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边,置放着常用的盆盆罐罐,随时准备盛装菜肴。未用之前,我并不希望它们是满的,无论装什么。空,是最好的备用状态。如果急需使用,它们却都已装满,就会光火。
人的肠胃似乎相似,它的功能为装填食物,维持生命所需的能源。可是,吃得过饱,人的感觉并不舒服,会导致消化不良。球员,考生,吃饱后马上上场,多视为不当。有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司机饭后立即上路,行车的肇事率超过饭后休息至少二十分钟以后者。医学理化指标显示,饭后初期,人处于氧饱和糖饱和状态,部分神经细胞处于不愿进入紧张工作的半休眠状态。
人脑亦然。已满已足,是学习最凶恶的敌人。彼得·圣杰的《第五项修炼》中的一项,叫悬挂理念。用古代汉语的使动法,可理解为“使空”,主动腾空脑子,使之暂时“空”置。如是,新东西才有进入的可能,进来才有搁置的空间。脑子不是用来装知识的吗?怎么反而主张让它空呢?
装满一脑子古今中外知识的脑子,那叫什么?知识的博物馆?知识的战略储备库?难听的叫法是吊书袋。脑子更重要的功能,不是记忆,不是存储知识,是思维、判断、分析、发现、加工、重组、创造,聚合催生出独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做知识的运用特别是创新性创造性运用。与肠胃的特性相似,过多的已有,不是它最好的备用状态。同样是空置。当然,也正如盆盆罐罐,既空,又得干净,拿起来便可把菜肴放心搁进去。
超常的记忆是种能力,超常的忘性呢?有意识地忘记,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美国中小学教育里为何不强调记忆和背诵?而强调探索性分析性创造性实践、尝试?而只把掌握查询获取所需知识的渠道和技术手段,作为传授训练重点而非传授知识本身。
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与记忆,知识的不重要性也在于它总是属于过去时,总是属于已有。对今人的我们来说,对学习来说,比它们更重要的是面向未知,探索未知。
把头脑当作一个加工、创造、生产制造车间,会有效于把它当作一个存储仓库。因之,这里经常摆放的,或宜为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备料甚至都不宜经常放置。一切货存都宜摆放得更偏远一点,只需要保持调用时的渠道畅通、手段可靠即可。
脑满肠肥这个带贬义的词,几乎道尽脑子宜空、肠子不宜肥塞于健康之必需的真谛。
空,不是从来没有的荒芜。高价值的空,是主动有意识地放弃众多的有,是“使空”。使空是一种主动的轻装上阵甚至赤膊上阵。
最佳的迎有是空,最佳的空,是朝向新有的空。
甚至,老到临终,如能一切坦然放下,了无遗憾与牵绊,一无持有地赴往,便如我们最初一无所有的来。所以,追有与求空,份量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