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那儿,对着纸笔,抓耳挠腮。他在脑海里努力搜寻一个重要的“人”,他要用“他”来构思一篇文章,表达某种非凡的主题。可是,他绞尽脑汁,思绪仍旧一片空白,他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推开桌子,站了起来。他走到阳台,午后的阳光暖暖的,空气中弥漫着香樟树浓郁的甜香。楼下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们坐在凉亭里,用不大的声音闲聊着,一个倚靠栏杆斜坐着,一个身子微微向前倾,另一个边搭话儿边逗弄身边趴着的狗……阳光透过高大的香樟,在他们身边洒下浓密的树影。
眼前的场景熟悉又陌生,他忽然忆起一句话:“慢慢走,慢慢赏。”安静的午后、闲聊的老人,这景象是那么寻常,寻常到从不曾激起一丝情感的波澜;然而经历了生命的寒冬,再见此景,心底的却漾起了别样的感动。
看着这些老人,他的眼前浮现出另一位老者的形象。八十四岁高龄却义无反顾地奔走在抗疫前线,宛如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山,护佑大地的平安。他忆起这位老院士因病毒之殇流下的热泪和武汉解封时的笑容,每一种表情,都记录着时代的伤痛和庆幸,都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想到这里,他忽然灵光一现,赶忙转身,重新坐回书桌旁。他拿起笔正要写,却又突然停下了。他的眉头紧锁,那张白纸上突然涌现了很多张面孔,他们摘掉了口罩,笑逐颜开,忽而穿行在大街小巷,忽而拥挤在风景胜地,似乎已经忘记了国外还在肆虐的疫情,忘却了昨天的胆战心惊,遗忘了曾经付出的惨痛代价……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他知道自己可写的太多太多了,目光所及,每一个“寻常”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或体察入微,细赏一花一木、一颦一笑;或跳出“当局者”的迷阵,站在时间老人的肩上,用历史的眼光来探索。这,便是文章写作的的意义,也是生命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