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月饼坊
文/曹雪柏
十里八乡,父亲的月饼坊口碑极好!
父亲的月饼坊店面不大,就在小镇上我家临街的两间土坯房里。没有高档华丽的装潢,没有醒目耀眼的招牌,但是,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常听村里老辈人讲,月饼坊在我祖爷爷手里就有了。祖爷爷曾是皇宫里御膳房伙夫,学得一手月饼制作工艺,告老还乡后,经常为乡里乡亲露一手,让寻常百姓也吃到了皇宫里的美食,在众乡亲的帮扶下开起了月饼坊,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祖爷爷为人厚道,手艺精湛,月饼口味极好,还经常接济村里穷苦人,在那时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父亲继承了祖业,仍旧信奉诚信为本的生意经,经营着月饼坊。中秋时节,也是父亲的月饼坊最忙的时候。但无论再忙,和馅、烘烤等工序仍井然有条。父亲的月饼用料考究,核桃仁、花生仁、葵花仁等干果需在油砂里炒过,放凉,再放在石碾子里碾成细碎,加入白糖、红糖、冰糖,调入淡猪油,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煨着。面粉一定要用褪了麸皮的当年的精面粉,麦香浓郁,而且很劲道。多年来,父亲一直沿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这种做法效率低,费时费工,但月饼的味道很地道。父亲的月饼模子大多都是自己刻制的,什么“五谷丰登”、“团团圆圆”、“喜上眉梢”……纹路清晰,寓意深刻。
那次,为了寻到正宗的枸杞,父亲不远千里跑到宁夏精挑细选。为了赶在中秋前带回,父亲连夜坐着拉煤车回家,才得以让预定的月饼保质保量完成。
父亲的月饼皮酥馅软、脆酥绵甜、耐存放,这是现代工艺无法替代的。刚出炉的月饼,块块色泽褐黄、纹层清晰、黄酥酥的,还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看着都让人流口水,轻轻咬一口油而不腻、香甜味厚。父亲的月饼以外形美观、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耐存放而著称乡间。
中秋前后,父亲的月饼坊门庭若市,即使没有精美的包装,照样供不应求。父亲的月饼价格低廉,不为盈利发家致富,只为服务乡里乡亲,让这舌尖上的美味代代相传。村里如遇什么红白喜事,主人家会早早邀请父亲做月饼,父亲每次都很乐意,还分文不收,而村里过事讲究的就是父亲的月饼宴。
父亲在秉承传统的同时,也不忘与时俱进。时下,全国范围反腐倡廉,大快人心,父亲在月饼模子上刻上“廉”、“洁”、“孝”、“和”等字样,其含义,不言而喻。没想到带“廉”字的月饼很畅销,好多城里人也慕名而来,在吃月饼送月饼的同时,无形中受到了教育。
看到父亲整日忙忙碌碌,年过六旬,仍两袖清风,我劝父亲提高价钱,缩小成本,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乡里乡亲的感情比金钱更重要。”父亲的话让我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又是一年中秋到,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送父亲的月饼坊一副对联:
上联是:“货好人常美”
下联是:“心公客必来”
横批是:“货真价实”
我想,这也许就是父亲月饼坊最好的招牌吧!
