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正吃晚饭时,听到门铃响,还没开门,便听到对门陈奶奶爽朗的叫门声,“有人吗?”
打开门,便是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和递过来的一盆鲜嫩欲滴的葡萄。
“这是今天媳妇和孙女去农庄摘来的,新鲜着呢!”陈奶奶甚至人都没走出自己的家门,就把身子探过来,对着我说。
“谢了啊!”我接过她弯身递过来的盆子,便走进厨房将葡萄倒进水果盘里,把盆子还给她。趁她接盆子的当儿,两人隔着门继续聊些家常。
都说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生活,也如钢筋水泥般冷漠、生硬。楼上楼下隔壁邻居,只几步之间把门重重一关,有如隔着一道铜墙铁壁,把人与人之间硬生生隔得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这种老死不相往来之风似乎已成了城市生活的一种写照。
然而,我生活的这个楼道,却打破了这种城市标签,邻里间的相互串门、嘘寒问暖,有东西一起尝的温暖,让我仿佛又重回到儿时在乡下端着饭碗上隔壁王大婶家串门的情景。原来,在城里也可以这样的融洽、和睦。
我记得,夏天,我唤对门家的小孙女玲玲小朋友到我家顶楼露台上的菜园子里摘西红柿,给青菜叶子抓青虫。陈奶奶从她们家南露台上扔过来一条鲜活乱跳的鲫鱼,说,儿子刚钓来的,赶紧趁新鲜杀了。那鱼儿,经这重重一摔愣是没死,还在我的花盆间上蹿下跳。
然后我说:“你家儿子不回来,我家老公也在外面吃,要不,你和你家媳妇小芳一起来我家吃饭得了,看玲玲玩得正欢,都不想回家了呢。”爽快的陈奶奶也不推辞,拎着个煮好饭的电饭煲,几碗烧好的菜就过来了。于是,这个晚上,五个老中青少幼的女人,围坐在我们家,吃着从自家菜园子采摘的无公害蔬菜,聊着与男人无关的话题,像一大家子。
三楼的阿娟是这个楼道里的热心人。夏日晚饭后,只要你在家里闷热呆不住,或者闲得慌,到楼下去,便会看到楼上楼下的几个熟人,围坐在一张小圆桌边。桌上摆放着切好的西瓜,众人聊得尽欢。这便是阿娟带头组织的纳凉晚会,当然没有唱歌等表演节目,不过是一群人坐在一起东侃西聊而已。见你下来,阿娟热情地向你招呼。这时,你可以大方地拿起桌上的一块西瓜吃,很快便融入了他们的聊天队伍中。
开春的时候,阿娟会在楼下绿化带的空地上,撒下一些花种。半个月后,在春风的吹拂下,春雨的滋润中,花苗蹿出地面,长满整块空地。阿娟于是就招呼你,想要什么就挖去。你也不会客气,看中了哪几枝太阳花、矮牵牛,一并挖走,种到自家花盆里。于是,待几个月后的初夏,这幢楼家家阳台上,便开满了粉红的,淡紫的,大红的夏花,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我们看到,阿娟的一片热心开满了整个楼道。
那日下班回家,走到楼道口,见一清瘦老者坐于台阶上,约莫五六十岁,身边堆着大包小包,似从远路赶来。上前询问,果然是五楼家的老父,从外地老家赶来女儿家,因女儿尚未下班,故坐于此处等候。我问他:“女儿知道你在这里等他吗?”他摇摇头说:“自己没带手机,没能与女儿联系上。”我于是拿出手机问他女儿电话号码,他从口袋里翻出一张折皱了的纸条。我照着纸条上的号码拨通电话,见他用我听不懂的方言与女儿联系上了,心中也便踏实了。此时天色渐暗,便招呼他到我家去坐坐,他羞涩地笑着摆摆手,但脸上难抑对我的感激。举手之劳,与人温暖,何乐不为?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像冬日里的那束暖阳,夏日里的那阵凉风,让人温暖,使人舒服。需要每个人一抹善意的微笑,一阵问候式的敲门,一片真诚的关心,而不是如陌路般地擦肩而过,漠然地大门一关,冷冷地心里道声“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