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韩城,在这片朴实而又厚重的土地上长大。始终忘不了炎炎夏日弥漫在空气中花椒的清香味;忘不了那条奔流不息的澽水河;更忘不了坐落在太史园广场,那一尊庄严肃穆的司马迁雕像。这一切,仿佛都成了我记忆中对韩城最为深刻的印象。
我是个在韩城农村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体会过每年夏末秋初,花椒成熟时节,那种在田间奔波的苦楚。天还蒙蒙亮,我就会被家里的大人们叫醒,催着去田里帮忙干活。那时候的我,哪里会懂得父辈们养家的艰辛,总是继续躺上好大一会儿,才肯起来。然后睡眼朦胧地带上劳作工具,满脸不情愿地走出家门。
韩城的夏天极其炎热,一到中午,太阳就像一个大铁炉,几乎要将整个大地烤焦,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要不辞辛苦地继续劳作,才真正成了一种煎熬。可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管天气如何炎热,手上的工作如何辛苦,却始终没从父辈口中听到一声抱怨。也许是他们的性格中都带有一种韩城人特有的倔强吧,这使得他们拒绝发出哪怕一丝哀叹,只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干活。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善言谈,他要是劳作累了,总会坐在地头的小土堆上,缓缓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廉价香烟,拿出火机点燃,狠狠地吸上一口,然后望着远处深灰色的山峦,一脸严肃地对我说道:“农村的生活苦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走出去!”
凭借这股植根于韩城人心中特有的倔强,在我十三岁那年,父亲总算实现了他的愿望。他终于在城里买了第一所小房子,这是他操劳半生的结果。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搬到城里的第一天,父亲一向严肃的脸上,终于透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那天他把我们一家人带到了太史园广场,在广场东边,我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司马迁雕像,和想象中一样庄严肃穆。父亲在雕像下静默良久,用无比坚定的语气对我说:“司马迁,是咱们韩城人的骄傲。”我分明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
崇尚读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司马迁留给后人太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千年,被一代代韩原儿女传承了下来。我的父亲,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农民,都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子女如何好好读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
后来我去外地读书,但每次回来,都会有新的发现。特别是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一排排绿树相拥成荫,一个个公园鲜花盛开……把这座城市装点得如诗如画。走在其中,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让人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
大学毕业后,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因为不管我走到哪里,能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