父亲珍藏的清代月饼模
文/刘雅峰
中秋节近了。晚上,我突然想起了老家的父亲。父亲今年七十岁,十二岁那年到面点房做学徒,一直干到五十六岁才因身体原因,另谋他途。从此父亲爱上了收藏,尤其喜欢收藏各种月饼模。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父亲收藏的月饼模有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的最多,明清时期的各有三五个,文革时期的两个,主要有木质、陶质、铜质,造型各异,有圆形、方形、鱼形、葫芦形,小的内径不到3厘米,大的内径42厘米。木质月饼模纹饰多为手工雕刻,并且寓意丰富。如纹饰为石榴,寓“榴开百子”,多子多孙之意;纹饰为五只蝙蝠环“寿”飞翔,寓“五福捧寿”之意。
在众多的月饼模中,父亲最喜欢的是他师傅传给他的清代月饼模。木质暗红,纹理清晰,模厚约3厘米,柄长约15厘米,凹下去的模壳呈圆形,直径约8厘米,凹槽深约1。5厘米,槽壁上雕刻有均匀平滑的菊花状边缘,凹槽底部中间雕刻有菊花、鱼儿等图形,线条明快,生动形象,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当年,父亲的师傅共有六个徒弟,忠厚老实、做事勤快的父亲最讨师傅喜欢。二十八岁那年,父亲自立门户开面点房,他的师傅将自己用了几十年心爱的月饼模作为礼物送给了父亲。这个月饼模陪了父亲最初谋生的二十年,直到后来,月饼制作现代化后,才逐渐淘汰不用。这个月饼模被父亲视为他们师徒二人感情深厚的寄托。闲来无事时,父亲总爱细心摆弄,小心擦拭,嘴里说着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话语。有时见我不忙,父亲会拉我一起赏玩他珍藏的这个“宝贝”,给我讲“宝贝”背后我听了无数次的故事。
如今,每年中秋节,父亲仍然会亲自做月饼给我们吃。父亲做的月饼虽然不洋气,但是严格遵守古老的工序。做月饼时,父亲会早早起床,将他最喜欢的清代月饼模清洗干净晾干,在内部及周边涂食用油,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开,擀成均匀的饼皮,把事先调制好的撒有芝麻、冰糖、花生仁等的饼馅包进饼皮,然后,一层层地,再一块块叠好,做成团子形状,仔细装点上青红丝,放进模子里,缓慢均匀地按压出图案,再放入微波炉,用文火慢慢烤。月饼熟后,表皮黄亮,香味袭人。看到我们吃得香甜的样子,父亲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父亲将收藏的月饼模单独放置在一个木柜里,整整摆了两层,归置得很整齐,无论什么时候来人赏玩,父亲总会热情接待,然后一一介绍,共同把玩。父亲非常念旧,我内心明白,父亲收藏的这些月饼模不仅是他对自己职业的留恋,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师傅及几位师兄的怀念。
父亲老了,虽然我们平时很忙,但每到中秋,都要回家看父亲,再尝尝父亲亲自做的月饼的味道,那种幸福弥足珍贵。
母亲为我们烙月饼
文/王丽芹
时至中秋,超市里早已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月饼,空气中都弥漫了一种香甜的味道。而我最爱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月饼。
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回来了。为了庆祝全家团圆,母亲破天荒地说要给我们做月饼。她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和面、拌馅、擀皮、做剂子,有条不紊。而我们也在一旁帮忙,拿柴火、舀水、刷锅、烧火,专等着月饼下锅。
母亲终于制作好了最后一块月饼,把它们逐一摆进大铁锅里,然后接过我手中的烧火棍。因为烙月饼的火候很重要,既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弱,她要亲自掌握。仿佛等了很久,终于闻到了一股清香,母亲将滚烫的月饼取出来,放进我们的盘子里。顾不得烫嘴,我们就赶紧吃起来。月饼里有冰糖、芝麻、花生仁、瓜子仁,都是平时不多见的东西,感觉特别好吃,几乎每人都一连吃了两三块。
时隔多年,我一直念念不忘母亲当年烙制的月饼,那种香、那种甜,就算再优秀的糕点师也做不出来,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团聚的味道。
沾着母爱的月饼
文/陈亦权
母亲在村里是有名的打月饼能手,她打的月饼又圆又满,又甜又香。每年中秋,母亲不仅会为自己家里打月饼,还经常被邻里们邀请去帮忙。
母亲是一个非常讲礼数的人,虽然经常帮助别人,但却从不会收下别人送给母亲的月饼。母亲总是这样婉拒别人:“我这就要回家打月饼了,还要你家的月饼干嘛呢!”
在我9岁那年,母亲帮弄堂口的宝根婶打好月饼回家后,并没有像往年那样立刻开始擀面做馅,而是坐在了堂前的小木凳上发呆。母亲把我搂进怀里说:“我们今年可能吃不上月饼了!”
