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何廼愿,1927年出生在东至县白笏乡升金湖畔的贫穷农家,13岁亡父,16岁丧母。解放前夕迫于生计,他当过三年长工,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困苦的岁月。父亲与母亲成婚于1948年,当时家贫如洗,生计惟艰。1949年9月20日,母亲把我带到人世间,十天之后新中国诞生,父亲遂为我取名“国生”以示纪念。
1952年,党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父亲参加县乡政府的招聘,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当上了乡政府文书。1953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开始,无论工作岗位变化还是工作职务改变,父亲都不忘初心,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当好人民公仆为职责和光荣。
1970年父亲任县农业局局长,三年里他操心费神东奔西走,为东至县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73年夏他被调任葛公区委书记。那里地处偏僻,条件较差,年近五旬的父亲服从组织安排愉快赴任。他依然保持自己勤奋深入的工作作风,多跑路多做事。全区山山水水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刻上了他坚实的足迹。
1974年是父亲工作的最后一个年头。当年6月份,葛公区部分地方水稻长势不好,,父亲深入社队了解情况,敦促各级干部加强管理。他自己还亲自坐拖拉机到安庆等外地,购回化肥分发到生产队给庄稼催肥。 由于连日奔波劳累,父亲终于病倒,住院接受治疗,再也不能起来工作。几个月之后就离开了人间。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四十余年,他虽然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在精神品格上却给后人以深远影响。他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景仰、学习和追随。
父亲热爱共产党和新中国。这既有朴素的阶级感情,也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他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把国家建设好。他入党后通过学习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一辈子跟党走,世世代代跟党走,是他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是他对我们后代郑重的政治交待。
父亲对工作极端负责任。自参加工作后,父亲极少回家,全身心扑在本职工作上。他在机关里是最勤快的人,早晨起得最早,清扫大院和办公室是他的习惯。从白天到晚上,不是看文件报纸,就是开会、谈话,成天处在工作状态中。他最喜欢下乡,一下去就是好几天,一个月多半时间在基层。工作单位就是他的家,基层社队就是他的办公室。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工作二十多年只回家过了几个春节,每次也只呆几天便赶回单位上班。有一年春节连下几天大雪。大年初二清早,父亲就穿好雨靴雨衣,一定要赶回六十里之外的尧渡区委会。他担心全区这几天是否有房子被积雪压倒、有耕牛被冻死、有缺衣少食的困难户需要救助,急于回去布置检查安排救灾。全家人含泪送他到村口,看着他冒着纷飞的雪花艰难行进,越走越远,直到看不到他的身影我们才返回家中。父亲踏雪前行的背影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和公仆形象的证实和昭示。
父亲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他穿着朴素,身上常见打补丁的衣裤。他喜欢抽烟,为了节省多半抽的是在农民家买的旱烟。工作二十几年,我记得他只穿过一双皮鞋,戴过一只手表,现在说来让人难以置信。父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葛公区委会运回他的遗物,仅有两床被子一只箱子,箱内几无值钱之物。面对那些打补丁的被单、衣裤,全家人痛惜得泣不成声。
父亲对儿女爱之深切,严格要求,精心教育。对此,我作为长子体会最深。记得小时候,他总是把我搂在怀里睡觉,脸挨着我的小脸,我现在似乎还能体味到他呼吸的气息喷到脸上的那种温馨和慈爱。我上学之后,他喜欢与同事比孩子的成绩单,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此时父亲脸上总是露出高兴和自豪的神色。当我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获得“全校期考第二名”奖励,放学回家拿出奖状奖品给他看时,他却连头都不抬,毫无反应。睡觉前才问我考取第一名那位同学的情况。父亲和婉地对我说:“你的学习生活条件比他好,你努力得还不够。我不在乎你考取第几名,只希望你记住: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要争取做到。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父亲平时若发现我的弱点、缺点,总是及时予以批评教育。
1973年,我走上了第一个工作岗位——中共池州地委党校,分配到理论教研室工作。然而党校领导并不安排我讲课,却让我到教务科担任秘书工作。我告知父亲,请他帮我定夺。他说,一定要服从安排,理论教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字功底,这是领导对你的关心和培养。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扎扎实实地当了近两年秘书,起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编发工作简报,替领导撰写开学动员报告、结业总结报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我把这些材料寄给父亲,他高兴地肯定我“很有长进”,并说“你迟早会走上讲台。作为父亲和党校老学员,到时我一定会去听你讲课。”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我从地委党校到池州学院,一直当政治教师,教了四十年的马列,基本胜任,乐在其中。我们兄妹五人还都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并在不同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向父亲交出了能够让他满意的答卷。父亲在九泉之下可以告慰:“革命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