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鬼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 短篇鬼故事 长篇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医院鬼故事 家里鬼故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虫_温
发表于 2022-06-17 23:46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与前一章教育的节奏是相关的,更针对教育工作者。

作者提出了智慧的概念,“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设计知识的处理,知识的选择,运用知识提升我们的直觉经验。”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获得智慧的两个要素是自由与训练,两者的节奏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怀特海把自由看得极为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正确方式。“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孩子是被送到望远镜前来观察星星的。”甚至在说到训练时怀特海再次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受自由才能获得”。

最初的训练则是在适当的时期,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简化的概念等等。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少少的训练指点大大的自由。

在后期的精确阶段的训练中,教师要严格把握度(自由与训练的平衡),训练要指向综合运用阶段,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进入下一个浪漫阶段的自由,最终获得智慧。

“精确阶段是通过掌握精确地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抛弃细节而积极使用原理的阶段,这时知识的细节融汇到下意识的习惯中”。

再摘录几句我喜欢的话,“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每个个体都体现了一种生存的探险,生活中的艺术就是引导这种探险。”“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展是有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

下面说的都是智力方面的想法和做法,安全、道德、规则、心理、习惯还是需要关注的,不能听之任之的。

智力方面基本采取的是放养的态度。孩子在大学学了某个专家的心理课,说父母在智力方面除了给点基因,无他。我虽然心底赞同,可做爸妈的总想有点成就感,搜罗出一些过往说明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教育的三个阶段其实真的是很交杂,比较明显的有三个点吧,三岁以前,小学和中学。

第一个浪漫期在幼儿阶段,那时候没听说浪漫期,只是纯粹地觉得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需要刺激(多么简单的想法),只要有空,就带着孩子在外面晃,见啥就告诉她这是啥,派什么用场,甚至连她问避孕套的自动售卖机是什么,都解释给她听(无知者无畏)。没有特地教她文字,只是把家里的物件都贴上了标签,她问就嘟囔给她听。跟孩子轮流编故事,都是很简单的随口编的故事,但用的语言都是正式的语言,不用小儿音。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她去接触一切想触碰的东西,两岁用筷子(现在发现太早了,姿势不标准,改不过来了)、三岁用剪刀,平日自己过,老公很忙,孩子常常要独自玩,自己摸索,碰到问题自己解决,在以后的学习中她最大的优点是专注。

语言上小学之前孩子能独自阅读绘本,要说明的是并没有刻意地这样做,只是她希望了解书里到底说些什么,我猜(那时候没有意识啊,自己忙得团团转,丢本书让她自己玩)她在印证自己的想法吧。从小她的表达能力特别强,可能跟前面的这种大量外界的输入和无意的语言输出有关吧。在语言方面,还有一个英语的学习,她没上过外教课,从四年级开始上了三年新东方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可能正好处于小学阶段的浪漫期的高峰,她对新东方的课程和老师极度地喜欢,老师的教学活泼生动,把历史人文新闻趣事都融到教学中,回想起来那个阶段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与幼儿期母语有相通的部分。精确阶段应该在刚才的陈述中了。综合运用阶段:看原版电影和电视的习惯一直没有间断过,托福未参加相关培训,考了118(满分120)。语言方面的优势让她受益匪浅,沟通、报告撰写、面试都有优势。

第二个浪漫期应该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开始各种科目的学习了(孩子在高中之前没有补过课,个人非常不赞成补课,认为这会影响上课的专注度,浪费时间)。我们沿袭的仍旧是放养的态度,想做什么都支持,学过从国画到跆拳道十几种兴趣班(大班的),读后感www.gushidaquan.com.cn迷过足球篮球歌星,三伏天要去捡破烂都不拦着,中考前半夜起来看球赛也不反对,反正自己决定自己筹划自己实施自己负责,需要父母的帮助时要跟父母商量,我们有能力就帮忙。这个精确阶段很难说呀,自理能力大概能算吧,一年级她会看公交牌自己乘车,四年级自己转车去市区学英语,五年级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半小时的校园广播,学校组织六一义卖写好物品目录价格,有促销手段,忙不过来雇了小时工付了工资,捐了钱还赚了钱。毕业后才知道下午常帮老师做海报做ppt啥的。综合运用阶段的表现就是到中学阶段对时间的运用效率相当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学习、玩耍都很投入,从不用睡眠换成绩,也确定对画画的偏好,画画成为她中学时课程外的寄托和调剂。

第三个阶段是中学。浪漫期开始失去浪漫性。初一初二还好,各种课程还是给孩子打下了知识结构的基础,孩子依旧兴趣盎然。初三尤其是第二个学期的下半段,漫长的复习让孩子对学习兴趣减弱。高中时与孩子讨论过参加国内高考还是出国,后来选择了高考(我有私心不想她太早出国,孩子在乎我们的想法)。但高考的目标里所必然包含的重复学习(刷题)极大的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今孩子认为高中后面两年的学习基本属于浪费时间,因为没有新的输入和素材,在原地徘徊。我作为旁观者和间接观察者,同意她对知识或者智力教育的看法,但我认为在智力之外她是有所获得的,在抗挫能力和耐力方面。我认为她的遗憾在于她高中阶段对成绩的执着,没有深入体验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人际交往。这是另一个话题。综合运用来说,进入大学后,如今她调整得很好。

想举个例子对高中阶段做些肯定(孩子可能不赞同),关于数学的学习。孩子的数学从高中起一直有点吃力,后来唯一补课的就是数学,高中三年所有其他的课程加起来的时间都比放在数学上的少得多得多,可是这样的苦啃刷题似乎也是一种大量输入的浪漫阶段,孩子高考时数学发挥得不错,尤其有趣的是如今她喜欢上了数学,将来的工作性质也是与数学相关度很高的,完全出乎我对她从事文科类职业预期。

或许有些智力之门关得特别严实,要用原子弹的蛮荒之力才能轰开。作者: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