“为什么呢?”我难过地问。
“家里没有鸡蛋了,那只蛋鸡现在又在孵窝,早就不下蛋了。”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没有鸡蛋,就做不成月饼。”
我沮丧地靠在母亲怀里,一言不发,我知道母亲无力改变这一切,所以我能做得只有尽量乖巧懂事一点,不给母亲添乱。尽管这样,但眼泪却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落在母亲的手背上。
“我出去想想办法。”母亲用衣袖为我擦了泪,然后让我一个人在家呆一会,就起身往村口小溪边的树林里走去,我心想母亲一定是出去借鸡蛋了,可河边根本没人住,能向谁借呢?
我在家门口捏了不久的小泥车,母亲就回来了,她的手一直捂着口袋,似乎怕口袋里有什么东西会碎了,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可以做月饼了!走进屋,母亲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居然是几十个鸟蛋,母亲一边打着鸟蛋,一边告诉我这是她从河边的树林里掏的,为了她够这些鸟蛋,她一连爬了十多棵树呢!
看着母亲已经有些微胖的身体,我简直无法想像她是如何做到的,这时,我突然注意到,母亲的脚趾上包着一块小碎布,殷红的血水从里面浸透出来,把布也染红了。
“妈妈,你的脚……”我问。
“没什么,爬树的时候不小心滑了脚,结果在树皮上刮翻了一块脚指甲。”母亲轻描淡写地说着,继续着手中的活计。
母亲很快开始擀面揉粉、压月饼……没过多久,母亲烤熟了月饼,就在母亲开始往烤笼里取月饼的时候,母亲脚趾上的布条松了,她蹲下去绑好绳子后继续取月饼,但是她没有注意到,她的手上已经沾上了一些血,等母亲留意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个月饼从母亲的手指上沾到血痕了。
母亲“呀”地惊呼了一声,连忙洗了手,她拿着那几个沾着血痕的月饼看了看,走到猪栏前想扔了喂猪,我跑过去拉住了母亲。“妈妈,给我吃吧!”母亲这么辛苦做起来的月饼,我实在不愿意就这样被扔进猪栏。
“可是,这上面沾上血痕了。”母亲看着手中的月饼,自责地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母亲,我只知道我不舍得母亲扔掉这几个月饼,我从母亲手中拿过那几个月饼,放到嘴里吃了起来。
月饼甜甜的,其中拌着一丝微微的咸,我知道,那是母亲的血。不,确切地说,那是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多年,每年中秋吃月饼,我都会想起母亲打月饼情形,想起那次吃沾着血痕月饼的经历。
殷红的母爱,足以让人怀念一辈子……
月饼的故事
文/李沫蕾
中秋节快到了,妈妈从商店里买回了火腿月饼。我放学回到家里,看到月饼,心里可高兴了,还没征得妈妈的同意,我就悄悄地拿了一个躲到阳台上吃,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第二天早上去上学,我又悄悄地拿了一个放进书包里,一路上心里总是在回味那月饼的香甜味。
妈妈发现袋子里的月饼少了,她没有责备我,而是用关切的口气对我说:“我买的月饼好吃吗?”“哇,真是太好吃了!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月饼哩。”我用赞赏的口气对妈妈说。此时,妈妈语气一转,就给我讲她们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故事。妈妈出生在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生活困难,每年的中秋节是她们最渴望的日子。听到家里要做月饼,妈妈激动得睡不着觉。要说那个时候的月饼的样子,妈妈说:“其实就是红糖粑粑。”每家在灶台上烤五六个糖粑粑,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一个中秋节就算过完了。妈妈开玩笑似地说,她们小时候吃的月饼,非常硬,能把狗打死。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说:“麦子,你们现在真是幸福。我们有你们大的时候,哪里吃得起这么好的月饼。那个时候,家里一是没有多余的钱,二是即使有钱,到商店里也买不到像现在这样好的月饼。那时我们吃肉是要分着吃的,一个人最多吃四五块。