类比我们高考,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的基础,仅靠自学学习两年年,就能考上985/211或者降低要求本科学院,也实属是厉害的人。
到了杨百翰大学,她遇到了导师推荐去剑桥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也是她的转折点,也是因为她的出色,让她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当然不可否认机遇很重要。
所以在每一个机会面前,是自己的天分+努力,有了优秀的成绩才能更好地走向下一个台阶。最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最敬佩生活在黑暗中,但眼里依然有光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