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有感
在一份介绍西双版纳州交通史的资料上,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说西双版纳的交通,还得从古六大茶山说起,清道光年间普洱府为了送贡茶,修了一条普洱至易武的石镶大道,共200公里长......”喜爱寻幽探古的詹英佩就这样开始了五年多的茶山探古的工作,为了打开茶山尘封的历史,唤起六大茶山的生机,重振普洱茶的荣光,詹英佩先后十二次走进古六大茶山,徒步行程1000多公里,收集、采访、整理关于古六大茶山的史料工作,五年来,她采访涉及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象明乡、基诺乡的数以百计的村民,为了核实史实,到云南省图书馆和千里之外的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查阅史料,拍摄数千张相片,同时精准地绘制出了古六大茶山地图,用详实客观的著作订正确定了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的史实。并将所有收集整理的书稿编撰成文,于2008年3月出版了《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获此书得益于茶友兰格格,读后感触良多,做一读后感,并绘思维导图供爱茶爱书之人享用。
每个茶园兴衰都有悲欢离合的往事
读完《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合上书时,就在想,该以什么样的线索将本书梳理,一周了,几易手稿,都觉得每次的开头和叙述都无法将书中茶山的封闭,茶林的寂静,茶马古道的崎岖,茶园的兴衰,茶店的喧闹,茶人的显赫,茶农的辛酸,茶官的盘剥,茶杯中的浮沉,茶叶的隐忍,茶水的清凛,茶器的质朴,茶客的淡泊全卷展现。
茶叶在水中浮沉,人在社会中沉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浮,茶人往事如杯中茶叶,时浮时沉。詹英佩用5年时间整理此书,信息量很大,将普洱茶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横轴,将每个茶山的兴衰往事以人物为点缀犹如画龙点睛般镶嵌在古六大茶山史中,让人读后感叹作者做此书的非凡毅力和万般艰辛的同时,更惊叹普洱茶那不平凡的身世,因有此书,鄂尔泰、普洱府、曹当斋、刀承恩、刀世勋、杨安元、罗老总、邵三祝、姜大老爷、丰大裔......陈石云、胡海祥、郑惠民、向升平......同庆号、同昌号、同兴号、乾利贞、车顺号、安乐号、福元昌号......袁吉昌、泰兴号、顺昌号......
还有许许多多随茶树颓败而流逝的无名茶名号,都被作者如沧海拾遗,件件不落的陈列,供清者贮之、敏之,供浊者醒之,呡之。
南方有嘉木,美茗曰普洱。
要识普洱真面目,当入倚邦、易武(漫撒)、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古六大茶山,走进茶山体茶人的家仇国恨和儿女情长,观茶山的茶政风云和民族风情,细啜茶山沉浮几千年。
倚邦茶山“京师尤重之”
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邻漫撒(易武)茶山,习崆、架布、蛮松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
从明隆庆四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因功而受封的土千总曹当斋,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两百年,那时倚邦古镇被确定为贡茶和官茶的采办地。清代最鼎盛时有上千户人家居住,在曹当斋任职期间,六大茶山社会安宁,民族和睦,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和易武。到乾隆中期倚邦茶山的茶园(www.gushidaquan.com.cn)只收达到2万亩以上,人口达到2万人以上。曹当斋管理六大茶山38年(管理倚邦、莽枝、革登、蛮砖茶山44年),是六大茶山从封闭落后、矛盾交织、动荡不安走向开放革新、民族团结、和谐兴盛的38年,因此六大茶山的民众十分拥戴曹当斋,并送一块“六山一老”的大匾。
普洱茶的兴衰与清王朝的兴衰同步,世袭管贡茶的曹氏家族的兴衰和清王朝的兴衰也是同步的。19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滇南产的茶无法运进西蕃、西藏。1895年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又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随着而衰,曹氏家族也日趋走向败落。
关于倚邦的老茶号最早创建于何时,目前大多没有详细的资料,根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资料分析,倚邦至少在乾隆末年已有茶号,而且据记载,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普洱茶曾经的辉煌历史和被世人瞩目追捧的热度。但终归是往事,在1942年倚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
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数千人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也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者祖宗的茶园代代不愿离去。作者:萨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