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父亲与车

依旧菜花少女
发表于 2022-06-11 07:54

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脱贫致富是他的追求。

父亲也不是生来就愿意与土坷垃打交道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个梦想。年轻时,父亲曾告别故乡,怀揣梦想,远去沈阳当铁路工人,天天和火车打交道。但没过几年,父亲就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回乡当起农民,这一当就是一辈子。

父亲左眼眼眉上有颗黑痣,村里的文化人戏称父亲是有志(痣)之人。父亲生性要强好胜,过日子从来不甘落在乡亲们后面。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一家老小九口人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紧巴。为改善家人生活,父亲用积攒的给孩子们买自行车的钱,买了一辆独轮手推车。这辆车自然成了父亲致富的好帮手。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买房子和翻盖房子的钱,都是父亲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说来也怪,父亲的命运与车有不解之缘。记得197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父亲在带领村民打深水机井时,两条腿和一只胳膊被倒塌的井架和转盘重重砸压住。时间就是生命,多亏包村的县领导,派吉普车及时将父亲送到德州的一所大医院,才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这车也自然成了父亲的“救命车”。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身残志坚的父亲深知人勤地不懒的朴素道理,一瘸一拐下地干活,顶着烈日收拾庄稼,披星戴月拔草拾粪,乡亲们都夸赞他能干。

父亲一生最钟爱的,要数他的小驴车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我的老家推开。家中分了十几亩责任田,独轮推车显然已不能满足耕种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父亲说服母亲,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买了一头驴,置办了一辆两轮的小拉车。父亲常说,当农民的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一辈子总受穷,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舍得投入,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父亲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自从有了小驴车,父亲种起田来格外起劲儿。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交公粮、卖余粮、赶集市、串亲戚,小驴车几乎天天都和父亲形影不离。特别是每到农忙时节,父亲的小驴车和乡亲们的小驴车,都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汇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父亲爱车更爱驴,和驴成了无言的好朋友,就是寒冬腊月也坚持每天起夜给驴喂料,平时从来舍不得用鞭子抽打驴。小驴也懂得回报主人,很听父亲使唤,干起活来特卖力气,从不使性子、尥蹶子。现在想来,当年,父亲是把对家人的爱,都寄托到小驴车上去啦,因为小驴车承载着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大梦想啊!

小驴车用处很多,也是家里重要的交通工具。1996年春节,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从石家庄回衡水老家过年。父亲一大早,就赶着小驴车到汽车站迎接我们,恐怕到晚了让我们挨冻。我们坐上小驴车后,父亲一声“嘚———驾”,小驴车载着满车的欢喜向家中驶去。一路上,生来就沉默寡言的父亲,兴奋地说个不停:“家里装了土暖气、换了大彩电、通了自来水,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小康生活。”“咱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你们只管安心工作,不要总牵挂家里的事。”听着父亲的话语,我们感到小驴车赛过豪华车,心里暖融融、美滋滋的。

2012年春节前,我开着自己家买的“途观”回老家,接年近八旬的父亲到省城过年。望着停在家门口的车,父亲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稀罕。坐在开着暖风的车里,父亲异常兴奋,打开了话匣子:“我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坐上自己家的小汽车”“当年你们回家过年,坐的是四面透风的小驴车;现在我去省城过年,坐的是有暖风的小汽车”“有党的富民政策,现在的日子真好,活着比嘛都强”。

父亲几年前走了,他心爱的小驴车早已被现代农机具替代,家中的土地也已被来城里打工的姐姐流转给种田大户。但每每回想起父亲的小驴车,总会勾起我对故土浓浓的乡愁和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