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懒散好闲,似乎比天资愚笨更不容易得到包容。世人宁肯去包容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足,也不愿宽恕其后天的好逸恶劳。所以,勤可以补拙,笨鸟需要先飞。这自然也是没错的。即便身处困境迷途,只要不放弃,就会拥有希望。
人生需要奔跑,同样需要停歇,偶尔发发小懒,也是惬意宜人的。
即使小懒,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惯着自己的懒怠心理,任其生长、蔓延。但有时不妨忙里偷闲,小别那弯满未发的弓弦,且做懒人,不问世事。
世间俗务缠身,那么,仅有的一点时间,该让自己精致。有劳也有逸,带点儿懒,煮一壶咖啡,在园里赏一地春红,或在旧货市场闲散地淘盏选皿,或者只是借着夜灯漫读几页宋词。
生活的逸趣,就是这样“懒”出来的。懒下来的驻足之处,成了驿站,也成了记事绳上的疙瘩。
生活的从容,也是“懒”出来的。
与人说话,最好也带点儿小懒,意不表尽,话不说满。冷言暖语,越河过界,就成了横冲直撞的卒,或被曲解,或被直译,都不受控制,迷人在于此,可怕也在于此。懒一点儿,且留几分白。此时,懒是少说,是谨言,是静默。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单是“睡”这件事,竟也是四季分明的。春暖人倦,就是这样一种懒洋洋的春困,笼罩大地,让人昏昏欲睡,也让万物复苏,百花怒放。春天好像并没有使劲,阳光却那么恰到好处。
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想来该是历史上一群名副其实的懒人了:白日里放歌纵酒,抚琴赋诗,仰天酣醉。如此不务正业,怎么不是懒人呢?但这只是表象,他们懒的是身,心却从未懈怠。既然庙堂不是如意的乾坤,那么,这一片牵绊黎民苍生与山河天下的竹林,何尝不是令人遂心的天地呢?
太懒,不可取;小懒,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