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他掌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他不但重视制定法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 “法不阿贵”。就是说执行法律,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贵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待,一样治罪。
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他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地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勒索。杨俊手下的一些官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100多个与这件事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告杨俊。可杨俊认为自己是皇子,无人敢惹,所以继续作恶。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宫室,成天带着一伙浪荡公子和歌姬舞女在宫中寻欢作乐。隋文帝见杨俊如此骄奢淫逸,目无法纪,便下令将他召回京师,撤销了他的一切官职,不许他再参与政事。
杨俊被撤销官职的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震动不小。宫中的侍卫武官为讨好杨俊,便跑去对隋文帝说: “秦王只不过利用官务营建宫室,这不算什么大错,圣上应该原谅他。”隋文帝反问:“他放债取息,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国法?”侍卫武官只好点头称是。隋文帝又问: “法律容许违犯吗?”侍卫武官哑口无言了。隋文帝肯定地说:“法律是不容违犯的。”说着便命令侍卫武官退下去。紧接着,御史大夫杨素也跑来说情,劝隋文帝道: “对秦王的处罚太重了,求陛下看在父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隋文帝说: “如果按照你说的意思,皇子们犯法要从轻处理,那不是要另外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律吗?”杨素无言以对。
隋文帝顶住了 “说情风”,坚持依法惩办了杨俊。
杨坚(541年-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武帝时袭爵隋国公,大定元年(581年)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大军渡过长江天险,攻占陈都建康(今南京),俘获后主陈叔宝,陈朝灭亡。至此,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这是隋文帝的一大历史功绩。
茶之行世,常以廉俭为本。而据史籍记载,隋文帝勤于政务,自奉甚俭,茶却也侍于左右。《隋书》中曾记有一个颇为怪诞的事:某夜,随文帝做了个恶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隋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因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当时人们竞相采啜,并有一赞云:"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意为做人苦心钻研孔子的《春秋》,殚精竭虑去演绎谶书《河图》--想出人头地--还不如有许多茶喝来得快活。
南朝齐武帝也是一个尊茶的君主,并明文规定天下无论贵贱,有祭奠必须供茶,但因南齐地偏南方,其上行下效的影响和成效却远不如隋文帝。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对峙局面,南北的饮茶等风俗文化才得以迅速交融。而且以他帝王之尊而嗜茶(《隋书》的记载过于神化),于是普天之下(尤其是黄河流域)茶不再被卑视为"酪奴"。从茶文化角度来看,隋文帝同样立有一大历史功绩,尽管他当时对饮茶未必自觉,对其历史功绩也未必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