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这几天总是心不在焉,像丢了魂似的。
老朱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道坎就迈不过去?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如今,他的贴心小棉袄被别人穿走了,他想,这个冬天他会很冷。
女儿出嫁那天风和日丽。老朱妻子把家里和院子精心装扮了一番。家里囍气浓郁,院内青枝绿叶,花团锦簇。亲朋好友有说有笑,甚是热闹。女儿大喜之日,这么多人来祝贺,老朱忙里忙外,招呼着大家,脸上带着笑。其实老朱的笑有些勉强,他内心五味杂陈,甚至想哭。他极力克制着,牢牢把握着情感的闸门,生怕一个大意,手一松,泪水流了出来。
女儿的表哥背着女儿,在新郎的引导下,把女儿背进迎亲的车里。老朱的妻子一边为女儿穿鞋,一边叮嘱着女儿女婿。妻子和女儿相拥而泣。妻子、女儿的闺蜜们跟着泪水涟涟。老朱站在远处,目送着女儿,他不想也不敢靠近,他知道,一进入场景再硬的汉子也抗不过去。
此时女儿想着老朱,问道“爸爸呢”。是啊,爸爸怎能不来送一下女儿呢?一帮人连忙把老朱从家里拖出来,把他簇拥到车门前。
女儿泪水盈眶。老朱眼圈发红。女儿说:爸爸,我走了!老朱再也忍受不住,哽咽地说道:常回来。
鞭炮声中,迎亲的车辆载着女儿,带着礼花,缓缓驶离老朱的家,向着一个新家行进。
女儿一走,老朱突然感觉心中空荡荡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正是一年春好处,姹紫嫣红景宜人。老朱无心欣赏,仿佛置身于落寂的季节。
女儿和父亲的感情,是世间最真挚、最珍贵的感情。只有有女儿的才有切身感受。
老朱自认为是明事理之人,也曾劝过别人,但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才知道有很多的无奈和苦衷。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是的,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厚的,甚至是自私的。女儿也很恋父,对父亲有着特殊的敬爱。老朱每每想起女儿挽着他的胳膊,漫步在公园,游逛于商场,心中就溢起甜蜜。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用心血栽培的花。这花鲜艳,灿烂盛开,且始终水灵灵的。父亲毕其功力浇灌,用心呵护,视为掌中珍。可是,这朵父亲眼中最美的花,被她的他摘去了,不,是被连根挖走的。老朱当然有些不舍。
女儿在成都念的大学,相隔千山万水,离老朱很远,但那几年老朱心里踏实。再远,女儿的家在此,这是她的窝,会飞回来。现在不一样了,尽管还在一城,靠得很近,但老朱觉得很远。
过去,女儿晚上无论是加班还是与朋友聚会,再迟,都要回来;如今,女儿有时回家看看,晚上再迟,也要回去。女儿身份变了,一些情理、事物也随之而变。
老朱想了很多。有时想不明白,有时想想也没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鸟总会长大,翅膀一硬,终是要飞。老朱只是希望,飞得再高再远,莫忘回巢的路。
老朱想起女儿婚礼当天收到的一条短信,是一位老领导发给他的,内容是:恭贺令媛于归之喜!
老领导是文化人,贺喜信息与众不同,以“于归”这古香古色之语表达美好祝福。
老朱觉得“于归之喜”很有内涵,也极妥帖。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之为这,子为女,于归指女子出嫁。归者,回也。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宿。
之子于归。老朱玩味着这一古语。玩味中,释然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