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美文 故事 作文 树洞
全部 情感文章 经典文案 心情日记 散文精选 写日记 情感故事 文案 好词好句

陪父亲吃面

秋月无边
发表于 2022-06-11 07:58

父亲又要回西安了。

父亲说,去年清明,给爷爷奶奶的坟前立了碑,算是了却了他多年的夙愿,以后就该我带着老婆儿子回老家了,他走不动了,只能在西安遥望老家了。

郑州,西安,故乡,三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带着我的思绪,一路向西。

父亲16岁那年,离开了甘肃陇东的小山村参加工作,少小离家,一直到去年退休,44年荏苒光阴,他的两鬓斑白、乡音全改。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像一个地道的西北老汉那样,回家乡种地放羊,喊着粗犷苍凉的秦腔熬日月。但是囿于许多候鸟式父母相同的宿命,退休后的父亲陪着母亲来到郑州照顾孙子,他的田园理想也就没了下文。

父亲仍保留着希望。退休前夕,他含蓄地委托母亲告诉我,他想在西安买房。一是高铁开通后西安与郑州不过2个多小时的路程,二是住在西安,距离故乡仅300公里,乡土乡音和饮食习惯相近。最终他和母亲拿出毕生积蓄,在西安买了一处两居室。入住那天,父亲十分高兴,跟我唠叨起我4岁那年他领我来西安旅游的旧事,说着西安这好那好,开心得像个孩子。

随着父亲的到来,家里终于有了家乡的味道。西北苦寒,蔬菜水果品种稀少,不需要丰富菜品的各种面食,成就了西北人的一日三餐。牛肉面、拉条子、炒面片、搅团、油泼面、臊子面、干拌面、凉面、浆水面,这些伴随我成长的食物,父亲尤为擅长。在我的印象里,过去只要周末父亲在家,这些平淡无奇的面食都会像变魔术一样做出来,让我大快朵颐。西北的面,像我身体里的基因,始终不曾离开。

初来郑州时,我给同事最深的印象就是对面条的热爱。偶然发现了一家还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馆后,经常下班花一个小时行程赶过去,就为重温一口家乡的味道。

父亲知道我的心思。每天快下班时母亲都会发来微信,问我几点到家,父亲给我做了面。有几次加班到深夜回家,父亲都会起床问我还想不想吃面,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我强打起精神,把养生、减肥等统统抛到脑后,吃面。渐渐地,我儿子也迷恋上父亲做的面条,每次还要吵闹地学着父亲,像一个地道的西北人一样往面条里倒上醋、搁上油泼辣子,像模像样地大口吸溜着。父亲每每开怀大笑,夸奖孙子胃口好。

我终日忙碌,父母每天接送孙子,三餐照顾,嘘寒问暖,琐碎平常的日子望不到头。父亲也在发生着变化。

父亲是标准的西北汉子,豁达率真,风风火火,眼里从不揉沙子。退休后的父亲开始寡言少语,每天较着劲似的出门“万步走”,剩下的时间就是躲在楼道里抽烟,用手机听音质失真的秦腔。他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大动肝火。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下班回家,看到母亲红着眼圈不理父亲,我忍不住说了父亲两句,父亲沉默了片刻离开了家。夜晚的街上寒风凛冽,少有行人,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父亲,打他的手机提示关机,各种不好的假设在脑海里过山车一样浮现出来,我又懊悔又心急。最后在金水河边的一个长凳上,我看到了父亲,一盏昏黄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父亲每日除了照顾儿孙一家,就是坐在河边,看着人来人往,夕阳西下。在我眼里曾经像祁连山一样高大健壮的父亲,在孤独的岁月中,走向苍老。我坐在父亲身边,静静地陪伴着他。第二天,父亲独自回了西安。

日子依然平静如水。

直到母亲重感冒,在我照顾一家老小的手忙脚乱中,父亲回来了。

有了父亲的悉心照料,母亲很快康复,随之康复的,还有我的胃。一碗晶莹透亮的拉条子,佐以用土豆丁、胡萝卜丁、洋葱末、嫩豆腐丁和瘦肉烩成的臊子浇头,再配上一勺正宗的油泼辣子,让我疲惫不堪的身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此时的父亲,坐在餐桌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贪婪的吃相,满脸慈祥。

一碗面条,拉近了我和父亲心灵的距离。我从18岁起,就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求学、工作、结婚生子,最后在中原腹地扎下根来。我和父亲就像风筝与线,只有一丝亲情维系。我开始去学习理解父亲,在网上收集各种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帖子,甚至想给他找一个看大门的工作。家里也陆续添置了工夫茶具、笔墨纸砚,2个月内就给父母报了两次去东南亚旅游的旅行团,可能父亲也觉得儿子生活不易,全盘接受我给他安排的这一切,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几件琐事,父亲又提出要回西安住。我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去安慰这个倔强的老头儿。

深夜里,突然想起贾樟柯《山河故人》电影海报上的那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不禁泪如泉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碗面,终究无法承载父亲的思乡之情。父亲曾跟我说过,家乡老人亡故后,埋葬时头一定要朝西,表示魂归故里。我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在西安买房的初衷,就是想在照顾儿孙的前提下,离家再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我和父亲同为年少离家,被时代的洪流席卷到未知的远方,像蒲公英一样落地生根,可是心里牵挂的,还是寂静苍凉的西北大地。我徒步去吃一碗貌似家乡味道的面,父亲每晚做的面,就是我们两代人精神的纽带,不管离开多久,我们终归要落叶归根。

老张,今晚我还想吃一碗你做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