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就说鸡蛋、鸡肉吧,这两样现在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不足为奇,但是在旧中国,穷人要吃上鸡蛋、鸡肉,却是一件难事。
我1935年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农村,家境贫寒。正赶上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百姓饥寒交迫,家家户户缺吃少穿,养鸡的人家也很少,主要是因为没有粮食喂鸡。鸡夏天可以放养,冬天就只能圈养了。秋天,有的人到野外撸草籽,磨成面,当成饲料喂鸡。鸡蛋不能随便吃,家里来客人了,炒一盘鸡蛋,爷爷陪着吃。孩子不能随便上桌,除非生病了,妈妈能给煮两个鸡蛋吃。
我家的鸡蛋由爷爷保管,他时不时拿鸡蛋到货郎担上换生活用品,有火柴、灯油,还有妈妈做活的针线。有一次,哥哥守在鸡窝旁,看鸡下蛋,把蛋壳用树枝扎了个眼,把蛋液偷喝了。爷爷发现后,把他揍了一顿。
我小时候就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吃上鸡肉。腊月三十晚上,妈妈把鸡蒸熟后先装在盘子里给祖先上供,一定要供到正月十五才能撤供享用。这半个月时间里,我每天都要去供桌旁闻一遍鸡肉的香味。
我老舅家也在农村,省吃俭用养了几只鸡,攒了点鸡蛋,用小筐往沈阳我姨家送。不料,在火车上被日本人盯上了,硬说他是经济犯,把鸡蛋抢走了,还把他抓进了监狱,用皮鞭抽,上电刑。老舅回家后就精神失常了,疯疯癫癫,不出门,怕见生人。从此,他再也不养鸡了,也不敢看鸡蛋。老舅相貌堂堂,爱好文艺,业余爱唱二人转,扮旦角,可惜在日伪时期,因一筐鸡蛋而毁了。那时候,东北老百姓过得是亡国奴生活,饱受欺凌,当时东北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打精米、骂白面,吃鸡蛋的都是经济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缺乏,市场供应紧张。一切副食品都得凭票、凭证购买。记得有一年春节,每户发了一张限购一只鸡的“鸡票”。春节前,我和丈夫去商店买鸡。那时候有解放军爱民活动,有一个小战士在柜台帮着卖冻鸡。我丈夫说:“同志,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麻烦你给我来一只大点儿的。”小战士连着给我们换了三次,就为挑只大点儿的。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免税,鼓励致富,精准扶贫,农村养鸡业如雨后春笋。现在到超市不但能买到整只鸡,还能购买鸡大腿、鸡小腿、鸡胸、鸡肝、鸡心、鸡脖……想吃啥就吃啥。
我今年84岁了,赶上了好时候。回想从前,展望未来,我通过一只鸡、一个鸡蛋,体会到了身在当今时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