一小块肉放进嘴里,要反复地嚼上半天,才舍得把它咽下去。现在好了,街上的水果蔬菜、日用百货一年四季应有尽有,你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我问妈妈:“你们小时候为什么会那么穷?”妈妈说,不仅仅是她的家里穷,就是其他家也一样难过。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国家都还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今天,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富强了,家家户户也过上了好日子。
童年的“土月饼”
文/黄建如
又到一年中秋时,公司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另一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只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洗干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的飘荡。
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了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无比的美味!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好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价格也越来越贵,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一块月饼的爱情
文/黄源来
1980年,我和女友一起外出打工,几经周折,在几乎弹尽粮绝时,终于应聘到一家工厂。工厂在郊区新开发区。第一月的工资还没领,中秋节就悄然而至。我们到距开发区最近的小镇闲逛。小镇尚有农村自制的月饼出售。夜深了,未售完的月饼降价出售,大婶招揽顾客的声音撩人心魄。本来一元一块的月饼降至一元两块,我们终于决定花一元钱各吃一块月饼。
平时在食堂挑最便宜的饭菜打发日子,肚子一直空荡荡的,拿到月饼,我狼吞虎咽一下子就消灭了它。尚在回味月饼美味的当儿,只听女友说:“我这块是不是变味了?”“不会吧,我那块挺香的。”“你尝尝。”女友把只咬一口的月饼递给我。我小心咬一口,细细品尝,没吃出异味来。旁边就是小公园,她拉我进去,在椅子上坐下。“再尝一口,大口尝一下,才能尝出味来。”她说。我大咬一口,无意间瞥见她月光下温柔的表情,心里一紧,一下子洞察了她的心机,喉头一紧,被月饼噎着,猛地咳嗽,眼角有泪——有噎着的眼泪、更多的是感激的泪水。女友轻轻拍打我的后背,一边焦急地询问我感觉如何。我故作思索回味状,说:“真的好像不太新鲜。”“不会吧?”女友不打自招,露了馅。她抢过我手中的月饼,小心品尝。我决定把戏演得逼真些,说:“别尝了,扔了吧,会吃坏肚子的。”假装要夺过来扔掉。她急了,将小半块月饼全塞进嘴里。她鼓着腮帮说新鲜着呢。我也是被胜利冲晕了头脑,竟然说:“知道没馊,干嘛骗我?”她傻乎乎地冲我笑,说以后会买最好的月饼给我吃,让我吃个够。月亮的清辉薄纱一样裹着她,她显得越加楚楚动人。我说我已吃到世上最好的月饼,轻轻地把她揽在怀里。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婚姻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80年中秋夜的那块月饼,于是,曾经携手拼搏的坎坷经历又会浮雕般地呈现在眼前,那块月饼的清香不期而至,伴随着那晚柔和的月光,直抵心扉,涤荡心灵的阴霾。
月饼情
文/袁作军
岳跛子和哑巴老婆小翠的地摊迎面不远,就是老张的旺旺超市。中秋临近,超市打出了大幅逼真的彩色月饼广告。画上的广式月饼金黄、细腻,苏式月饼淡白、酥松,仿佛那带甜味的清香一直沁人心脾。小翠时不时地看着那广告画咽口水。怀孕的女人嘛,谁不嘴馋呢?
岳跛子看在眼里,捏着兜里这几天才赚到的一块钱硬币,犹豫了几次,还是起身,拄着拐杖,艰难地走进了旺旺超市。老张热情地说:“哟,岳老板光临,买点么子?”
岳跛子讪笑着掏出那枚硬币说:“老鬼你不要笑我唦!——我买个月饼,广式的。”
老张惊问:“买,买一个?!”
