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苗绣、刀卡竹篓,是我在今年的琼中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庆祝活动上,特别摄入镜头的元素。
黎锦和苗绣,其精美色彩、精湛做工常让我叹为观止,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还是刀卡竹篓。今年"三月三"期间,我居然在琼中1号广场食品一条街上看到了漂亮的苗家女在展示和推销的刀卡竹篓。
小时候总见到邻村村民做农活时,常常是背着一个竹篓在身后。竹篓长30—40公分左右,直径15—20公分,竹篓上有一个刀把子。一般男人用的大一些,女人用的小一些。村民们在水田里一边做农活,久不久会用左右手往背后的竹篓放些东西。竹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村民们放进去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当时真的心里很好奇。
记得有一天,一位农村大嫂可能看出我和一群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她上到田边休息时,就把她的竹篓来个底朝天倒竹筒似的把里面的东西都倒了出来给我们看看。原来在做农活时,村民们会随手把水田中的小鱼儿、小虾儿、小螺儿捡进竹篓,在田边地头拔的野菜也都放进竹篓。每天收工回家之后,这些小鱼儿、小虾儿、小螺儿,还有那些野菜洗洗干净后,就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了。刀卡竹篓可真是村民们的宝囊啊!
不久,我们自己生产队的一位邓大叔,上山为生产队工作砍木料时也背上了一个大大的刀卡竹篓。为什么说大大的刀卡竹篓?因为这位邓大叔的刀卡竹篓比任何村民日常使用的刀卡竹篓都大,所以显眼了许多。全队一百多职工,就邓大叔使用刀卡竹篓,特别显眼。
听生产队的孩子王说,这位邓大叔他是多面手,下河抓鱼,上山打猎,样样精通,他为生产队上山砍木料回来,他的刀卡竹篓是不会空的,总是有宝物在里面——都是好吃的美味!
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那年生产队在东北面大沙河上种植花生收获之时,干部安排邓大叔用牛犁地翻地。记得邓大叔是斜挎着他的大刀卡竹篓,一边喊叫着号子驱使牛儿犁地翻地,一边捡起犁地翻地出来的花生往刀卡竹篓里放。据说,把生产队所有的花生地都犁完翻完之后收获还不小呢。
这位邓大叔还有一个特别的喜好,就是上县城营根街去购买生活日用品时,不带别的布袋布兜,就背着他的刀卡竹篓当购物袋来装置所购物品,这样别人是看不到他买了什么宝贝东西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去县城一个科研所玩耍,看到从内地来的师傅也非常喜爱刀卡竹篓。那阵子每到星期天,我就从家里跑出来随师傅上山去看风景采草药,师傅带着那特制的大号刀卡竹篓,一趟回来,里面就装满了草药。
后来,我也喜爱上了刀卡竹篓,并缠着擅长制作竹器活的爸爸帮我做一个大号刀卡竹篓。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在两天的时间里砍竹子、破篾儿,一个大号刀卡竹篓出现在我的面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村民们慢慢不再使用刀卡竹篓了。此后,在外工作的我也没有再次见到刀卡竹篓。
直到今年琼中"三月三"庆祝活动上,我终于又看到了那久违的刀卡竹篓。我想,传统的竹器制品是不会丢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