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衣胞
家乡商州一带,大凡农村人生了小孩都有埋衣胞的风俗,即谁家若生了孩子,接生婆会用一把在桐油灯盏上烧红(消毒)又晾凉的剪刀,"咔嚓"剪断小儿脐带,一番包扎处理之后,把婴儿撂在一边,立即将那一疙瘩血肉模糊的衣胞交给这家主人,主人就会在小房墙根挖个深深的坑,然后小心翼翼将那衣胞埋了进去,上边覆盖土,用脚重重地反复踩踏,让人不易觉察出来。这已经是沿袭久远的一种风俗。于是,乡村家家户户小房屋角就重重叠叠地埋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衣胞。
衣胞亦称胞衣、胎盘,中医称紫河车,含有很高的营养成分。胎儿在母体内凭借脐带摄取胞衣内的诸多营养,供其健康地成长。胎儿在母体内生活的十个月里,可以说小小衣胞是连接母子亲情的重要载体,抑或说是母子血脉与共的琼浆宝盘,难怪家乡人视其为宝物,不轻易将其扔掉,而将它深深地埋藏起来。
游子出门在外,总是心系故土。无论你走得多远,也无论你官居大小,魂牵梦绕着的除过父母亲情的挂牵,还有那被称作"血根"的胞衣的攀扯。
抓 周
我的家乡人称生小孩为"添喜"或"添丁".孩子从出生到满一周岁,礼仪颇多,譬如:报喜、过十天、过满月、熬外家(挪窝)、过周岁(抓周),这些礼仪中最为隆重和最有意思的要数"抓周"了。
孩子周岁那天,一大早父母亲就给宝贝孩子穿戴打扮一新,新衣、新帽、新鞋、新袜子,有的人家还要给孩子戴银项圈、银手镯。是日,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干亲、舅家便早早前来送礼祝贺,名曰"压岁",主家必以丰盛的酒席宴隆重招待,先吃臊子面,再吃大米饭,菜是商州传统的"十三花"席,先凉后热,一道一道上,席间划拳喝酒,打老虎杠子,摇骰子,热闹非凡。宴席毕,所有亲戚和家人一哄而至,围在孩子身边看"抓周"仪式。这抓周可是孩子周岁的"重头戏".
所谓抓周,即拿来秤、尺、粉妆盒、算盘等一大堆物什,放在小孩子面前,让其随意乱抓,以卜孩子的前途命运。比如孩子先抓到书本,全家人及亲戚则欢喜不尽,都会称赞这孩子有出息,长大后必定是个"读书当官"的;倘若抓到的是放牛鞭子,老少齐摇头,唉声叹气地说:"没出息,跟他老子一样,戳牛尻子的";若抓到秤或算盘,就说这娃以后是经商的,说不准将来还能发大财,成大款。
曾听我父母说过,我小时"抓周"时就抓了放牛鞭子,不过我日后并没有"戳牛尻子",却读了中专,入了医道。又听说弟弟周岁抓周,他从炕头爬过去一下子抓了个粉妆盒,一把扣在脸上,撒了一脸的白粉,他张开没牙的小嘴巴,乐得"嘿嘿嘿"地笑。多少有点文墨的二叔在一旁鄙夷地说,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肯定是风月场的混混、情种、公子哥一个。和《红楼梦》中那位整日厮混在女儿堆中的"宝二爷"不差上下,谁知弟弟一生都与女人无缘,直到40岁还是光棍一条。
看来,用"抓周"的方式预卜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是不靠谱的。风俗使然,这种游戏般的做法不过是善良的故乡人对儿女美好前程的祝福和寄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