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住”的变迁

石云平上
发表于 2022-11-24 10:16

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对于住,我经历的变迁,印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

1991年,根据相关政策,我全家“农转非”,不久,在工作单位分到一户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多年来的梦想成了现实,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更是逢人就说,真是赶上好时候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住房面积不大,父母还要住在乡下老宅子里。

对故土的老宅,我感情深厚。除了父母经手操心旧房翻建,我也亲手操刀盖过新房。历经的辛苦,一辈子都难忘。房基的石头是在节假日和星期天,我去三泉山上舅舅开的石窝里开的;开出的石头,除了租马车拉,还用地排车,我架辕,妻子拉边套挥汗运回的;盖屋用的土坯,先是找人帮忙打了一整天后,其余的是我提石杵打坯拉垛,妻子刨土散灰上模,一直打了十多天;垫屋地、和泥用土、运坯,都是我和妻子用手推车一推一拉完成的。盖房更是让人操心受累,邀请匠人,找壮工,买菜蒸干粮管饭,买烟酒烧茶水侍候招待,每个细节都需计划周到,件件有着落。一天下来,累的连睡觉都爬不上炕,但日显雏形的新房让我眼睛发亮,滴滴汗水透着苦后的甜。

后来,我的孩子单位分了房,搬出另住。于是,接了父母来楼上住。谁知没过了几天,他们说不习惯,执意要回老家。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是放心不下老家的坛坛罐罐,更离不开邻里乡亲多年缔结的故乡邻里亲情。母亲病逝后,父亲隔不上十天半月,又说要回老家看看。家里实在是没了任何牵挂的东西了,大概这就是故土难离的乡愁吧。

我工作调动了三次,搬了四次家。最后归宿是叶落归根——回西寨村老家。2007年,老家实施旧村改造,用了近十年工夫,一个旧貌的乡下农村荡然无存了,一个城市模样的居民小区脱颖而出,还起了一个“名仕城”的时尚名字。

名仕城小区正门与淄博实验中学的东门隔西八路相望,小区有6层带阁楼的小高层,也有带电梯的高层。小区内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达标,设计新颖配套齐全,物业管理规范便民实惠,治安良好民风淳厚文明向上,不仅本村居民满意,就连在淄博实验中学陪读的学生家长对名仕城也颇多垂青。

按照西寨社区旧村改造方案的规划,我分到了小高层和高层的楼房,而且没有支付任何费用。从自己辛苦劳累建房到旧村改造享受分房,实在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