岳跛子说:“对,就一个。给我老婆吃的——你也看见了,我的地摊近期没生意,几天就赚了这一块钱。”
老张叹了口气说:“你们两个
残疾人,也实在不容易呀。”说完,递给岳跛子两个广月。
岳跛子说:“老张,我只买一个。”
老张说:“我买一送一,不行吗?成本价,我不赚你俩的钱。”
岳跛子连声道了谢,返回地摊,把月饼递给小翠。小翠高兴得个像小孩儿,打开其中一个月饼包装,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她看了看岳跛子,忙把手里的另一个月饼递还给岳跛子,示意他也吃。岳跛子咽了咽口水,推挡着,不要。
小翠拿起月饼,跑到超市里,在老张面前“哎哎哎”比划了半天,老张才明白,她是在说岳跛子不喜欢广月,要换一个苏月。老张帮她换成了苏月,看见她返回地摊,硬揣到岳跛子手里。
岳跛子捏着月饼,沉默了一瞬,忽然眼睛就湿了,哽咽着说:“小翠,跛子哥没能耐,让你跟着吃苦了……”
老张远远地看着听着,心里也酸酸的。
月饼情
文/李晓佳
时光如流水,总在不经意间静静地流逝,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秋夜更加雅致幽静,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我满心欢喜地看着微信留言,那是远在北京工作的表姐发来的:“晓佳,三年了,我决定今年中秋回来看你,听说你搬家了,快把地址发过来”。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心中的思念难以言喻,一心盼着表姐的归来。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一直没有表姐的消息。忽然,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快递员派送包裹,我一边下楼,一边嘀咕:“最近没有网上购物,怎么会有快递?”当拆开快递的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那是个精美的月饼盒,在盒子的最下方有一张小卡片,上面工整地写着:“晓佳,因为中秋节工作忙,我不能回来了,所以我特别在微信上留言,问你新家的地址,这样可以寄一盒月饼,送一份心意,给一个惊喜”。
一块月饼一片情,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透过那盒醇香的月饼,我感受到了真挚的亲情和绵长的温暖。
小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每个炎热的暑假,表姐顶着烈日来到我家,帮助我攻克数学难题。晶莹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滴落,但表姐毫不在意,先是右手扶头思考,然后逐一讲解,不时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当我陷入疑惑时,表姐一遍又一遍重复地解答。
每逢中秋,表姐总喜欢把一块月饼塞进我的书包里,至今我闭上眼睛,仍能回味那一丝丝的香甜。
后来,表姐为了生计而远行,父亲患了重病。我只好打长途电话向表姐求救,当我得知表姐因房屋装修没有存款时,我的泪哗哗然流了下来,但在电话的那一边,表姐郑重承诺:“晓佳,别担心,如果急需用钱,我就到朋友家去借,一定帮你度过难关”!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半睡半醒间,传来一阵敲门声,我匆忙起身开门,一盒月饼突然闪现眼前,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借着朦胧的月光,我终于看清了那人的容颜,竟然是我日夜思念的表姐……
藏在月饼里的父爱
文/管洪芬
父亲退休后闲不住,仍时常出门打一些短工,因为怕母亲一个人在家寂寞,我偶尔地便会过去陪她聊聊天,有时候索性在那吃顿饭,然后一待就是一下午,只为了等到出门一天的父亲回来,可以和他说上几句话。
有一天,天渐夜色,在外打工的父亲终于回来了。原本我是心疼父亲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看父亲那疲倦的样子,我莫名的就生了气。父亲辛苦了一辈子,领着一份不错的退休工资,也该好好歇歇了,他的“闲不住”让我非常难以理解。
看着父亲,责备之语正要脱口而出,却见父亲憨厚地笑着,慢慢地从上衣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塑料袋,再等他小心打开袋口,我才看清袋子里放的是一块月饼。看着我纳闷的样子,母亲解释说:你爸干活的那地,每到下午三时有点心发,两块小月饼就着白开水,填饱了肚子干活才带劲。不过,你爸他有心,老是自己舍不得吃,非要每天带一块回来,就想让我也尝尝。母亲的话蓦地让父亲着了急,父亲说:哪是舍不得吃?是吃不了,吃不下总不能浪费吧,干脆就带回来。
我一直清楚地知道,我的父亲虽然年过花甲,可依然能一口气吃下两碗大米饭,父亲常说,能吃饭才是身体好,才有力气干活。可就是这样大饭量的父亲,却吃不下小小的一块月饼?这可能吗?看着那块月饼,再想到以前,我一下子像是悟到了什么。
吃过晚饭,我在厨房里给母亲帮忙。母亲突然地便笑了,她说:你知道吗,你爸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哪怕一块月饼一粒糖果,他也会想着家里的人。他现在辛苦,也想要多攒点钱,就怕给你添负担加累赘……听着母亲的话,我蓦然间眼眶浸湿:感谢母亲,也感谢那块月饼,让我终于读懂了我的父亲,读懂了那藏在月饼里的浓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