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中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人生确实如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关系,处着处着就淡了。就如我们的通讯录里,还存有这样一部分人,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或者恋人,但是现在已经很久都没有联系过了,只留下一串联系方式。
不删除,是对于美好过去的回忆与保留;不联系,是因为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前几天我去理发,由于换了个发型觉得蛮精神的,于是发了个自拍到朋友圈。
有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好友评论道:“年纪大了,脸也跟着大了,哈哈哈。”
看到评论后我第一反应特别开心,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年前我们俩一起打打闹闹的日子。
我准备“回怼”他,输入框内写道:“你想找抽啊,哈哈”,但是觉得有点过了,又把打出来的字删掉,改写成“就这么大,怎么着吧”,又觉得不合适。一时之间,我竟不知该如何回复。终于我想好了如何回复他时,却发现他已经把之前的评论删除了,我的那条朋友圈只剩下他的一个点赞。
我盯着那条朋友圈愣了好久。那一瞬间,有种难过的感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需要这么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连斗嘴都需要再三斟酌。毕业之后我们各自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忙忙碌碌,却很少再有交集。偶尔说要聚一下,不是我在加班就是他临时有事。微信聊天记录停留在2年前,后来我没有再问,他也没有再说。
终于,通讯录里那个电话再也没有响起过,我现在甚至不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拨过去是否还打得通。
成年人的告别仪式很简单,你没有回复我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也很默契地没有再发。我们就这样,默默地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只剩下聊天记录,承载着那旧日的时光。
初中时读《故乡》,惊讶于年少的闰土居然知道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同时也被鲁迅与闰土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所感动。长大后重温那段两人多年后相遇的场景时,却读出了另一种味道。
曾经以为美好的童年可以一直延续,年少的友情可以陪伴一生。但是随着闰土一声“老爷”,原来一切都回不去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在年少分开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造就了两个人观念的差异。他们没有办法像儿时一样心无旁骛地一起嬉乐,也融入不了彼此现在的生活。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还有结婚生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不断地变换着人生的各种场景。我们曾经和某个人在某个阶段,拥有共同的爱好与理想,有着羡煞旁人的默契,但是也只是在那个阶段。
那些曾经在某个阶段陪伴我们的人,分开后再难找到曾经的默契,我们之间只剩下曾经的往昔,躺在记忆的长河中。
短暂的距离可能产生美,长久的分别却会带来疏远。
你说的每一件事,描绘的每一个场景,形容的每一个画面,都会牵动我的喜怒哀乐,但我又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我们用对话了解彼此,用文字讲述生活,看起来还似当年那般亲密,却又如此的不真实。只能在屏幕前互动,却不能一起参与。
我们曾经说:“距离不是问题,现在交通很发达,你结婚了告诉我,不管多远我都一定来;你有什么需要帮助告诉我,不管在哪里,我一定还像之前一样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身边。” 后来才发现,距离真的是问题,我买不到去看你的票,你手里有好多的事情也到不了我这里。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恰好不在,我找你的时候,你远在他乡。
有人说过:“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有带,而我又无能为力。” 当初一别,隔世经年。人在风中,聚散随缘。
我们曾经在春风秋雨里无话不说,却在春去秋来中失了联络。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匆匆而去的路人,有驻足停留的挚友,聚散离合皆是常事。
很荣幸我们能在一起走过人生的一段路,即使以后不再同行,我也会一直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时光,未来的日子,一定要各自闪亮。
最后,遥祝远方的你,一切顺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