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是个古老的话题,中国几千年的科举考试都是为了做官。可能有人要问,做不了官的人怎么谈做官?可我觉得从百姓的角度仰视和从历史的角度俯视这一问题,也许能看出一点新意。
清平世界做官容易,遇见大事做官就变得不容易了。战争来了,乌克兰总统像热锅上的蚂蚁;疫情来了,防控不利,县官、厅官、甚至知府大人也可能被换掉。平时官场议论谁是福将,大家都羡慕谁起点高,提拔快。羡慕有谁空降来一年,再提拔,几个月进省委。做官年头越多,当然经验越多,资历越深,基础当然越雄厚了。做官升迁仿佛是官员们必须的追求。
做官究竟应该怎么做哪?吉林北山有个泉叫廉泉,上写“廉泉让水”四个大字,就是告诉往来官员,喝廉泉之水,做廉洁清官。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碗,碗的侧面有一行字,“当官既不许发财”。吉将军一直用这句话规范自己的言行。当官不许发财是最浅显的道理,当官要掌管权利,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掌权者没有为自己某取私利的权利。中央台报出某省买官被查处,这消息引起我的思索,如果官是买来的,那这个官就有成本了,做官就成了投入产出,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营,以权谋私就顺理成章了。就当官和发财而言,应该是要么当官,要么发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当官不贪是基本要求,最主要是要做事,当官不是为了地位显赫、为所欲为,而是为人做好事、做实事。就是所说的当大官是为了做大事。
我做社会调查多年,经常给领导报《内参》,回避问题是通常做法。很多问题不让写、不让发。有位领导经常把我们叫去,详细询问我们反映情况的来龙去脉,研究解决办法。他说:我喜欢找问题的《内参》,有人经常找出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反映给领导及时整改,我们的体制、机制才会不断完善。各级领导也只有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才能不断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李冰。秦统一以后,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这个任命当然是秦王的政治计划的组成部分,没想到李冰却做了一个伟大的生态工程。这就是与长城同样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余秋雨在说到都江堰时这样说:“一个算不清岁数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没有成为印在书里的教言,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送饭,这样的奇迹你们相信吗?”这个至今还造福百姓,把成都平原变成鱼米之乡的伟大工程就是都江堰。没听说李冰父子为官除了都江堰还做了些什么,也许被都江堰璀璨的光环掩盖了。就仅仅都江堰就足够了。岷江水滚滚滔滔,到了都江堰则乖乖地进入灌渠,发洪水时则靠水流的离心力把涛涛洪水顺利排泄出去,这是多么伟大的奇思妙想啊,李冰父子把这个伟大的奇思妙想变成造福万代的伟大丰碑。从此岷江水旱从人,四川成了鱼米之乡。作为官员,李冰成为了能做实事的官。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历史总是公平公正的。做官咋样,千秋功过让历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