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乔叶,是在博爱县“农民文化大讲堂”上。
喜欢乔叶,除了文字,便是她质朴的笑容、洒脱的文风和自由的精神。
说起乔叶,便离不开她丰富多彩的文字、各种各样的角色转换和她诚挚的表达。
从第一次见到她,便从内心喜欢和崇敬着。又见她时,这样的感觉越发浓烈。乔叶没有文人的酸腐与装腔作势,她的每一句话、每一篇文字都是自由的。她了解每一位作者的心思,尤其是女性,就像了解她自己一样。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多写手从不越轨的保守写作,那种自我清洁、自我保护、自我审查、自我规训,让文字在唯美的虚伪中冲淡生活的本质,这样的作品永远只是茶余饭后的甜点,无法成为人类精神的食粮。
沉思良久,对照20年来笔耕不辍的我,自诩自己一直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像乔叶说的那种,把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纯净封闭的写手。而她这一次的语言,仿佛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我沉寂已久的心灵。
“不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素材,我唯一担心的是如何处理好,而不是写作之外的事情”。乔叶已经把创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她是在用全身的力气呐喊,这样的声音怎么会不震撼!她用自由的心和精神挣脱世俗的束缚,用勇敢和无畏打赢了一场无形的战争。她那么坚定地说:“自由是自己争取来的,你的地盘越大,别人便很难绑架你。”
我敬佩乔叶的勇气,敬佩她一拿起笔,便只为写作本身服务,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和冒犯的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她可以直面《我是真的热爱你》里对妓女心理和生理细节描述的质疑,可以坦然地面对《拆楼记》里对号入座的乡邻无端的鄙夷,她可以用自己温暖的笔锋撑起一片坚强的文字天空,在这片属于自己的领域里展翅翱翔,让自由成为一种习惯。
初识乔叶是偶然,认识乔叶是必然。有她文字的魅力,更有她人格的征服。她说,创作要从小路出发,因为大路上的人太多了。“条条小路通罗马”,即使走不到罗马,看到的也是与众不同的风景。我欣赏她的睿智与广博,敬仰她的特立独行,钦佩她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当问她为什么会走上写作这条路时,她淡淡地说:“我们平常说的话还不够多吗?只有通过小说、散文写作的渠道,心才能拥有更大的自由。”
人大多数喜欢在自己熟悉的路上行走,文字亦如此。积年的习惯养成,清丽的文风一直是我散文的主场。当我问乔叶如何从散文转向小说时,她毫不留情地说:“将散文写作彻底忘干净,然后从零做起。”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说,更是空间感最大、思想容量最大、营养最丰富的母体。只有认识了小说的丰富与艰难,才有可能尝试它的美丽与享受。
短短的一个小时转瞬即逝。乔叶灵动的语言、恬淡的微笑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当我们提出与她合影时,她愉快地走下讲台来到我们中间。冬阳如春,在我眼里,乔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在我心里,她是一尊崇尚自由的女神。
又见乔叶,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