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读王家新的诗,我和王家新有同样的感受。小时候,我坐在门槛上,总能看到家门前的轿顶山上,白茫茫的雨如千军万马,从山顶过来。轿顶山那边是什么?我托着腮,睁大眼睛想着,难道那边是海吗?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一个叫乌石的地方,这个小村子,就是三国时东吴赫赫有名的虎林城。一条河围绕村子婉延而过,那就是龙须河。从乌石到桃陂,是诗仙李白行走的路线,途中要经过一个叫青枫的村子。有人说,站在青枫村的高处,你就可以看到你老家的轿顶山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果真看到了蓝天白云之下,轿顶山鹤立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
我知道,我到了轿顶山的另一边了。小时候特别想去的地方,原来和我生活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这让我很失望。我现在真真切切地站在我曾经向往过的那一边的土地上,而且这地方显然不是海。要说有特别之处,就是这里有条龙须河。美丽的龙须河云雾叠嶂,如山间的一条游龙。我忽然有个念头一闪:轿顶山上的雨莫非是从龙须河里来的吧?
工作以后,我到过很多地方。我们坐汽车,坐高铁,坐飞机,穿过一道道山脉,把逶迤的群山留在脚下。机翼下的山峰是那么的平淡无奇,虽然它们还是和远天相接,但它们的神秘感以及我对它们的浪漫的想象,却在渐渐地消失。
我们在山外忙碌地生活着,却往往忘记了自已的家乡。山外的风雪,凛冽寒冷。山外的道路,崎岖不平。我们虽没有把那么多的高山放在眼里,但一路的跋涉,却永远没有远方可以抵达,因为远方更在远方的外面。斗笠和蓑衣,竹杖和芒鞋,不断地向前走。人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幻想越走越少,世界愈走愈清晰;走着走着,曾经的马蹄嗒嗒的广袤的大地,随着落日的西沉,而归于沉寂。日暮途穷时,我们终于——想回家了。
无论你走多远,故乡都在那儿等着你。当你抖落斗笠和蓑衣上的风雪,掸尽芒鞋上的灰尘,重新坐在故乡的门槛上时,一切都如同归巢的鸟,安静,温暖。这时再去看远山,又有了新的、不同的感受了。“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青山依旧在,心却淡定悠闲了很多。
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
幼年时,山外的世界给了我们许多幻想,我们不断地想像着山外的景象:是繁华的都市,是无边的沙漠,是蔚蓝色的大海,还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长大后,远山似乎不再那么高大了,它们矮了许多,我们能轻而易举地翻过去,因此我们常常把一座座山峰忽略;而到了现在,我们白发暗生,重归故乡的时候,山的远和近已经没有了区别,因为只要故乡仍在,心中就有了安宁。