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淄川区西河庄(今西河镇)始建于宋代,文化底蕴丰厚。多年奔走异乡,浓浓的乡愁常常催动回家的脚步。前几天回了趟老家,专门到庄南头的石牌坊遗址转了转。曾经享誉齐鲁、完美诠释明代石雕技艺的山东第一石牌坊早已消失在历史烟云当中,仅存的两块底座巨石也风化得斑痕累累,幽幽地蹲在原地,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百年沧桑。多少年来梦里寻他千百回,此时身临其境,手捧一张泛黄的照片,儿时的记忆不由在心头泛起。
天际山是西河庄的制高点,站在山上向南眺望,中间一道岭高高隆起,两边漫坡渐渐垂低,远远望去,西河庄极像一条弓背而臥的龙。老人们演绎,南边是龙头,北边是龙尾,中间是龙背。石牌坊就座落在村庄最南端龙头的位置。自古形胜之地,必出俊杰。西河翟氏家族兴盛,名人辈出的历史佐证了这一古老的传说。
小时候要到一家姓苏的剃头匠家里去剃头,他家门外就是石牌坊。男孩子调皮,有时等的时间长了不耐烦,附近又没有好玩的地方,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爬石牌坊。骑狮子,看浮雕,数人物,摸奇兽,猜文字,玩得不宜乐乎,有几次几乎爬到脊顶,在大人们的惊呼和父亲的斥责声中才意犹未尽地慢慢下来。爬的次数多了,细节的记忆自然深刻。那时候年龄小,光知道看景致,不知道石牌坊的来历和沧桑,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及至稍长,才从众口传说和史书记载中得知,石牌坊表彰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从西河庄考取进士、辅佐大明王朝的三朝名臣、耿介尚书翟凤翀的历史功德。
历史上的翟凤翀用几尽完美的一生诠释了立生祠,入正史,赐御葬,立牌坊这种致世贤臣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明史》评价前朝人物惜字如金,非常吝啬,不肯多给一个字。《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中记载的十二个历史人物中,其他人不超过四、五百字,唯翟凤翀达八百二十字之多,其中不乏赞美之词,可见翟凤翀在明朝历史上颇有分量。
明清时期,西河庄归青州府孝妇乡(今博山)管辖,交粮纳税要到青州府交割,西河是颜神通青州的必经之路,一进入西河庄的路段就是下街。石牌坊跨街而建,与尚书府的过街楼遥遥相对,正中门下青州古道石色青青,光滑鉴人,深深的车辙印证了当年石牌坊下商铺鳞次栉比,车辚马啸,人来人往的繁华。整体建筑四柱三楼,型制考究,气象雄伟。通过资料了解到,石牌坊总高十三米,面阔十米,全用取自济宁嘉祥石炭石构建。底座两块巨石,狮子蹲前后,中间由四根霸王柱承荷,分为三门,直承上檐三楼,中间门楣铁梁托底,用整块镂空的云头二龙戏珠青石板钩连,栏额共有三层,两边雕刻旗锣伞扇、车马仪仗等。挑檐均为圆椽、方飞、勾头、滴水组成,顶部青瓦铺顶,正脊安吻鸱,顶脊置瑞兽头。石屏的浮雕刻均为仿木制卯榫结构,钩连四柱,人物、场景精致绝伦,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刀法圆润,古朴大气。整个建筑古色古香,气势恢宏,体量巨大,处处渲染着气派与辉煌。精美古朴的人物造型,精湛隽秀的雕刻技艺,雍容古雅的书法,向世人展示着翟氏家族曾经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