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是改编的《白蛇传》其中有个情景印象很深刻:江南小镇,烟雨迷蒙,旧阁楼上, 有一私塾,许仙身着一袭白衫,手持古卷, 带领学生读诗。孩子们摇头晃脑,一首一首地读下去,缓缓踱步的许仙,宛若天人。我被这画面深深吸引住了,私塾中的许仙,远胜那个药店里的呆子。难怪他会吸引住美貌聪慧的白素贞。
这种集体读诗的情景太美了,深深激起我想做一名语文老师的愿望。
做了老师之后,我却发现要享受这样的情景并不容易。我们常常要和功利性的教学目标抗争,考试这个独木桥,稍有不慎便跌入深渊。
我总觉得诗歌是不需要太多鉴赏的,除了考试做题,我们谁能准确判定作者就真的是那种想法?意思过于明确的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诗。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在一首一首的熟记后,诗歌的美会深深刻入心灵。假如我们抛开考试,来谈谈诗歌对学生的意义。
多数人喜欢诗,是从情诗开始的,你不能否认这点吧,亲爱的成人。你最初的情感萌动,欲说还休的心境,除了诗,还有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或许你也在日记本上悄悄写过几首青涩的诗,或许你也珍藏了很多年,一直到本子发黄都没机会给人看。那这些孩子们呢?他们喜欢情诗也是理所当然。
请不要剥夺孩子们喜欢情诗的权利,好的情诗,带给人的绝不是污秽,而是灵魂的洗涤。让我给你讲一件真实的事。上个周我在一名学生的周记中发现了一首写得很好的情诗,让他在班上读一遍,他不敢读,我说别怕。
果然全班哄笑,男孩的羞涩染红了耳根,有人大声嚷道,老师,他写的诗内容不健康!我正色道,哪有不健康?写得很好啊!那首诗,没有一个直白的字眼,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忧伤的情感。我又说,你们不是刚背诵过诗经吗?诗经里面一大半都是情诗,这是很纯净很美好的感情。
亲爱的成人,也许你认为我在提倡孩子恋爱,但请回想一下你的成长过程,如果有人和你坦诚地探讨爱情,告诉你这是美好纯洁的正常情感,你还会有污秽感吗?
人类最初的情感,都是坦率真诚的,否则我们为什么那么怀念心性单纯的年代?诗歌,保留了人类的天真。请让我们的孩子,懂得这些天真,请让孩子们记得一些优雅的古词。
曾经有一名数学老师告诉我,他一听到好的诗歌,就会激动得浑身颤栗。
这世上还有什么表达,能比诗歌的语言更美?当你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你读歌德的长卷,当你读普希金笔下的冬天,你的心是不是被卷入一种神奇的境界?诗歌,以其形象性和准确性,像钟锤一样敲击着你,把你从淤泥般的生活中拉出来,你重新变得高尚,重新思考自己所处的时代。好的诗歌会像小猫的爪子挠着你的心,像柔韧的青藤缠绕着你,又像汹涌的激流把你席卷而去。
年前,我曾让两名学生在元旦晚会上朗诵王蒙的《青春万岁》,孩子天籁般的声音,激情四射的朗诵震撼了全场,我看到一位老农民擦拭着眼泪,喃喃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是今晚最好的节目。
亲爱的朋友,诗歌会拉近人心灵的距离,那两个读诗的孩子,一定终生不忘诗歌对他们的鼓舞,终生不忘台下如潮的掌声。
罗曼罗兰曾在小说中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到音乐家的弹奏,唤醒了沉闷小镇上被习俗禁锢的女人,那么诗歌呢,不也是如此吗?
八十年代的时候,有那么一批诗人,他们以金子般的语言,敲响了沉寂的世界。今天,依然有很多学生喜欢海子,喜欢顾城,喜欢食指和舒婷,依然有很多孩子在徐志摩的康桥上驻足,在戴望舒的雨巷里流连忘返。
诗歌,没有时代的阻隔。今天,我们读屈原,读杜甫,依然会义愤填膺。诗歌教导了我们,让我们良善和忠诚,强健了我们的灵魂。一个喜欢诗歌的人,不太可能成为庸俗的恶人。柏拉图说诗人和神的距离最近,大多数的诗歌,都在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都在帮助我们倾诉,帮我们重新回到灵魂的国度。
被诗歌浸染过的心灵,往往更柔软,更容易感受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下雨后,冬青树上一粒粒晶莹的水珠,秋天,银杏树金黄的叶子与深蓝天空的相衬,风起时,那一棵不停颤抖的白头芦苇,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诗。
亲爱的老师们,请允许我们的孩子读诗,写诗,爱诗,因为诗歌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假如有一天,你像许仙那样领着孩子们读诗,你一定不会后悔,今生,你曾为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