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打完电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是母亲节,在外地的儿子没有忘记问候他的母亲,我也照例向在成都的母亲问安。电话里妈妈的声音格外爽朗,说老幺才给她打了电话,就知道我会打电话来,也知道打电话是祝她节日快乐,然后是一连串开心的笑声。
妈妈年过古稀,与爸爸在成都陪孙子读书。孙子们在她的陪伴下读小学、中学到大学,她也由半百岁月走进了古稀之年。儿子、孙子们都喜欢吃她炒的菜,她也喜欢听他们摆龙门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很少说话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搭腔了。去年年前,爸爸告诉我们,妈妈的耳朵听力下降得很快,我们正常说话她已经听不清楚了。隔壁婆婆安了助听器后效果不错,妈妈也想去安,想听听我们三兄弟的意见。妈妈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爸爸和我们的对话,虽然她听不清楚我们说的具体内容,但是心中的期望却写在脸上。
妈妈是个坚强的人,一般的困难和挫折压不倒她。年轻时,爸爸在外做手艺,她一个人,家里家外,把儿子、老人照顾得很好,队上的工分也挣得不比别人少,我们几兄弟基本没有挨过饿。奶奶说,我这个媳妇呀,比女儿都孝顺,比儿子都能干呢。后来,父亲当了村干部,乡上来人时几乎都在我家吃饭,妈妈一边要忙着农活,一边要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妈妈很会做饭,可口的农家菜在爸爸与来人的闲聊中就做好了,来来往往的乡干部没有不夸奖她的。
我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妈妈正在更年期,身体大不如前。但她从来不让我们看出来她的异常,每天乐呵呵地驮着小孙子,我们下班时就钻进厨房做饭,直到孙子睡了才休息。年轻的我们瞌睡大,儿子很小就跟着她睡,她也从来没有叫过苦。在她的心里,儿子、媳妇白天工作忙,晚上一定要休息好,自己就是累点、苦点也要把孙子带好。那几年也是她身体最糟糕的几年,后来妈妈偶尔说起那段经历时,我常常潸然泪下,为妈妈的艰辛,更为自己的疏忽。
妈妈是个乐观的人,很会带给人快乐。老家的人、家里的亲戚都喜欢跟她聊天,而她所聊的总离不开她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偶尔有点小病小恙,也不准爸爸告诉我们,总是乐呵呵地说,“没得啥子,没得啥子。”一天练太极拳、跳扇子舞、陪爸爸逛街,忙得不亦乐乎。跟儿子们出去旅游,她总是走在前面,我们有时候都跟不上。走神农架、环步青海湖、登武当山,她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儿子们带着她和爸爸去旅游。因为她知道,爸爸特别爱旅游。旅游时她基本不怎么看景色,她就是享受一家人外出的时光,她就是喜欢对人说儿子带她旅游、媳妇给她买衣服的事情。几年前,她七十大寿的时候,我问她,过生日是买衣服还是旅游,她脱口而出,去旅游。在她的心里,一家人快快乐乐,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春节,好几年没回去的妈妈主动要回老家去看看。她拉着过去的老姐妹和邻居们,唠不完的家常,讲不完的旧事。我突然明白,妈妈就是要清清楚楚听听乡里的故事,听听乡里的声音。
“我现在好了,别人说话我听得很清楚,出去跳舞和打太极也不自卑了。”妈妈的话重重击在我的心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是呀,我也是知天命的人了,母亲的期望在心中,我知道吗?母亲的自卑有多久了,我晓得吗?我们天天关心的是她吃得如何、穿得如何,是否走进了她的内心,了解她的想法呢?“老二又给我们买了补品,刚才也打电话的。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四十岁后也要开始慢慢注意了哈……”还是那些话。在她的心里,儿子再大、再能干,都不让她省心,都有些不懂事。
是呀,儿子在哪里,母亲的心就在哪里。可是母亲在哪里,我们的心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