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来我家小住,除几件随身的衣服外,还带着一本书,让我颇感意外,因为母亲不识字,这我是知道的。
“你妈也不知从哪儿弄来这么一本破书,像得了宝似的,到哪儿都不撒手,老了老了又当起学生,认起字来了……”父亲不停地对我念叨着,看起来对母亲读书认字一事颇不以为然。
我仔细一看,那原来是一本小人书《女儿国》,是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人的最爱。书确实很旧,但上面的字都不算生僻,儿童读物,倒也适合初学认字之人。“我在家整理东西,翻到了这本小人书,看上面的图画挺有意思,顺便也学着认几个字。”母亲略带羞涩地解释。
父亲果然所言非虚,母亲可一点儿也不像“顺便”认认的样子。无论早起饭后,还是睡觉之前,甚至在干家务活之余,母亲都会利用一切机会来“啃书本”。她总是到客厅阳台光线好的地方,一边用手指认,一边读出声音来。我不由得暗自诧异,母亲何时竟已认得这些许字!遇到生字,母亲不会查字典,更不懂问百度,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只有两个人,另一个就一定是她的老师了。父亲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常常被问得不耐烦,有时被问恼了,便不再理会她。母亲却不急不躁,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做个记号,又继续往下读,至于书上的那些圈圈,就等我回来抹去了。而我也多是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顺带教着母亲。
家里面“老师”做得最好的要数我儿子了。儿子对自己终于也能当上“老师”一事颇有几分得意,态度很认真,教母亲时可谓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不但帮认其字,还帮解其意,且能举一反三。母亲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标记。祖孙两人促膝而坐,执书交谈,画面和谐美丽,温馨动人。连父亲也受到他们的影响,再遇到母亲询问时,态度便转变了许多。
母亲还有一个认字的法宝就是“猜”。母亲的“猜测”可不是毫无根据的,每翻一页,她总是先看图画,再结合画面意思与生字的前一个字可组成的词语来推测出生字的读音,准确率也是相当之高。与母亲外出散步,墙上的广告、商店的招牌,都会成为母亲识字的载体,我便也像我儿子一样向她微笑着、讲解着,无须过多的表白,懂得便是爱最好的样子。
如今,老人们晚年的生活可谓异彩纷呈,有人喜欢养花,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歌舞,有人喜欢旅游。而母亲,一个少时未读书、如今已年近七旬的老人家,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认字,多么别具一格的欢乐,多么艰苦卓绝的历程,我们乐于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帮助她,不仅因为我们对她的爱,更是因为潜移默化中,她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感染着、鼓舞着、激励着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